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金坤 《丹东师专学报》2012,(5):F0002-F0002
如果说罗时进先生以其《丁卯集笺证》《晚唐诗歌格局中的许浑创作论》与《唐诗演进论》三部力作,成功奏响了唐诗研究由微观、中观而宏观的点面结合之三部曲,颇具学术性与方法论双重意义的话,那么,近年出版的《明清诗文研究新视野》,则是他竭诚奉献给学界的别开明清诗文研究生面的第一乐章。其开拓创新之勇气,深厚扎实之功力,严谨实在之学风,一以贯之地体现在这部新著中。  相似文献   

2.
罗时进先生长期浸濡于集部之学,在唐宋与明清诗文研究领域致力颇深,创获迭出。江南文化环境涵养了他的学术品格,长期阅读研究的经历和广涉多学科领域,形成了他的知识版图。因钱仲联先生的影响,他在一定程度上承续了无锡国专的传统与学风,并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建构了由隋唐而下、以明清诗学反哺唐宋诗学的研究理路。如今他进入江南已四十多年,进入学界也已达“不惑”之岁。如果说在研究地域文化方面,作为江南尤其是吴文化研究专家享有盛誉,这对于一个二十多岁后方占籍苏州者或许是个“意外”,那么他在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历史文化领域跨世纪投入精力劬勤探索,取得了堪称丰硕的成果,得到海内外学界称誉,则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一时一地之学术文化风尚的形成、发展绝非处于静止、孤闭的状态,除却文脉的历史承继和借鉴之外,更有不同文化区域间交通之后的碰撞和融合.由时、空纵横两个维度交织而成的庞大的学术文化生态网络,既是明清学术、文学研究中绝不可轻忽的背景,更是其最大的难点和重点.因而,确立宏通的地域人文生态视野就成为现阶段明清文学研究谋求学术突破的当务之急.地域人文生态视野应该是把不同文化区域之间"输入"、"输出"的互融、互摄的交互影响过程编织在纵向的历史时、空背景中,然后在这一庞大而繁复的学术文化网络中去审视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明清畿辅方志修纂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修纂者群体日益扩大,分工日趋细致,取得重大成就。明清畿辅方志修纂类型可分为修纂一体、修纂分开、混合等三类,各类型体现出行政权力支配方志修纂的特点。初步探讨了畿辅方志修纂者群体的情况:是官员、学者、工匠等创造了明清畿辅方志事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在近年来发生的群体事件中,青少年参与度较高成为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青少年参与群体事件主要是基于冲动心理、从众心理、责不罚众心理。从德育角度分析,学校德育的虚化、家庭德育的误区、社会德育的缺失是重要原因。这要求德育实践在理念上注重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内容上注重法治理念和心理咨询、责任主体上注重全员育人、场域上注重拓展和优化、方式上注重生活化和参与式;也要求德育理论作出回应,即树立新取向、关注新课题、注重学科对话。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6,(2):41-45
地域性、家族性是明清文学的两大特点,这也是明清词坛上重要的文学现象。晚明以降,词学的兴盛、词体地位的提高,促使地域词人群体、家族词人群体迅速崛起,形成江南词学兴盛、词派纷呈的文学现象与社会现象。家族词人群体构成郡邑词派的骨干,其中家族女性词人群体辈出亦是明清时期重要的词坛现象。明清之际家族词人群体的繁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对于研究清词中兴和清初词坛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泄愤事件是群体激愤情绪表达的直接结果。群体负性心理从同情到不满到怨恨,最后演变为激愤。同情是心理平台、不满是基础心理、怨恨是关键心理、处置不当是外部力量构成了群体负性心理的演进机制。行为主体的正义感、逆反心理、发泄心理和表现欲是心理来源,暗示与感染、顺从与模仿是演绎途径构成了激愤情绪从个体到群体的扩展机制。以现场管理为关键、以民主公正为原则、以制度建设为依托、以执政理念提升为根本、以魅力型领导为权威、以心理攻势为主要手法、以民主协商对等谈判为途径,从处置技术、制度建设和执政理念等不同层面共同形成群体心理的阻断机制。  相似文献   

8.
“关键教育事件”是指发生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中),对于教师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关键教育事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创造“关键教育事件”,要找准关注的角度,聚焦关注的内容,对事件进行描述、反思和提炼。  相似文献   

9.
基于传播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和探讨网络群体事件形成及其传播机制,解析网络群体事件兴起的原因,提出网络群体事件的应对之策,即积极引导,主动介入;摆正心态,抵制恶意炒作;立法保障,加强监管;完善沟通渠道,合理解决网民诉求等。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竟陵方音中存在遇摄与流摄的混同现象,即部分""与"u"混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江苏省江都县发生了一场以反抗政府清查土地为目的“清赋风潮”,这是一场较为严重的群体性事件。这一事件是在旧征收体制下,既得利益者的鼓动与组织之下发生的,县政府与县党部的矛盾、县长对事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滥用警力等因素使得事件进一步的扩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这一群体事件直接原因在清查土地引起的民众的担心与不满,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民众对政府的极度不信任,这种信任危机使得政府的合理的举措难得民众支持,政府在事件中站在民众的对立面,民众常常为有其他政治目的组织或团体所利用,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大学生群体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识别和量化了同侪效应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剔除其他个体特质的影响后,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参与的同侪效应显著,建议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应为"堵疏并举、以疏为主"。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触动多方利益的改革加速推进,选择网络主张权利、发表意见的诸多集群行为、抗争行为剧增,进而形成网络群体事件。网络群体事件的作用力源泉在于广泛集群的网民所形成的舆论压力,科学有效地处置网络群体事件,必然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舆论引导,这是"媒体人"之共同责任。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中独具权力话语优势,这进一步强化了主流媒体的时代使命,使其注定成为处置网络群体事件的媒体引导者。为此,在应对突发网络群体事件时,主流媒体应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减少舆论非常态聚集,因势利导,努力提高网络群体事件的引导力与化解力,强化正确的民意走向,确保在有效引导网络舆论中站稳地位、站正位置、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14.
学生生活社区是其活动的主要场所,不仅容易成为管理的薄弱地区,而且也容易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地。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虽然多发生在校园,具有区域性,但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把握大学生生活社区的特点,认真梳理生活社区群体事件的发生特点与机理,可以有效对其引导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网络群体事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产生原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群体极化、去个体化、从众和非理性、逆反等。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着两个重要机制:一是情绪唤起和分心活动;一是模仿行为的出现。如果根据这个形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状况进行心理预防和疏导,对有效防范群体心理的形成及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班干部是学校教育生活中的重要存在。成为班干部并非仅仅源自个体天然特质,还可能源自所在班级组织和师生之间所构建的文化结构。三个典型案例的班干部成长叙事探究,凸显了组织中的“关键事件”是如何催生班干部,而班主任又是如何通过“契机识别”“日常生活的任务分解”“运用主体间性”这三步机制对班干部进行精准施教的,从方法论层面探讨了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方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加强对突出性群体事件的依法管控与治理,力争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美学角度来探讨陶渊明诗文中“真”的境界,指出其“真”的境界来自于陶潜对生活的真诚、来自于人格的力量;同时又分析了“真”的境界的构成因素及其特点;阐述了这种“真”的境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去年冬日,王树林学人赐寄《金元诗文与文献研究》著作(打印稿),问序于我;转瞬新年履端,一月三日,他致我电子邮件,辱蒙贺岁,并再次嘱我写序。为了不辜负树林学人的盛情雅意,我不辞谫陋,抒写若干感言,权作序文,敬请作者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太原大学学报》2017,(3):81-86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大学生同质化文化心理在个体情绪化因素引诱下发生的心理共振,是大学生群体性心理积怨在个体化偶发事件的强烈刺激下的剧烈表现。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化诉求,引导大学生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情感支持与价值认同;加强舆情监管与大学生群体心理干预,构建大学生群体性心理突变与情绪传染预防机制,内外"双防"才能有效降低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