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名师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成为名师,离不开“天时地利、平台起点与生态取向”等前提条件;名师成长的一般路径是“三阶段成长路线”;名师发展,还需要选择适宜的榜样目标、赢得机遇期与驾驭转折点、处理优化好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们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存在窄化的倾向,窄化了的“教·学·评”一体化内部一致性较弱、实操性不强。全面的“教·学·评”一体化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将教、学、评相互融通进行系统化设计,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而又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它是自下而上从课堂、到学校、再到社会,以及自上而下从社会、到学校、再到课堂的双向互动;它关注课堂,但不限于课堂,还涉及场域更为宏大的学校和社会,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学校榜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榜样教育存在“去道德化”倾向,受教育者在榜样选择上呈现“任我性”,榜样教育存在教行不一、知行不一的问题,这些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探讨如何提高学校榜样教育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榜样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对此曾做过充分的论证,班杜拉认为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学习到人格的形成,均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加以完成,榜样的教育过程是人、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该如何激活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环境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榜样教育要真正发挥实际意义和价值,需要家庭、社会及学校共同努力。在一个家庭中,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亲和形象,从而发挥榜样作用。在学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以身作则实施示范性榜样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借鉴交互理论,发挥理论启迪作用,从认知、环境等方面理解人的模仿行为。同时,人的模仿行为与教育生态系统呈交互联系,先从家庭教育系统与父母榜样的亲和力、学校榜样教育体系与教师榜样示范力、社会榜样教育体制与先进榜样价值导引力,以及三者交互困境等方面分析家庭、学校、社会榜样教育的力量和交互困境,再从教育子系统自身力量需完善、教育子系统同向同行及交互合作等指出协同效应的重要性,以期更好地探索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薛国凤 《中国德育》2017,(11):11-15
榜样教育法是一种"立足先进、注重真实、感召行动"的教育方法。基本特点表现为强调价值取向性、强调真实可触性、注重行为引领性、发展自觉自律性。在运用榜样教育法时应坚持榜样人物选择的时代性、注重榜样的人性化、注重榜样教育的多维可能效应、重视以特质为核心的榜样深度学习等基本原则。在运用中还应注意加强正确认识与落实榜样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要将榜样教育与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要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落实榜样教育,以及要积极建设榜样文化以促进榜样教育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7.
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体现在矫正行为、价值定向和情感感化方面。道德强调的是自觉、自愿、自由、自主,所以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面临很多困难。发挥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关键要体现学习者“自我”的在场,体现道德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鞠艳 《中学教育》2008,(9):60-6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观察学习理论使我们认识到:榜样对儿童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当榜样的暴力行为受到奖励时,儿童会更多地模仿暴力行为;当榜样的暴力行为受到惩罚时,他们明显减少对攻击行为的模仿。因此,教育者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正面、积极的榜样,同时也要正视负面、消极的榜样,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榜样教育是以先进典型作为榜样,以其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价值观念、优异的表现来引导人、鼓舞人、启发人,使教育对象能够学习榜样、模仿榜样、成为榜样。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榜样教育的实践经验、习近平关于榜样教育的重要论述、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构成了新时代榜样教育的生成逻辑。新时代榜样教育有利于凝聚复兴伟力、弘扬社会价值、塑造国家形象。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条件,必须在“选”榜样、“爱”榜样、“兴”榜样、“学”榜样的实践中探寻新路径、新方法,推动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乃至社会的“榜样”、“模范”,为人师表,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变革过程中,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离“榜样”、“模范”的要求有差距。怎样缩小这种差距,要有综合的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给教师以榜样示范:党政领导、教育行政干部、学校管理者应该成为普通教师的榜样,老年教师应该成为年轻教师的榜样,党员教师应该成为非党员教师的榜样。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榜样教育困境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面临着种种困境。其中,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带来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榜样目标取向的功利化和去政治化倾向、追捧三俗文化倾向等。教育环境导致的榜样困境主要表现在学校用神化、圣化、泛化的榜样教育青少年,学校树立的榜样与青少年心中的榜样错位,榜样事迹与青少年生活相距甚远。青少年榜样教育困境的克服,需要学校分析不同环境因素,选取富有时代特色、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榜样,同时还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榜样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11,(11):26-26
李乔生在《教书育人》上撰文提出,“榜样的力量”并非如人们惯常所说的“是无穷的”。该如何进行榜样教育,树立什么样的道德榜样以及倡导何种价值观念来引导与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榜样有点“成灾”。如果“榜样”真能在数量上超过了人们的可接受能力,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现实中“榜样”不是数量过剩,而是力量被推崇到了极致。如今的“榜样”群体,其强势力量正日益膨胀,荣誉的“光芒”足以照亮其整个人生旅程。因而,“能够成为榜样”几乎成为今天每个学生的目标:他们为考试多获一分而拼命,为受到周边人的好评而背离自我甘愿套上虚伪的外壳……  相似文献   

14.
树立榜样是道德教育常用的一个手段,要想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首先要弄清楚榜样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人为设立的榜样因为在诸多方面有悖于榜样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其作用往往是有限的。生活中诸多“坏榜样”的消极影响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榜样具有思想激励和行为示范的双重作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形式,高校通过榜样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可信、可学,是其他教育方法无可比拟的。对榜样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困境进行分析,探索榜样教育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优化路径,切实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中的榜样:伦理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教育中榜样的研究,涉及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以往大多基于事实层面进行讨论,而忽视了相关价值问题的探讨.事实上,榜样因具有符合主体价值取向的优秀品质而被选取为学习的目标.在教育中,他们可以将品质具体化并激励学生的成长.以关注"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中心的美德伦理学启发我们,为有效地发挥榜样的教育意义,应以"成为榜样那样的人"为目标,注重人的品质与理性,选取涵盖履行了责任的主体与践行超责任的主体两种人为榜样.具体讲:了解学生"想成为的人",建立"榜样库"供其自主选择;重视学生的理解与反思;提供践行机会;注重"品质中心"的评价与反馈.  相似文献   

17.
榜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对榜样进行主动认知、心理认同、审美观照并自觉实现知行合一,是检验榜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标准。根据调查分析,当前青少年对榜样主要有认同心理、审美心理和模仿心理三个需要向度。学校可以通过引导青少年对榜样主动认知、心理认同、态度审美和学习模仿四个路径实现青少年榜样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关系着校园和谐稳定。榜样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备受教育界重视。本文探究宿舍文化建设与榜样"群"二者的联系,重点研究高校宿舍文化对学生榜样"群"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名师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成为名师,离不开"天时地利、平台起点与生态取向"等前提条件;名师成长的一般路径是"三阶段成长路线";名师发展,还需要选择适宜的榜样目标、赢得机遇期与驾驭转折点、处理优化好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选择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现德育功能、达成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尽管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对榜样人物的选取存有差异,但选择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有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现德育功能、达成课程标准、落实教育目标已成共识。在《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全面铺开使用前,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相同榜样人物进行比较,进而以教科书中相同榜样人物的事迹为载体,探寻榜样人物事迹背后隐匿的品质,厘清榜样人物事迹与主题、课程内容的关系等。在审视原有《思想品德》教科书中榜样人物的基础上,对《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在榜样人物选择与教育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