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峰 《河南教育》2022,(11):44-45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和高度凝练,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升华。本研究从新形势、新情况出发,重点研究如何注重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实现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孕育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在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百年来对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精神支撑和引领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的力量源泉和强大的生命力所在.建党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更是实践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引领中国人民谱写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篇章。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责任,又承载着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盼和深情厚望。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站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提党的革命精神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古田会议坚决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创造性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开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成功之路,深刻体现了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我革命精神。古田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塑造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奠定了党的自我革命的红色基因,解决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问题,提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锐利武器,擦亮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鲜亮底色,深刻影响着党和人民军队建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六个如何始终”这一前所未有的大党独有难题。古田会议对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系统塑造,经过历史和实践的考验,仍然放射出耀眼的思想光芒,对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5.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作为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从理论逻辑上说,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为自我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从历史逻辑上说,自我革命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从现实逻辑上说,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实现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迈向新的赶考之路的客观需要。新时代新征程中,深入推进自我革命,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命题,习近平关于社会革命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革命、如何认识社会革命、如何推进社会革命、如何保持革命精神等问题,在多个维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继承和丰富发展。在内涵承继发展维度上,习近平强调社会革命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引发的社会基本制度更迭,也反映为重大社会变革,丰富了社会革命的时代内涵;在特征认识维度上,习近平深刻把握社会革命的规律,指出社会革命是阶段性与连续性、前进性与曲折性、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的辩证统一;在引领机制维度上,习近平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给出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在价值追求维度上,习近平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新时代伟大斗争,推动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7.
本文密切结合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沧桑史,梳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流、承传与变化。通过历史的考察,提出了顽强彻底、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中流砥柱",将革命进行到底"继之以社会主义革命催生新中国、重塑中华民族新形象,革命精神在历史新时期转化成改革动力,内化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驱动等系列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最富创新精神的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实现国家富强的斗争中 ,中国共产党最富于创新 ,它不断地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开创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局面。不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历史经验 ,创新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 ,它蕴涵着党的全部理论灵魂和实践品格。要把党的事业更好地推向前进 ,就要认真总结党不断创新的历史经验 ,坚持和发扬党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苏区精神是中国苏维埃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风貌的总称。加强苏区精神的研究和宣传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历史时期,苏区精神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应采取措施加强苏区精神研究和宣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自觉能动地认识历史、创造历史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有着严整深邃的生成和发展逻辑,从形态结构是何、生成根基有何、实践理路如何三个维度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态结构主要表现为初心使命的思想境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自信自立的心理状态、团结奋斗的行动意志、勇毅前行的作风品格;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主要依托于由科学的理论基石、独特的文化根脉和强大的培植主体共同奠立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和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社会实践中生成发展并能动作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体现出以遵循历史规律为前提、以辨别历史潮流为基础、以把握历史机遇为关键、以担当历史责任为支撑、以开创历史新局为方向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根源于中国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因此,二者存在内在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理论渊源、价值追求、功能导向等方面的逻辑联系。我们应该以科学态度对待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对革命精神进行传承和创新发展,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优秀品质的时代价值,使之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凝练出的思想和品质,激励着一代代人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出丰硕的成果,也将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时代在变,不变的是红色历史、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就是牢记历史,将其精神和基因传承,培养青年学生又红又专的精神品格。高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红色旅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把红色旅游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本文就高中历史人教版《红军的长征》一课为例,谈谈红色旅游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在每个历史时期的精神积淀,是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代价值,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永葆党的先进性,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革命性贯穿于中国革命和改革的全过程。中国革命与中国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相互衔接的连续性阶段。中国革命为中国改革"预留"了空间,中国改革在中国革命的基础上得以继续推进。正是这种相互关联的社会变革,共同构建了中国道路的整体性和完整性。20世纪以来的中国革命与改革实践显示,共产主义的理想性和中国革命的理论动机都必须在中国道路的阶段性语境下实现和完成。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革命性和中国道路具有高度的逻辑自洽性,中国共产党革命性是贯穿于中国革命与中国改革之中的最为鲜明的历史线索。同样,新时代如何完成革命精神的坚守与中国道路的接续关照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涉中国道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化论坛》2011,(1):F0002-F0002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各个阶段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历史文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载体,具体指革命时期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能体现伟大精神的革命事件、遗迹、文物等。她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形态中,中央苏区精神与苏区精神是种属关系。中央苏区精神是苏区精神的核心内容,它在层次上与其他苏区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平等的。在苏区精神的研究中,尤其要深入开展中央苏区精神的研究,以尽快改变中央苏区精神研究与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不相称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现实意义,事关国运兴衰。大别山精神提炼应置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整体中考察。当前学界既有对其宏观全局性的提炼,也有特定范域下的提炼,既有完整版,也有精炼版。但是,大别山精神研究相对"三山一坡"精神研究而言,研究数量少且表述浅层,多为政治宣传,少有学理研究。因此,必须廓清学理研究与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宣传、教育运用的界限,互相尊重,互为补足;学界要加强对其学科归属概念,具体事件、地理区域等方面的基本概念的研究界定;既要不断回应社会现实关注和精神需求,也要回归历史情境,同情地理解当事人、当时事。如此,方能还原其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出发,科学把握国内外潜在的重大风险挑战,高度警惕党内弱化革命精神的不良趋向,深刻聚焦革命精神的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弘扬革命精神,弘扬什么样的革命精神,如何弘扬革命精神等重大课题。这些极具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集中体现为在饮水思源中厚植为民情怀,在整体发展中坚持系统观念,在走好新长征路中把握历史主动,在赓续红色血脉中诠释传承发展。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在革命精神对实践的能动反映上拓深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在对党性的锻造上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在对人民的精神涵育上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0.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的关键词,它彰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有的精神状态。伟大建党精神是检验革命真伪的试金石,是检验革命成功与否的试金石,还是能否继续革命的试金石。从伟大建党精神出发,基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标识、价值取向、思想武器、最高旨归四个方面,对辛亥革命、苏联解体和中国共产党建党进行比较,从中历史给予我们重大启示。在与苏联共产党的对比中,看伟大建党精神在建党、兴党、强党中的作用,在与国民党的对比中,看伟大建党精神在救国、立国、强国中的作用,把握好伟大建党精神这一宝贵的革命试金石,确保我们党第二个百年目标得以实现,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