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战争是罗马史研究最为经典的论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扩张性帝国理论成为学界主流,立足于经济利益和军事文化两大要素。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对外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从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悄然改变,罗马和平在意大利和个别行省逐步实现,军事性社会向民事社会转变。地中海东部希腊化世界的无序状态酝酿出竞争激烈的国际系统,希腊化王国间的兵戈扰攘、王朝统治者的霸权意识都为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战争做出生动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罗马人从公元前4世纪末开始正式发行货币,其货币的形式、种类源于对希腊的模仿,而在模仿的过程中,又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适,做出重要创新。币制上,罗马在公元前1世纪之前坚持以铜币为中心,银币与金币均与铜币挂钩;形制上,罗马货币模仿希腊货币的图案,主题选用罗马人钟爱的神祗或本地神祗;在共和国末期,吸收了希腊化货币上的统治者形象,推动了罗马社会王权概念的重建;币值上,共和国时期在货币上标记币值单位,构成货币史上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3.
罗马人是十分重视宗教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以及战争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的宗教习俗,在罗马共和晚期共和制即将崩溃的情况下,西塞罗通过对罗马传统宗教习俗的重中和强调,号召罗马人向共和早期生活方式的回归,以达到挽救罗马共和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赵晔 《华章》2011,(23)
角斗竞技是罗马竞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角斗竞技血腥残忍,但却是罗马的一种全民喜好.一个民族习惯性的喜好也就表达了这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崇尚武力、追求力量、渴望成功、享受荣誉.正是这种血腥的竞技活动,催发着罗马人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从公元前6世纪直到20世纪,西方文论大体上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中世纪神秘主义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17世纪新古典主义——18世纪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的文论——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西方文论呈现出一些规律:1.西方文论的发展受着西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状况的制约。2.西方文论的发展受西方哲学、美学的影响,大体经历了:自然本体论文论——认识论文论——社会本体论文论(精神本体论文论—语言本体论文论),在18世纪形成了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的两大文论思潮的对立,在20世纪形成了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两大对立的文论思潮。3.西方文论的发展还受到文艺的内在构成要素的左右,19世纪以前西方文论主要是社会和作品的研究,19—20世纪转向作家、艺术家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转向接受者、读者的研究。4.西方文论的发展同时还由于人类主体的心理因素的演变而变化发展,大体呈现出由理性到感性,由神学理性到人文理性,由意志到直觉,由显意识到无意识,由全方位到单个心理因素再到多元心理研究。5.西方文论的发展与西方文学的发展一样,形成了广义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相辅相成的思潮。  相似文献   

6.
古代罗马     
《初中生》2010,(1):32-32
公元1世纪前后,发端于亚平宁半岛的古罗马已经扩张为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到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几百年里,古代罗马人在政治、经济和丈化艺术方面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并随着他们的扩张,将罗马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7.
罗马人是十分重视宗教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以及战争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的宗教习俗,在罗马共和晚期共和制即将崩溃的情况下,西塞罗通过对罗马传统宗教习俗的重中和强调,号召罗马人向共和早期生活方式的回归,以达到挽救罗马共和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西方的经济和文化经历了高科技和信息化的转向,文化的消费和文化的商品化成为重要的特征,在哲学上则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新的思维观念。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经济和文化开始汇聚到世界性的"全球化"潮流之中,中国产生出了前所未有、规模巨大的大众文化;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显现了后现代社会的特征。本文就中国后现代社会和大众文化的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条件下,世界各国不仅在经济上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而且在政治、文化和思想等领域的冲突、渗透和碰撞也越来越强烈,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得到广泛传播。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开始在中国大陆迅速传播,对我国的政治生活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现代社会出发踏上希腊罗马神话之旅,探求希腊罗马神话对现代社会各领域、英语语言和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深远影响,以及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两汉存在的历史时期与古罗马大致相同,二者分别是当时东西方世界的领头羊,在文化上都处于领先的地位。但古代世界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喜爱洗浴了。公共浴场在罗马日常生活中具有优于一切的地位。而同时期的两汉甚至为洗浴时间立法,严格执行定期洗浴的制度。洗浴反映着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洗浴目的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迥异的影响。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对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东西方社会人们的生活必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希腊罗马神话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许多英语词汇源于希腊罗马神话,如果对希腊罗马神话一无所知,就很难理解这些词汇的深层含义,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这些词汇。通过简述希腊罗马神话的重要性和详细分析一些源于希腊罗马神话的词语及典故,主要讨论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词...  相似文献   

13.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希腊罗马神话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并且对西方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甚至渗透到英语语言文学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希腊罗马神话的由来进行分析,在探索希腊罗马神话与英语语言文学关系的基础上适当地分析了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示,希望能够为英语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罗马人在征服意大利过程中建立了罗马联邦。联邦之内的居民分为罗马公民和同盟者(外邦人)。罗马公民又分为全权公民和无投票权公民;同盟者则分为具有拉丁名字的同盟者和其他意大利同盟者。除部落外,罗马还在意大利实行殖民地和自治市等多种建制,对联邦内的居民既“分而治之”,又团结保护。这种联邦制实为早期罗马在意大利奉行“一国多制”政策的创造性实践。罗马联邦的建立对罗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罗马洗浴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古罗马人特别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洗浴对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对古罗马人洗浴习俗的演变及其影响进行了阐述,它有助于我们从较深的层次上把握和理解古罗马的社会特征以及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思想界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和西学东渐的加强,以及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化,导致西方各种学术思潮纷至沓来。其中古希腊罗马文化成为思想界介绍西方文化的大宗。辛亥革命前中国思想界对古希腊罗马的评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评述;对古希腊罗马政治法律的评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比较。其中,希腊文化是被评述的主流,而梁启超先生则为评述的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帝国早期,罗马征服了周边的多个民族,在宗教政策上则施以怀柔政策,宽容地对待不同的神灵崇拜。通过宗教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使东西方文化相互借鉴、彼此融合,为后期西方世界基督教的发展作了重要的准备。可以说,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是古罗马帝国宗教冲突和融合并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雷海宗先生在西方古典奴隶制问题上曾提出:雅典不等于希腊、雅典奴隶制社会"孤岛论"、罗马奴隶制社会"特例论"、希腊和罗马基本上是铁器时代早期的封建社会形态等一系列学术思想。雷先生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学术争论政治化的特殊时代遭到不公正批判,并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然而,雷先生的学术思想并没有因其作古而销声匿迹,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界有关西方古典奴隶制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雷先生的那些学术思想不仅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界仍后继有人,而且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也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3世纪,角斗表演作为一种原始的宗教祭奠仪式在罗马兴起。百余年后,它与罗马共和政治结合,得以迅猛发展,到共和末年,它完成了自身世俗化的过程,从此开始对罗马社会和政治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进入帝国阶段后,它与罗马政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此后四百年间,它走过了盛极而衰的坎坷之路。本文试图从它与罗马政治的关系这一角度诠释罗马角斗表演。  相似文献   

20.
撒路斯提乌斯是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他的作品无论在选材上、写作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从当时政治、军事事件入手,以道德为评价准绳,尽量客观地描述了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世纪中叶罗马社会的发展状况,他的史学思想和写作特点对后来罗马和西方史学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