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2年踏上讲台,至今17年了。17年里,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宿迁市名教师;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宿迁市优秀班主任、江苏省先进个人;从一个不喜欢语文的年轻教师,成长为每年在省级报刊发表不少文章、深深爱上语文的小学教师。是谁伴我一路走来,不断指引我,帮助我?是《小学教学》!细细想来,我之所以在教学上有点收获.是因有幸结识了《小学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两年前我曾应《教师博览》之约,就青年教师成长写了篇文章,现在杂志社编辑想让我就此问题再写稿,我只能对上次文中提到但未细述的成效十分显著的“双螺旋结构”成长模式加以详细介绍,并从建构和维护自己成长的“双螺旋结构”角度加以深入细致的阐述。研究有成就者,发现“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就是指教师将内心的良师与自己的优势能力发展配对,从而螺旋推进自己的不断成长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从1992年踏上讲台,至今17年了.17年里,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宿迁市名教师;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宿迁市优秀班主任、江苏省先进个人:从一个不喜欢语文的年轻教师,成长为每年在省级报刊发表不少文章、深深爱上语文的小学教师.是准伴我一路走来,不断指引我,帮助我?是<小学教学>!细细想来,我之所以在教学上有点收获,是因有幸结识了<小学教学>.  相似文献   

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我却认为《云南教育》是我成长的摇篮。我和《云南教育》结缘10多年,是它给予我帮助、给予我力量,伴随我成长,让我从一名教育经验不丰富的教师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10多年来,我既是《云南  相似文献   

5.
做教师已经13年了,这其中可以写下来的故事很多……成长的路上,我遇到了多位助我成长的恩师.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教我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成长的路上。我遇到了多个使我快速成长的机遇,这些机遇让我一次次尝试新平台带来的不平衡感,督促自己加快学习的步伐;成长的路上.我遇到了给我带来喜悦、带来幸福、带来挑战的学生,是他们让我享受了这份工作的万般滋味,从彷徨到坚定,我开始有滋有味地做教师。  相似文献   

6.
<正>29年前,我从华东师大心理系毕业后进入中学工作,先后担任过政治教师、德育教师、专职心理教师。生涯路上,我在坚定的信念中寻找机会和支持力量,在专业发展中进行自我蜕变和成长。一、寻找本真自我做好心理调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心理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确立较为合理的理想自我,看清自己、认同自己,才能更好地成为自己。  相似文献   

7.
赵昆华 《云南教育》2008,(20):35-3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我却认为《云南教育》是我成长的摇篮。我和《云南教育》结缘10多年,是它给予我帮助、给予我力量,伴随我成长.让我从一名教育经验不丰富的教师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10多年来,我既是《云南教育》的作者,又是《云南教育》忠实的读者,它是我的良师益友。从理论到实践,给予我滋润,不断丰富我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它使我成为思想者,我把在教学中的探索、思考和成功的经验反馈给《云南教育》,  相似文献   

8.
当教师这一职业成为我的理想时,我就想象着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的情景。四年前,我的梦想成真,终于有了一个属于我和35个孩子的班集体。我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他们四年级,与他们共同成长的日子,我收获了做教师的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我读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从书中介绍的魏智渊、朱国红等30位老师的成长经历中,我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热爱教育,积极从事教改实践;海量读书,有很深的知识积淀;善于利用网络,皆为教育网站的著名网友;笔耕不辍,都善于随时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和感悟等。为此,我写了一篇题为《读一本好书,交三十个朋友》的文章发表在《教育文汇》上。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是我从教的第十二年,也是我人生中非常特殊的一年。十二年前我从一个校园走进另一个校园,十二年后我又从一个校园走进另一个校园。人生能有几个十二年?感谢岁月提醒,让我反思成长,感悟自己十二年的教师生涯。一、我的教育追求:乐观、坚强、智慧上四年级的女儿在作文中写道,她有一个乐观、坚强、智慧的妈妈。看完作文我有些惭愧,不  相似文献   

11.
冯兰 《教师博览》2005,(8):44-45
24年前,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远离县城的乡村小学任教。从此.我在小字教百这块沃土上勤勤恳恳地耕耘。一晃20年过去了.我从一个连“语课进度”是怎么回事都不懂的黄毛丫头,成长为今天的小学高级教师、地区园丁奖获得、省级骨干教师,从一个不称职的班主任成长为一所中心小学的校长。这一路走来,我有过付出.但更多的是收获。人民教师的荣誉感始终伴随着我。  相似文献   

12.
爱的奉献     
爱的奉献门头沟区永定中学赵金明6年前,我从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毕业,来到了门头沟区石门营中学,从此,我当上了一名光荣的首都人民教师。回想这6年所走过的路,我的感触颇深,我从一个教育事业的门外汉,从一个不懂教育只会面对学生干着急的教师,成长为一名区级德...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文章从教师成长的三个哲学层面:本我、自我、超我,思考教师成长的需求,运用教师成长三阶段理论,论教师从新手成长成为专家教师的途径,是沿着职业养成、职业自我认定、职业自我更新的一个梯度上升过程,同时呼吁对外语教师的成长应该从心理过程和环境过程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0年前,我走出师范学院的校门,登上中学教学的讲台,就给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了位——要做一个快乐的有成就感的语文教师。经历了教育教学的许多变革和创新之后,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一个有着自己教学风格的成熟的语文教师。每当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之时,我内心就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语文是门特殊的学科,我带着学生读懂一篇文章心  相似文献   

15.
言说     
赵昆华 《云南教育》2008,(12):48-48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我却认为《云南教育》是我成长的摇篮。我和《云南教育》结缘十多年,是它给予我智慧,给予我力量,帮助我成材,让我从一名教育经验不丰富的教师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十多年来,我既是《云南教育》的作者,又是《云南教育》忠实的读者,它是我的益师良友。从理论到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在教学岗位上奋斗了26个春秋。偶然的机遇引领我踏上讲台,开启了我的教育生涯。从初次登台时的稚嫩和忐忑,到如今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一路虽有辛酸与汗水,却因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我成为一名幸福的教育者。我由衷感慨,成为一名教师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庆幸的事。于学习中成长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不断读书、不停反思,才能让一个教师快速成长。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我却认为《云南教育》是我成长的摇篮。我和《云南教育》结缘十多年,是它给予我智慧,给予我力量,帮助我成材,让我从一名教育经验不丰富的教师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十多年来,我既是《云南教育》的作者,又是《云南教育》忠实的读者,它是我的益师良友。从理论到实践,给予我滋润,不断丰富我的教育教学经  相似文献   

18.
廖翠芳 《四川教育》2005,(11):17-18
教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个人愿景与集体愿景达到了高度统一,校长的工作目标才能得到逐步实现,三年前,当我走上成都市花牌坊小学校长岗位时,朝着实现“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长、让学校发展”的工作目标,我把教师资源当成学校最宝贵的第一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和教师一同耕耘,一同成长。  相似文献   

19.
自1989年踏上讲台起,至今21年了。我从一个不喜欢语文的年轻教师.成长为每年在省级报刊上发表不少文章。深受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小学语文教师;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仙游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福建省优秀农村教师、优秀骨干教师。每每有人问我秘密何在?是呀,到底是谁伴我一路走来,不断指引我,帮助我呢?细细想来.我的这点收获。是因为有幸结识了您——《江西教育》。“是的,是《江西教育》!”这是我坚定而自豪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28年前.在南昌师范学校读书时,我便在桌上竖起了一道座右铭:“人文日新.从青年起;青年日新,从晨读起;晨读日新,从《江西教育》起。”这“情结”.伴我走过学生时代,走过教师生涯.走上教育局副局长岗位……28年.晨读之际。沉浸其中,慢慢感悟.渐渐成长。乐之不疲……受父辈的熏陶.高中毕业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