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迪 《民生周刊》2023,(10):38-41
<正>强化各方主体的责任与能力,构建起政府、家庭、学校、网络平台等“多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全社会综合防范体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65.6%的受调查未成年人观看过短视频,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由于内容特点、算法推荐、心理机制等多方面原因,沉迷短视频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个人隐私泄露、不良信息接触、网络违法侵害、网络沉迷等一系列风险,危害不小。  相似文献   

2.
罗燕 《民生周刊》2023,(10):34-35
<正>“未成年人的网络沉迷是有规律的,引起网络沉迷的因素往往在网络之外。”继网络游戏之后,短视频成为少年儿童高频使用的网络资源,也让一些家长头疼不已。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显示,使用短视频的未成年人已经近七成。很多孩子用的是家长的手机和账号登录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如果低俗、离奇,甚至暴力的内容大量呈现在孩子眼前,对他们成长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3.
何秋红  周红 《当代传播》2021,(5):102-104
随着短视频的迅速发展,未成年人已成为短视频用户的一大主力军,引发了关于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担忧.本研究从青少年短视频使用出发,认为青少年基于社交、娱乐等需求而接触和使用短视频,这些需求不一定导致青少年沉迷,部分青少年短视频沉迷现象可能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表演与误传.  相似文献   

4.
郑智维 《民生周刊》2023,(10):30-32
<正>通过完善立法明晰网络平台的责任,提高平台的违规成本,同时建立防沉迷的实名验证系统。凭借内容丰富、娱乐性强、制作简单、便于传播等优势,短视频迅速普及,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传播形态。伴随着短视频兴起,很多未成年人沉迷于此。如何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既是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更是短视频健康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随着互联网技术运用与飞速发展,移动短视频已涌现到我们的生活中,根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短视频用户为9.34亿人次,青少年群体超过16%,达到1.5亿人次,青少年群体已被短视频全面包围,因此移动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势必是多方面的。我们从大数据及典型案例出发,归纳总结碎片化研究成果,探索总结移动短视频对青少年影响的深度。目的是让我们更加科学、深刻地认识移动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能够为青少年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可借鉴的理论支撑,有利于青少年教育能力和培养方式的提升,为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40岁以下网民约占52.5%[1];《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也显示,2020年底,中国6岁至18岁未成年人网民达1.8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2]。可见,互联网已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空间,“90后”“00后”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  相似文献   

7.
张兵 《民生周刊》2023,(10):27-29
<正>“作为家长,对短视频一禁了之,是最省事却可能是最失败的做法,因为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孩子辨别、选择与自律。”孩子沉迷短视频,怎么办?没收手机,采取“打”或“吼”等强制手段干预,有时,一禁了之的效果并不佳。如何解救被短视频“绑架”的孩子?家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应注意把控孩子观看短视频的内容和时间,同时,多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更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减少自身观看短视频的时间,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网络传播》2010,(7):11-11
6月18日,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我国第一本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09-2010)》。蓝皮书指出,未成年人已成为互联网使用的重要群体,需要客观认识这些未成年人对于互联网的运用,加强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9.
短视频是这些年来十分火爆的新型文化传播方式。短视频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短"——操作快捷、传播快速。这些天生自带的特点和便利性,使得短视频非常容易被推广,受到了互联网网民和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在短视频飞速发展的同时,它也占用了青少年学生不少的学习时间、生活精力,同时内容和导向的参差不齐都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因而,我们需要在发挥短视频传播形式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思考怎样降低对青少年负面的影响,思考在少儿节目中如何使用短视频形式,制作出既符合时代特征,又适合青少年受众的少儿短视频节目。  相似文献   

10.
5月19日多家媒体报道,《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09-2010》发布,专家说“青少年网络蓝皮书亮点”颇值得玩味,第一,家长、老师对互联网的评价低于未成年人。网上信息是否真实可信、上网的利与弊、对于互联网重要性的判断、对于互联网各种功能的认可等,在学生、教师、家长的问卷中都涉及这个题目,用五级量表去测,最后得到的整体结论:家长和老师的评价低于未成年人;第二、未成年人对网上信息具有辨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目前已经超过9.6亿。新闻短视频是传播媒介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产生的一个新兴事物,随着媒介的不断升级,新闻传播领域正面临着从文字到视频、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重大变革,短视频正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在新闻短视频生产传播过程中,脚本文案又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脚本文案在新闻短视频生产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出发,分析了新闻短视频脚本文案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创作原则和方法等,目的在于提升新闻短视频脚本文案的质量,促进新闻短视频的发展,进而推动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张硕  罗艳 《采.写.编》2021,(11):149-151
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符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优化发展,短视频适应了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及参与式粉丝互动文化的狂欢,因此,短视频行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本文从传播学理论出发,分析了《你好,李焕英》抖音短视频的内容特色,通过其内容主题、传播角度、视频形式等特点,探索了《你好,李焕英》利用抖音短视频宣传电影的策略.通过研究,旨在为如何利用短视频在事件营销传播中发挥作用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刚过去的2019年恰逢5G元年,5G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视频流将成为主要信息表达形式,短视频成为引领互联网视觉化传播的中坚力量。《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首次将短视频独立成章。报告指出,2018年短视频逆袭成功,在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上首次反超长视频。  相似文献   

14.
郭莹莹 《新闻传播》2022,(1):100-10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互联网行业在近些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新媒体的出现为广告的传播方式带来了新思路,特别是近些年来迅速崛起的短视频传播,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告传播的需求.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利用短视频进行营销将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啥是佩奇》这一电影广告宣传片为例,对短视频广告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半月掇闻     
中央文明办、总署等发出通知帮青少年健康上网4月26日,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发出《关于开展"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大行动"的通知》,强调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有效预防和戒除网瘾,为未成年人创建绿色网络环境。六十种非法期刊被取缔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再次向社会公布60种非法期刊名单,并要求各地迅速组织力量,立即收缴。这是自2004年以来第4批公布  相似文献   

16.
李瑶 《新闻传播》2022,(1):42-44
当前,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尤其是短视频成为了新"风口".本文以首都党报《北京日报》的原创精品短视频栏目《胡同里的北京》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布局短视频的必要和优势,以及实践中的优势和不足,尝试为党报的短视频探索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2020,(1):52-53
背景《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69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3.7%,手机在未成年人中使用率达92.0%。网络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成长空间,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为未成年人筑起网络安全保护的“绿色长城”显得尤为重要。2019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酷6网宣布将长视频和短视频分开,推出juchang.com域名网站,以后网民要看长剧就到“酷6剧场”,看短视频还是原来.com。李善友兴致勃勃地说,“我左手做Youtube,右手做Hulu,成功非我莫属!”。我认为,这个成功主要是要借鉴Youtube和Hulu在欧美市场的成功运营经验;近几年由于中国电信业发展的推动,由于3G牌照的推动,互联网视频的带宽问题、高清问题基本上和欧美相差无几了,可以说硬件条件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迅速渗入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3年第七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90.1%,六成以上未成年人在10岁之前开始接触网络,其中,23.8%的未成年人在6岁前接触网络,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进一步降低。①网络的发展分流了一部分儿童受众,电视对于儿童的影响已不再处于绝对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电视节目应该如何争取更多受众是电视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阳  郭玮琪 《新闻大学》2022,(8):31-45+122
对于乡村青少年来说,“上网”的意义是什么?借用布尔迪厄的“资本”概念,本研究发现:与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数据相比,乡村青少年的数字资本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上网”能够为乡村青少年带来正面影响,借助移动通讯设备和互联网,他们得以维系与父母亲朋的“强关系”,也能够建立更多工具性的“弱关系”,积累更多社会资源;以网上社会互动倾向为代表的非结构性因素调节了数字资本对社会资本和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对于乡村青少年群体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增加线上社会互动来享有更多数字技术使用的益处,这也是乡村青少年群体“上网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