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高校的专业志愿者培训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校可以为专业志愿者服务提供活动理论指导,高校是专业志愿者的摇篮,高校的专业志愿者培训是社会细化分工、志愿服务专业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并从培训师资、培训课程、培训方法、培训保障几个方面探讨构建高校专业志愿者培训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全球胜任力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参与国际赛事志愿服务被认为是促进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对10名参与某国际赛事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其全球胜任力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发生了积极变化,体现在文化认同、世界知识、跨文化理解、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开放与尊重等方面。首先,得益于高强度赛前培训,志愿者的世界知识和跨文化理解水平变化最为显著;其次,志愿者全球胜任力态度与价值观变化程度居中,这源于志愿者的高内驱力和赛事期跨文化交际环境;最后,国际赛事有助于提升志愿者的全球胜任力技能,但囿于期限较短,其影响程度较小。基于研究结果,研究提出应提高服务性学习活动的比重、开设世界知识类课程以及创建真实的跨文化交流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生成源于对教学文化、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觉.文化觉醒的“知、能、情”三位一体素养结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态度、知识、技能、意识”四个维度和理解力的“洞察、直觉、思维、解释”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从文化觉醒走向跨文化理解是实现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必由之路,对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水平提升均有重要意义.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实现涵盖“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跨文化体验—跨文化顿悟”四个螺旋上升的方面和阶段.  相似文献   

4.
Byram(1997)提出的ICC理论模型是西方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领域内最有影响的模型之一。文章根据Byram(1997)的ICC理论模型,从态度、知识、技能和批判性文化意识四个维度,详细论述了《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程教学中如何设计课堂活动,提升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型体育赛事的大学生志愿者亟待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大型体育赛事中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其内容应以基本培训为重点,方式以大型团体教学为主,重点增加礼仪、语言等服务技能的培训.高校志愿者组织和体育工作者在日常事务中要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意识、体育知识和志愿服务技能的培训,并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其基本素质与志愿服务能力,使他们在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工作时迅速进入状态.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文化相互交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宗教应纳入跨文化研究的原因有四:宗教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具有重要地位;宗教是健康以及其他跨文化变量的重要指标;宗教可以预测几个重要的跨文化维度;宗教信念和行为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跨文化研究中,应考虑宗教的五维度框架,即意识形态维度、仪式维度、体验维度、知识维度、社会维度。  相似文献   

7.
运用知识供应链管理理论,分析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在志愿者的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活动成效三个方面的特征表现,提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立项应遵循互补性、双赢性、开放性、协同创新性的原则.根据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知识供应链管理模式形成以学习与竞争为驱动机制、以交流与共享为运行机制、以主流价值观为引导机制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总体模型,知识供应链管理的知识获取、共享、运用与创新贯穿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立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与志愿服务成效评估中,以此实现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化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上具有独特优势。基于对各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的调查,总结了高职院校在支持国家政策、促进技术产出、提供社会培训和推动终身教育等四个方面的社会服务实践,探析其在教育、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维度上的服务价值,剖析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的理念有待提升、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内容形式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并从寻找定位、加强协作、打造品牌等维度探讨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资料收集、文献建设的重要文献信息中心,有着传播知识、教育与人的职能.高校图书馆志愿者能够维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为读者解决个性化问题.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服务理念的必要性,在规划机制、招聘选拔、培训指导、监督考核以及激励制度这五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工作与服务创新的路径,加强完善志愿者管理机制,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0.
语用模糊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缺的策略,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服务中遇到了许多涉及跨文化交际问题。模糊语言的特点、地方区域文化特征以及跨文化交际方式三大因素决定了大学生志愿者运用语用模糊策略的必要性,加强多元文化教育、重视模糊语言和把握好适度原则有利于正确处理语用模糊策略。合理恰当地运用语用模糊策略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功地实施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渠道。目前,柔性管理方式已成为教务管理发展的特色与趋势。运用柔性化管理流程和柔性化服务改进高校教务管理方式,可从去程序化、多渠道教务工作培训、科学化的组织激励和服务式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升高校的教务管理运行效能,促进人才培养,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教务管理体制,共同实现高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教大会,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为实施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交流提供支持的要求,针对我国高职职业英语教学实际,分析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探讨了通过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介绍跨文化交际背景知识,改变思维方式等方法将跨文化交际知识运用到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中,从而推进高职职业英语教育根据交流话题、语境、背景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讲出合适、得体的英语,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跨文化职业英语交际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型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吴卫平(2013)的中国大学跨文化能力维度评价分析量表,以海南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验证量表的信效度,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价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四个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最终指导日语专业开展跨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4.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外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英语教师作为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传输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讨论了高校英语教师出国访学跨文化培训的必要性和重点内容,借鉴一些学者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针对高校教师的出国访学跨文化培训模式。该模式强调培养教师的出国访学跨文化实践和教学创新能力,包括互动活动、海外体验、教学转化和总结评估四个阶段,其中始终贯穿着教师对出国访学跨文化培训内容的自我反思。同时,笔者又提出了出国访学跨文化培训的评估方法与过程,突出了被培训者和培训者双向评估模式特点,以保证培训效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文化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管理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是分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霍夫斯蒂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差异可用五个文化维度来进行描述和比较: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回避不确定性、刚性/柔性倾向和短期/长远取向。这五个文化维度从跨文化管理的角度透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从事跨文化管理的工作者更加明晰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以普通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原则为研究重点。认为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中知识与意识较高层面的人,对其进行志愿者服务的教育则有利与引导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在现实的高校志愿者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高校青年志愿者需以服务社会为建设原则;高校青年志愿者需以人为本为建设原则;高校青年志愿者需以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原则;高校青年志愿者需以无私和有偿相结合为建设原则;高校青年志愿者需以去政治化为原则;高校青年志愿者需以激励机制为建设原则。遵循这六个原则,加强高校的志愿者队伍建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以使社会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是高校志愿者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应然分析阐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结构是一个由价值维度、能力维度和知识维度构成的"三维"结构。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提升策略是提高待遇、进修培训、学历提升、和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ICC)理论模型包含的四个要素,态度、知识、技能和文化批评意识,对以《英语国家概况》为代表的一些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的能力,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多元文化环境,帮助他们构建起自身的文化身份,鼓励学生在持有开放态度的前提下,接收信息、比较异同、分析问题、评判文化。  相似文献   

19.
赵欣悦  周逸豪  白雪丽 《文教资料》2021,(4):118-121,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融合的持续演进,跨越国界与文化疆界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大学生越来越成为高素质跨文化交际人才的主力军。目前学界大多调查对象聚集在外语类、综合类院校,针对理工科大学学生的调查研究及高质量成果相对较少。本文以Byram(1997)的跨文化交际模式为理论框架,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本科在校生为对象,从跨文化知识、技能、意识和态度四个维度进行研究。通过问卷形式的定量研究和访谈形式的定性研究分析本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研究发现,理工科大学学生普遍认为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欠佳,各高校提高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及提高学生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剖析了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一是高校图书馆收藏丰富的相关图书,通过阅读自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二是高校图书馆利用丰富图书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创建相应的学习库,延伸跨文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三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体验;四是加强学科馆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