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育的价值基座是“人的发展”。如何让教育成为推动个体解放和发展的力量,其根本就在于“解放头脑”。以往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中,提倡准备“有结构的材料”——在探究活动前,老师已为学生准备好这些“有结构的材料”,因此学生是根据材料去设计和进行实验——其实是老师做好“圈套”等学生来钻,因此这些“有结构的材料”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在《斜面》一课的教学中,除了给每个实验小组配备一盒简单机械实验盒和一个测力计以保证基本实验的完成外,我还在讲台前布置了一个自助餐式的材料库。孩子们在围绕着问题和任务设计解决问题的办…  相似文献   

2.
王桂福 《山东教育》2002,(32):52-52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是化学启蒙阶段教学的基本特征。目前条件下,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每一个实验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班级授课制度下,教师的课堂演示还不失为一种简约、高效的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以此为指导,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应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一、尽可能多做演示实验化学教育的老前辈戴安邦教授指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也不过分的”。从对学生的调查中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最好的“兴奋剂”。一节课,只要有实验,往往学生情绪就…  相似文献   

3.
2006年,江苏省如皋市教研室组织了一次化学新课本评优课活动,其中的一个课题是“酸碱指示剂的探究”。课本设计了一组“演示实验”和一个“学生活动与探究”,在按课本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验准备时,我发现“学生活动与探究”的设计与操作并不难,但按课本设计找到合适的制取酸碱指示剂的花瓣和果实却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4.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七年级生物学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这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但由于实验中的主角“鼠妇”在有些学校(特别是城市学校)来说,“货源”不足,影响了实验的开展。而蚯蚓。则比较容易得,学生也熟悉。我们经过实践,用蚯蚓替代鼠妇来做“水分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取得较好效果。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学生由于基本概念不明确而影响化学成绩的提高。如何讲清化学基本概念,我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的。互.借助演示实验讲清苦本概念演示实验生动直观,它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课本中有很多基本概念都有相应的演示实验,一般来说,演示一个实验,讲清一个概念。但有的是演示一个实验可讲清几个概念。如演示了镁在空气中燃烧一个实验,可以讲情“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两个概念。甚至有演示一个实验可以讲清三个概念的。例如演示了配制NaCI溶液一个实验,可以讲清“溶液”…  相似文献   

6.
《“三三一”合作教育实验》课题.简言之,就是实施“三个方面”的合作和“三大领域”的合作,实现一个目标的教育实验。“三个方面”包括领导、教师、学生,“三大领域”指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育人环境。通过“三三”合作,达到一个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理及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其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化学概念都是抽象的知识,都是比较难理解和不易掌握的.概念教学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化学实验提供的事实,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故若在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形成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可按“问题-实验-讨论”的基本教学程序去组织教学.在该模式中,“实验”是手段,“探究”才是模式的核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设计背景:“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涵义,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二《物理》演示实验“观察布朗运动”是证实分子无规则运动现象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要用到显微镜,而中学使用显微镜实验时一般只能供一人观察,课堂上除少数几个学生代表能观察实验现象外,其余同学只能听学生代表和老师来“说”实验。“百闻不如一见”,如何增加实验的可见度,让全班同学在短时间内都能观察到布朗运动,笔者经过探究,觉得有两个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余静蓉 《师道》2005,(4):42-42
近日看到一则故事:一天深夜,一个物理学家,看到实验室的灯还亮着,走进去一看,是他的学生在做实验。物理学家问:“你晚上干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我在做实验。”又问:“白天你在于什么?”答:“我白天也在做实验。”物理学家勃然大怒:“我问你,一天到晚做实验,你什么时候用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