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谈"现行档案"、"档案产业"等档案专业用语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了《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5期晋平的《不应否认“现行档案”的存在———兼与吴品才同志商榷》后,觉得我日常使用的一些专业用语,如“现行档案”、“实物档案”、“文书档案”、“档案产业”等,是否合适,是需要斟酌一下的。这里谈谈我的认识。建议将“现行档案”改称“现时档案”吴品才在《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2期的文章中说“现行档案”概念从根本上说是不应该存在的,而晋平在这篇文章中论述了“现行档案”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从《档案法》第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将档案定位为“…  相似文献   

2.
2004年第4期《档案管理》在理论探讨栏目中刊登了王秋平同志的《也谈对档案凭证价值的认识》一文(以下简称王文)。该文通过两个实例对2004年第1期《档案管理》刊登的刘东斌同志所撰《档案利用和档案价值的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刘文)中有关“档案凭证价值的认识”,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档案价值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近年来,对此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其深度还是其广度都有所进步。李华同志《试论档案鉴定的理论基础——档案价值观》(载《档案学研究》1989年第2期,以下简称“李文”)一文,对档案之一般价值有了更为全面的论述,读后倍受启迪。但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几个疑难问题,特提出请教于李华同志,也就教于同志们。 一、关于档案价值研究的多样性 档案价值研究至今,由于论者们研究目的之差异和视角不同,档案价值研究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从哲学之角度研究档案的一般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其目的李华同志认为是给档案鉴定以科学的或规律的说明,并指导其实践(实际上档案价值研究作用不止于此);二是从政治经济学之视角研究档案之商品性(包括对档案商品的价值的研究),其目的在于给利用档案有偿服务予逻辑的说明或理论的概括,并指导利用档案有偿服务实践。我以为,两者是并行不悖的,都有着十分  相似文献   

4.
统一档案学名词术语的意义原则和方法林清澄吴文革、胡胜友同志发表在《档案学研究》1997年第1期的《论档案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一文中,使用“档案理论”42次,“档案学理论”19次,前后交替地使用“档案理论”与“档案学理论”7次。据曾永明同志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档案学研究》1990年第4期刊登了寒江同志《论档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形成时期——兼论档案的定义与本质属性》(以下简称“寒文”)一文。文中提出:“档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某种个人或群体的劳动伴生物。”从而给档案起源研究带来一个新概念——劳动伴生物。笔者认为,这个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是商代的档案 ,已为档案学界普遍认同。张国硕先生发表于《档案学研究》1999年第2期的《甲骨文在商代非档案说》(以下简称《非档案说》)向甲骨档案说提出了挑战 ,否定了甲骨学、档案学几十年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 ,非档案说能够成立吗?现就张先生文章中的观点提出一些疑问。一、档案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问题。讨论甲骨文在商代是否是档案 ,当然要首先从档案的定义说起 ,因为定义是对概念的内涵和界限的确切的逻辑规定 ,揭示出档案概念的本质属性 ,才能告诉我们档案是什么。《非档案说》也正是以此为…  相似文献   

7.
再析档案的价值问题1997年《档案》第6期刊载了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田炳珍同志的《论档案价值的形成及变化》一文,读后深受启发。但对文中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却实难苟同。故草就此文,以就教于田炳珍同志及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仁。一、“价值”和“使用价值”只...  相似文献   

8.
档案学理论要发展──答向全福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形成的有意识性,或“档案有意识形成论”的内涵,我在《科技档案的形成规律》以档案学研究》1994年第4期)一文中实际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但现在向全福同志在《难以成立的“档案有意识形成论”》中作了违背作者原义的解释,以及提出了坚持“自然形成论”的观点,所以不得不再阐明以下观点。这里首先还是从“自然形成论”之不足谈起。“自然形成论”在档案界并没有人明确提出,但从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这一时期的科技档案管理学的理论思想看,确实存在着档案的“自然形成论”的思想观点。它集中表现在这一时期科技档案管理学著作中‘咱然…  相似文献   

9.
王恩汉先生在《中国档案》2001年第10期上发表的《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到“档案本质属性”——兼谈中国档案学的特色》(以下简称《从》)一文,从我国当前档案学界的几个热点问题入手,对档案、文件、归档、文件生命周期等档案学基本概念进行一番析解,并着意于开掘中国档案学的特色,文章对当代档案学学科建设投以极大的关注,漾溢着可贵的理论热情。  相似文献   

10.
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自身建构与跨世纪战略窦晓光《档案学研究》1994年第2期摘要发表的《关于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从我国目前档案工作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发展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提出了许多好建议,反映了该课题组同志的集...  相似文献   

11.
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学研究》1999年第1期刊载的《档案本质属性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文,向我们提出了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1)究竟什么是档案的本质属性?(2)“结构”是不是档案的本质属性?(3)对“三属性的交集”如何理解?(4)如何对待传统的档案理论?这些问题涉及到档案的定义、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档案的科学管理乃至档案的生存和利用等一系列的基本理论与工作实践,必须进行全面的探索。为此,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与《研究》的作者商榷。一、原始记录性揭示了档案的本质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特征,任何本质特征都是通…  相似文献   

12.
2004年第1期《档案管理》在理论探讨栏目中刊登了刘东斌同志的《档案利用和档案价值的反思》一(以下简称刘)。认真拜读之后,深受启发,其主要观点笔是完全赞同的,惟一不敢苟同的是对档案凭证价值的认识。这里把有异议之处叙述如下,兼与刘东斌同志商榷,也望广大档档案界同仁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13.
《档案学通讯》于2007年5期刊登了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孙观清的《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以下简称《责任》),作为在基层档案工作岗位上工作近二十年的档案工作者的第一反应。与登在2008年《档案学通讯》第2期的上海市档案局姜龙飞《对一个失之偏颇的创新文本的质疑》一文的观点相同,《责任》一文“在创新的同时.却不加区别地鼓吹并且滥用个体的良知.  相似文献   

14.
《山西档案》2010年第3期刊载了郑慧同志撰写的《试述解密档案的开放和利用》一文(以下简称郑文),阐述了解密档案的开放、利用及给我们的启示三方面的内容,解读之后,深感其文见地颇深,受益非浅,但对郑文"启示"部分中的部分观点笔者难以苟同,因此不揣谫陋,略伸管见,以求与郑慧同志作进一步的商榷.  相似文献   

15.
王增强 《档案时空》2015,(10):14-16
长期以来,我国档案界将档案管理工作划分为6个环节或8个环节,档案价值鉴定是其中一个环节,有研究者认为它“是档案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近日,周林兴、邓晋芝在《档案学通讯》(2015年第2期)发表了《错位的价值判定应该被纠正——对档案鉴定及销毁的历史视域考量》(以下简称《错位》)一文,两位作者认为当前的价值鉴定是错位的,应该被纠正,并提出应该弱化乃至摒弃价值鉴定,对此,笔者不以为然,故撰写此文与两位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6.
《山西档案》2011年第2期刊登了刘伟谦同志的《档案的封闭期限研究》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就档案的保管期限、封闭期限及保密期限间的关系、矛盾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解读之后,深感此文颇有见地,但对其中的部分观点笔者不表苟同.因此,随缀几笔,表一孔之见,以求与刘伟谦同志作进一步的商榷.  相似文献   

17.
档案馆是否应搞历史研究之讨论,至《档案学研究》1991年第1期宣布暂止才降下了帷幕.这场讨论,是80年代档案界颇有影响的讨论之一.一篇文章引出一场大讨论.早在1987年,《档案》杂志第5期就刊登了四川大学档案系教师刘文杰所撰写的《论我国档案馆搞历史研究与开放历史档案》一文(后简称《刘文》),该文对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作法表示否定,明确指出:“倡言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倾向是不科学的.”一语惊人,此文很快引起了反响,如《档案》杂志1988年第3期就有两篇与《刘文》商榷的文章,一篇是纪凤辉的《试  相似文献   

18.
正衡明慧同志在《档案管理》2013年第2期上发表了《信息时代医院档案保护体系的建立》一文(以下简称"衡文"),文章从依据信息时代特点建立医院档案保护体系的意义、档案保护体系建设的具体步骤、医院档案保护体系建设的原则和医院档案保护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于衡明慧同志的多数观点,我表示认同,但衡明慧同志文中有关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表述存在错误。"衡文"在阐述建立医院档案保护体系的意义时有  相似文献   

19.
满意──我看《北京档案》编辑同志:去年在为单位办理订阅1996年档案杂志业务时,在1995年第4期《档案学研究》上看到《北京档案》的征订启事,因其上有1996年的《北京档案》改为月刊,并在第2期上举办“'96京大杯档案工作知识大奖赛”等语,这在国内现...  相似文献   

20.
《档案学研究》1990年第4期发表了寒江同志《论档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形成时期—兼论档案的定义与本质属性》一文。他在文中给档案所下的定义是:“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原始历史记录”,并指出:“我相信,判别档案的标准只能是原始性(原文标点如此)。”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原始历史记录——档案,其原始性和记录性能不能割裂开来?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寒江同志对档案本质属性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