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为了研究离心泵并联节流调节经济性,采用自制的并联泵节流调节试验系统,并引入并联折算转速的概念,推导了其表达式。分析了并联折算转速与流量比以及转速比的依变关系,对比不同负荷时共用阀门调节和非共用阀门调节的经济性,并验证了并联折算转速进行经济性分析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用并联折算转速进行经济性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非共用阀门调节时,并联折算转速与流量比以及转速比呈非线性关系;当负荷大于85%时,采用共用与非共用阀门两种节流调节方式的经济性相当;当负荷小于85%时,后者的经济性较好;当负荷小于50%时,单泵运行更节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陕西省延安地区泵站设备陈旧、装置效率低、耗能高、规划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采取了水泵串并联运行的技术改造措施,采用三种不同形成的串并联方式:(1)两泵串联,两泵流量尽量相等,扬程高的水泵作为二级泵适用于水源条件差的地方;(2)两泵低处并联高处串联,两泵宜流量相等,扬程相等,应有满足两泵水量的水源;(3)水泵高处串联,低处分别送水灌溉,适用一泵或二泵流量的水源,此情况必须两泵流量相等,扬程高的作为二级泵,采用该措施后,提高了装置效率,降低了能源单耗,缩短了轮灌周期,扩大了灌溉面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结合泵与风机、流体力学、热工测量及仪表等专业知识,服务于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热能工程专业,紧跟学科前沿,开发了该实验和数据处理系统。实验系统主要由电动机、离心泵及阀门、压力表、流量测量等检测仪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该系统可以开出离心泵的性能特性和泵的串联与并联运行等多个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曲线绘制。形成了创新学科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平台,提高了实验室整体科研条件和学科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简述并联管路特性及流量分配综合实验系统的组成,介绍该实验系统的功能。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单支管路阻力特性曲线的绘制和并联管路阻力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能够分析不同阀门开度对管路阻力特性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转位角对串联泵出口流量脉动的影响,揭示转位角对流量脉动的影响机理,获得最佳转位角以减小流量脉动,以及探索转位角对工况的敏感性。方法:1.建立基于单柱塞腔模型的单柱塞泵模型,求解其出口流量脉动特性;2.研究不同转位角下串联泵的出口流量脉动,优选转位角;3.对比不同转位角下出口流量脉动对工况的敏感性。结论:1.对于单个转子使用九柱塞的串联式轴向柱塞泵,最佳转位角是20°,因该角度可消除流量脉动在奇数阶次下的幅值;2.在大范围工况下,转位角为20°时可减小约50%的流量脉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高温熔盐泵的水力性能,采用数值模拟仿真实验,对不同流量、不同叶片数(z=5,6,7)熔盐泵内部定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3个模型泵内压力分布相似,出口处静压最大,其大小顺序为:p_(s-z7)p_(s-z6)p_(s-z5);小流量工况下(0.4Q,0.6Q)蜗舌附近流道内存在明显的漩涡(Ⅲ、Ⅳ两个象限),且漩涡随着流量增加而减小,当流量达到Q以后各个流道内的漩涡消失;泵的扬程随着流量的增加不断减小,在0.8Q~1.1Q之间扬程下降较快,同一流量下z=7泵的扬程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模型泵;叶片数的改变对此结构熔盐泵影响不是很大,从性能曲线的对比可以看出,z=7泵略优于其他叶片数泵,熔盐泵在0.8Q~1.1Q之间工作效率较高。该研究可为揭示熔盐泵内部流动现象提高熔盐泵水力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当前三次泵的运行特点,分析了潜在的三次泵变流量运行方案;并以某建筑为例,比较了供冷季节三次泵系统与传统二次泵系统的水泵总能耗,得出三次泵变流量可节能30.61%;最后对三次泵变流量的控制运行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运行策略比常规一次或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复杂,负荷的变化方向将影响水泵运行调节次序。当末端负荷增加时,应先增加一次泵或二次泵流量,最后增加三次泵流量;而末端负荷减少时,应先降低三次泵流量,然后减少二次泵和一次泵流量。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含内热源的液池内自然对流与冷却盘管内强制对流耦合传热的三维物理、数学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对不同内热源强度,不同冷却流体流量下液池内流体温度场以及液池与盘管内溶液换热系数进行了分析,得出换热系数随内热源强度和冷却流体流量的变化曲线,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盘管冷却传热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液池内的换热。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泵的流量控制系统的精度,其运用西门子s7-200 PLC对泵的流量进行控制,阐述了泵的流量控制原理;PID控制原理以及PID控制在s7-200 PLC中的应用。结合PLC系统接线原理图;确定PLC的I/O分配表;进而确定硬件电路连接,利用s7-200 PLC中自带的PID向导生成PID控制程序,运用PID控制面板实现在线监控,同时采用语句表和梯形图对泵的流量进行控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实现对泵的流量控制,均提高了泵的流量控制的精度,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同时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0.
调整次镜位姿是空间相机提高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优化Stewart次镜调整平台的结构设计,研究了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方法。首先对Stewart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理论分析,建立了运动学逆解数学模型并计算了解析结果;然后,在ADAMS中建立了并联机构虚拟样机并进行运动学逆解仿真,其仿真结果与解析结果一致,证明了虚拟样机模型的正确性;再将ADAMS运动学逆解作为各杆驱动函数,实现了运动学正解及动力学逆解仿真。基于ADAMS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为次镜调整平台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循环水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辅机系统,也是厂用电的消耗大户,其耗电量约占机组发电总量的1%~1.5%[1]。为保证凝汽器冷却需求,循环水泵容量一般都具有较大的裕度。为了合理利用循环水泵的出力,节能降耗,三河电厂通过对设备和控制逻辑的改进,实现了循环水系统的母管制运行。改造后的运行实践证明,循环水母管制运行降低了辅机能耗,兼顾了机组的安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结合火力发电厂生产实际,开发了离心泵并联运行综合实验项目,通过对现场运行中的常见故障进行模拟实验,分析了离心泵并联运行特性,提出了保障离心泵安全运行的必要性及基本维护方法。实验中采用多手段对离心泵常见故障进行检测,从不同角度观察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选择适当的维修处理方法排除故障,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项目的开发对电厂热能动力类专业的实验实训项目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村镇自来水厂供水泵采用变频器驱动时PID调节器只有一个给定值的恒压控制的情况,提出了采用分时段多个压力设定值的变压力控制方法,并以两台供水泵为例,给出了相应的电气主电路及控制电路原理图,设置了变频器的相关参数,对供水压力的设定方法作了说明。实际运行表明,供水系统渗漏减少,可靠性提高,更节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普明水厂为例,说明将水泵变速运行以适应用水量的变化又保持恒定的扬程,是最优的一种供水方式。它革除了传统的水塔、水箱、气压罐等容器。因此,投资省、供水质量好,节能效果显著。近年来这一新技术已在水泵站、城市小区、高层建筑、工业及消防用水各领域逐步推广,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当用多台泵并联供水时,可将台数控制与转速控制结合在一起,因此可靠性更高,节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火电厂循环水系统在负荷调节或发生事故紧急关闭阀门时很可能出现造成系统破坏的水锤现象,考虑其水锤防护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江苏省某电厂循环水系统的特点,应用水锤基本理论和特征线方法,对系统在两并联水泵同时突然停车时的水力过渡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关阀规律的水力过渡过程,得出较为理想的关阀规律为两阶段关阀:快关30 s,关阀75°;慢关50 s,关阀15°。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水锤计算的理论依据,采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火力发电厂补给水系统停泵水锤瞬态过程,重点对采用液控碟阀和空气阀作为事故停泵水利过渡过程防护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置液控碟阀关闭规律,结合系统合理设置空气阀的措施,能很好地避免水柱分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灰混凝法处理汉西污水厂二级出水,验证了该深度处理工艺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混凝法能够有效降低二级出水的浊度、碱度、总硬度、TP,对氨氮和COD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杀菌试验结果表明氯先锋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经过石灰混凝和杀菌处理后,城市中水完全达到循环冷却回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8.
应用欧姆龙CPM1A型PLC实现水泵电机的自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两台可以在工作/备用状态随意切换的供水泵自动控制为工程范例,阐明了应用欧姆龙CPM1A型PLC实现水泵自动控制的工艺要求、控制方案、一次回路设计、液位信号PLC转换方案、控制回路硬件设计和PLC控制软件设计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