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河南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 ,河南教育事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开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在着手建立人民教育体系过程中 ,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诸方面进行了改革 ;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努力扩大教师队伍 ,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高等学校正逐步成为第三部门组织。高等学校在应对国内外行业之间、行业内部的挑战等一系列问题上,竞争的态势已开始形成。要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研究竞争规律、掌握竞争技巧、制定竞争战略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带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大变革,国内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翻译出版了大量教育专著,很多中国教育家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的同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先秦儒家的很多教育哲学观点的认同,推进了教育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陶行知在借鉴杜威实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在杜威职业教育“社会化”、“平民化”、“个性化”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teaching skills in teacher candidates in the context of early field experiences directly tied to a pedagogical course. Evidence from faculty instructors, mentor teachers, and teacher candidates suggests secondary education candidates were able to develop effective teaching skills related to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curriculum design during an early field experience. Teacher candidates developed these skills as they shifted their identities from candidates-as-students to candidates-as-teachers.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随着政体的改变,文化教育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育学科由民国时期的"学美"转向了建国初期的"仿苏"。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的构成,还是在教研组(室)的推广等方面,高等师范教育学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课程改革一轮紧接着一轮,教材从改编、引进到自编,师资队伍结构呈现多元化,应用并推广新的教学组织——教研组(室)。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这些发展变化为当代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探索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创新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转型期,由于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高校扩招,学生规模扩大,生均办学资源减少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受到很大的挑战,高校应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实践型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相似文献   

8.
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造成青少年道德品质滑坡。针对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我们应采取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立体网络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Studies have shown increasing Internet use for health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facilities. After consulting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new mothers, this study applied select terms and phrases to a widely accepted search engine and investigated its potential for providing resources for new mothers. Results of this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only four of the 13 phrases used in the search generated 50% or more websites containing content relevant to new mother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formational support by way of electronic fact sheets is available using the Google search engine. However, functional support (e.g., social networks, consultation phone details, and mother–infant activities) configured limited data resources using the Google search engine. In addition, because websites can be difficult to navigate, users’ technical proficiency need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s well as the sites’ up-to-date information.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rapidly expanding, perinatal educators and other perinatal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need to be informed about current online resources to help direct consumers to useful online resources and mitigate the often overwhelming and confusing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0.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是发展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保证。学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丰富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回顾30年来我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就,整理基本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学校德育预示发展路径,我刊开设“学校德育30年”专栏,涉及“学校德育政策回顾”“学校德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学校德育实践的历程”“校外德育”“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等内容。本期主题为“学校德育实践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战时缓刑的认定与适用——兼析刑法第449条的得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时缓刑作为一种独立的缓刑制度既缺乏理论依据 ,又导致法律适用的无所适从。刑法第 4 4 9条关于战时缓刑规定的漏洞和缺陷较大 ,必须对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3.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根本依据,现实中它通过教育方针体现出来,并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目的属于理想的范畴,具有超越性的一面;同时,它又不得不受到社会客观现实的制约,具有现实性的一面。通过考察新中国教育实践的历程,探讨教育目的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使教育目的对我国教育实践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维新时期梁启超的教育改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从救国御侮的需要出发,极力主张改革教育。他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严重的问题是民智不开、人才缺乏,而究其原因,是当时的教育所致;中国如欲变法图强,必须培养人才,欲培养人才,则必须改革教育;教育改革是政治改革的基础。他提出了变科举、重师范、兴女学、改革儿童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改革主张,对清末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二战之后,美国的教师教育体制逐步由半开放走向全面的开放,传统的专门师范院校也逐渐升格转型为综合性大学。转型为学校创造了发展的机遇,但也为教师培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对此略作展开分析,并结合当下我国师范院校的境遇,提出相关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的重建性合法性理论是释读社会转型期政治合法性的有力工具。从本质上看,转型期政治合法性问题的凸显源于社会化系统变迁对合法性存在状态提出的结构性挑战。社会转型中政治合法性的民众基础、精神特质、实践形态及评价标准均发生了面向现代社会的嬗变。因而“重建”构成了合法性维护的基本背景。  相似文献   

17.
Emerging fathers experience a variety of stressors, including identity and role transitions, changes in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caregiving skills. Increasing expectations for father involvement in childcare ar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ther role, but social supports for new fathers remain scarce. Nineteen expectant and new fathers participated in a pilot 5-week group intervention aimed at improving stress coping and involvement attitud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indfulness practices and skill-building for parenting and partner communication. We administered surveys pre- and postintervention to assess efficacy in the areas of stress, depressive symptoms, father involvement attitudes, and mindfulness. Within-participant differences were compared across participants as well as examining individual reliable change. Results indicated initial reductions in stres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increases in the mindfulness constructs of nonjudgment and nonreactivity.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found in father involvement attitudes. Perinatal intervention specific to fathers holds promise as an underexplored avenue for supporting families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文化从宏观上来讲,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从微观上来讲,它是展现大学精神风貌、昭示现代科技与文明的旗帜,对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塑造与培养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应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成为高校文化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MIT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成就的取得与其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的指导紧密相关。从舣初期罗杰斯校长提出的MIT教育四原则,到1949年Lewis委员会确立的战后发展四原则,再到1996年MIT学生生活与学习专家调研组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三原则,MIT教育理念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所高质量大学的成功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探讨了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着力点,研究剖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就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出相应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