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反思动机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产生疑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好奇、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不断进行反思,提出新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是反思活动的开始,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首要环节和重要途径。而良好的问题情景能让学生产生疑问,诱发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2.
佘春庆 《考试周刊》2014,(26):118-118
<正>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是教学目的。如果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则会感觉体育活动又苦又累而产生厌倦;学生要是对体育课有着浓厚兴趣,则会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由"要我练"变为"我要练",由此可见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只有学生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和训练,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3.
梁雪颖 《黑河教育》2012,(11):21-21
学生热爱学习是他们不断提高学习质量的内驱力。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学习呢?一、让每一个学生充满自信,这是“让学生热爱学习”的“指挥棒”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一般来说就意味着,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了,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了。而“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最强有力的“催化剂”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  相似文献   

4.
余艳维 《学子》2014,(10):46
正一、激发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小学生天性活泼,自制力差,无意识性强。要想让学生真正阅读,必须建立阅读是快乐的理念,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对活动产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要条件。小学生只有对阅读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去投入,把自己的全部活动集中地指向读书,与读书有关的神经活动才会处于最佳状态,学生在读书活动中才能够体验到欢乐和情趣。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生评价在教育评价活动中是最基本的评价活动,其他任何评价活动都与学生评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评价在教育评价领域中,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教育活动,说其古老,是因为它随着学校制度的产生就产生了;说其常新,是因为学生评价作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教育发展早期,教育评价活动的全部关注点就是  相似文献   

6.
杨仲洁 《成才之路》2012,(11):30-30
正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要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游戏活动,玩中带趣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式,尤其适合低年级音乐课学唱的教学。如在教学《跳绳》时,让学生一边听一边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关注他们的爱好,使学生对综合课程和探究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审视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合理安排各自的研究任务。活动完成后组织激励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呢?  相似文献   

8.
周浩 《考试周刊》2013,(78):80-80
<正>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首先需要有能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和需要,才会在内心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心理力量。这种力量会极大地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做的是对学生这种欲望的激励与唤醒,并促使他们保持更长时间的学习热情。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达成他们的愿望,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联系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提出 过重的课业负担牺牲了学生大量的锻炼身体、娱乐活动的时间,缩短了学生的正常休息时间,从而使得许多学生睡眠不足、体质下降,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近视、失眠、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引起了学生的心理过度焦虑、忧郁,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少了学生的自由活动、自由创造的时间.从而使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不能有效发展创新素质。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10.
运动损伤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活动能力,影响学习和工作,对开展体育活动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以及技术动作上的失误。教师应在体育课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自我保护办法和处理常见损伤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因质疑而产生的 ,质疑的过程是学生认识水平、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让学生处于不停地质疑状态 ,是激发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的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主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那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呢?有以下几种途经:(1)课堂上营造产生问题意识的氛围;(2)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3)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应有正确的态度,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的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主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那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呢?有以下几种途经:(1)课堂上营造产生问题意识的氛围;(2)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3)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应有正确的态度,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小学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活动的需要,有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这种需要便形成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新课程下,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时应该努力诱发学生内在的体育学习动机,使其产生积极的行动,参与体育活动,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也就是在有益的诱因刺激下,将学生的好奇、崇拜、进取、好胜等心理需要转化为体育学习动机,产生自觉的行动,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如此,让学生先"心动",然后能积  相似文献   

15.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广阔的学习空间(1)热身活动自己编。一堂体育课的热身活动开展得如何,对课堂的影响是很大的。常规的热身活动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的,这样的热身活动有目的、有组织,可以使学生充分活动,达到热身的目的。但经常这样做会使学生对其产生厌倦,也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生活动是学生除正常上课学习之外最为重要的校园生活,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陶冶道德情操、塑造健全人格、拓宽知识视野、拓展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有效开展学生活动对推动成人高校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对新时期的成人高等院校开展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同时对如何更有效开展学生活动谈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学体验是在数学活动中发生、生成和发展的,是学生对于数学的自我建构。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有效的数学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呢?一、利用对比活动,矫正体验偏差 学生在感知或操作中常受到事物非本质特征的影响,产生体验偏差。对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对比活动让学生放大体验,从而更好地区分出“此”与”彼”,获得鲜明而准确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健康的个性,不仅是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性产生于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离不开学生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刘学珍 《考试周刊》2013,(10):135-135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就会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因质疑而产生的,质疑的过程是学生认识水平、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让学生处于不停地质疑状态,是激发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