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超 《新闻前哨》2020,(2):84-84
近年来"CCTV News"(央视新闻旗下的短视频新闻应用)等媒体推出了短视频新闻服务,是融媒时代电视媒体应用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实践,本文力图对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相关问题进行探析。一、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短视频传播的优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提升和手机等移动设备迅速发展,依托于移动端的短视频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具有以下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吴隽然 《青年记者》2017,(20):22-23
中国电视媒体在非洲传播的困境 1.中国电视媒体在非洲面临严峻的市场化挑战.相较于英国的BBC、美国的CNN、法国的France24、TV5和France2等商业电视台而言,在非洲传播的中国电视媒体主要是具有官方色彩的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的频道,如英语频道(CCTVNews)、法语频道(CCTV-F)、西语频道(CCTV--E)、阿语频道(CCTV-A)、俄语频道(CCTV-R)和英语纪录频道(CCTV-9).为整合媒体资源,因应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的大战略,英语频道(CCTV News)于2016年12月31日更名为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虽然这些频道数量不少,但因其性质都是国家所有,故而从传播理念到传播内容上都庄重有余,灵活不足.  相似文献   

3.
冉婧 《新闻世界》2010,(5):192-193
傩堂戏向来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涌动和大众传媒的介入,它的传播方式已由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转变为多渠道的传播。本文将从傩堂戏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出发,通过对傩堂戏的传者、内容、渠道、受者和效果的分析,为傩堂戏今后的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07,(3):64-64
由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网络(CCTV.com)前任负责人(时任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网络宣传部主任)刘连喜.历时三载潜心成的《新媒体论——CCTV.com的第一个十年》近日出版。全书共分六章,涉及网络传播环境、网络传播理念、网络特色、网络社会效益、网络传播化、网络营销和管理等方面,并附录了CCTV.com1996~2006大事记。[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CCTV电视国际传播及其对世界传播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已有40年历史,但真正进入国际电视竞争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CCTV是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绝对主力军.本文主要以CCTV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历史发展阶段,分析了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发展特点及对世界电视传播格局的影响,并探讨了我国电视国际传播的优势、劣势及未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2,(2):173-174
经过十六年发展的昌荣传播,以电视媒体为主导,积极进军新媒体,构建了一个以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数字新媒体为框架的新型传播网络。领先CCTV媒体资源传播深度运用,提供央视全频道解决方案自1995年昌荣首次参加CCTV招标以来,昌荣在CCTV媒体代理及运用上已经积累了16年的宝贵经  相似文献   

7.
陈江柳 《东南传播》2010,(8):118-121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国老子《道德经》的"反战"、"守柔"以及"人本"主义三大思想,以人类传播史上媒介技术的演进为纵线,进而评析主要大众传播媒介的演进图景及其所展示的传播文明。其中,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三次信息革命是媒介演进过程的三大拐点,尤其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时期人际传播方式的复苏更彰显了中国道家"不失其所者久"的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政治传播主体、大众传媒的政治传播功能、政治传播思想、国家、政府形象传播、政治传播的学科框架等五个方面对近几年我国的政治传播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政治传播研究还不成熟,也没有自己完整的研究框架。以后的研究应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抛弃盲目的"传播学本土化"思维,回归传播学成为独立学科时的学科基础,注重它的交叉性、跨学科特征;二是当我们遭遇"政治正确"的羁绊时,不妨汲取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来进行学理的探讨。三是端正作为研究者的研究逻辑,丢掉为决策者开药方的急功近利的工具态度,直面特殊而又冷峻的中国新闻传播现实,注重价值和学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际政治传播是以国家为政治共同体进行的国际间的政治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核心.作为中国人民政治生活重要内容的全国两会是进行国际政治传播的宝贵资源,也是国际社会一年一度解读中国的重要窗口. 2016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华社、CCTV News、 《China Daily》五家主流媒体以及隶属于国务院新闻办的中国网,在美国社交网站脸谱网以统一的#CPPCC #NPC #2 sessions #China Politics标签形成报道矩阵,通过图片、音频、微视频、漫画及各类可视化呈现,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寻求国际政治文明共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对外传播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对外传播能力的有效提升,是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而如何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则是对外传播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课题。本文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结合海外活动,阐述换位思考、国际表达、摒弃主观等理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是目前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态势,伴随网络传播受众的普及化、涉及领域的深入化与实现手段的多样化,借助网络传播平台,传媒领域迅速形成了基于新闻传播的各类网站,并逐步沉淀了一批"品牌"新闻站点,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核心声音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定位。这里的"中国化"指涉着当代新闻传播的空间定位,即这是在中国所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就是指其内蕴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3.
王娟 《报刊之友》2013,(8):15-17
目前,中国政府和企业大力加强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致力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然而,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诸多具体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本身。中国同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国家在文化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化的因素造成了文化消费者在审美习惯、消费偏好等方方面面的客观障碍,严重影响了外国文化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受兴趣和解读,进而影响了中国文化产品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和传播。该论文试图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三个方面具体解析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所遇障碍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4.
马祥 《报刊之友》2010,(12):165-166
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健康传播领域,我国健康传播尚处在起步阶段,如何运用健康传播来传播"真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借由"养生专家"张悟本造假事件,分析了时下健康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并试图引起更多研究者对健康传播的重视,以实现"健康传播"能够传播健康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蕾 《新闻世界》2014,(8):292-293
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系统介绍中共苏区全貌的著作,时至今日仍被称为解读中国的最经典著作之一。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出发,研究斯诺是怎样跨越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苏区,即"红色中国"进行建构的,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对"两个中国"进行对立描述的。本文期望能够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对当今中西跨文化传播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仪式性、庆典性和参与性特征,指出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传播的仪式观具有同样的核心主旨,即通过神圣的典礼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以完成"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发现了当前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仍是传递观下的信息与知识的线性传播,没有创造出"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仪式化场域"。提出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应该以传播仪式观为理论指导,在传播过程使用、还原与创造有意义的文化符号,使中华民族文化经过几千年洗礼,留存下来的具有生命力、最具共同记忆的部分得以生产、还原与维系,成为联系古今、联结民众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7.
王作金 《新闻通讯》2014,(11):56-57
所谓电子媒体,就是以电子设备为介质的信息传播媒体,主要包括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等。其特点是:信息量大、快捷、可以随时更新即时内容。基于新传播工具和技术,传播范围广,受众命中率高(利于窄众传播),交互性强,个人作为传播者的作用加大,整合了除人际传播外的其他传播类型。"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必然产物。这一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从以前的"跨媒体""多媒体"逐步衍生而成。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网络等电子媒体,的确存在报纸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对报业产生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8.
邱文中 《新闻窗》2011,(6):57-57
上个世纪中叶的品牌传播实践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商品品牌延展到国家形象塑造,塑造形象有利于促成传播效果的达成,因为它形成了特定的传播氛围,我们称之为"情境"。形象传播就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传达人格化概念的传播行为,新闻报道、广告及公关活动中都会运用形象传播的技巧。形象传播经常运用到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9.
从"五四"始,中国历经三次科普热潮,但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普及"再到"科学传播",路途并不近便。板蓝根、绿豆、碘盐……一次次抢购风潮验证了今日中国人距离科学生活依然遥远。在由上而下的"科普"教育几成强弩之末时,一群以科学传播为生活和职业的年轻人,却在引导大家如何与科学碰撞出浪漫。于他们,科学是一种态度,更是科学公民融入骨子里的一种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20.
吴静 《新闻世界》2014,(9):129-130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是"舌尖"品牌的延续,自开拍前就引发了舆论关注的热潮,且相关舆情热度持续升温。本文主要从传播渠道、营销模式等方面解析《舌尖上的中国2》的新媒体传播,并探讨纪录片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