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媒对权力部门、社会组织和成员的失范行为实施的监督,具有强大矫偏匡正功能,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理应在促进公平正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新闻舆论监督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目前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新闻传媒对某些不公平不正义现象监督缺位;二是新闻传媒在舆论监督过程中监督失当。应当正视问题,从学理的层面加以深入探讨并在实践中进行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地方传媒突破舆论监督瓶颈的实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信国 《新闻界》2005,(3):52-53
既没有《焦点访谈》居高临下的气势,也没有《南方周末》跨区域监督的优势,地方传媒要进行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可谓难上加难!一难在消息被封锁、新闻源被控制;二难在调查和采访阻力大;三难在批评报道往往无果而终、削弱了传媒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地方传媒要想从重重困难中突围出来,一靠政策和法规创新,保障传媒的采访权、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权;二靠实践创新,通过各种形式的新闻实践创新,探索地方传媒实现舆论监督、强化舆论监督新途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当前,“舆论监督”一词具有党政公文用语、法律用语、学术概念等分别。另外,舆论监督一词与“媒介监督”、“传媒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概念相互混杂交叉。既存在同—概念“舆论监督”的不同内涵,又存在足以混淆视听的相似概念“媒介监督”、“传媒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概念的歧义和混杂阻碍了研究的深入和严谨,带来一定程度的理解和交流障碍,需要做一个系统的辨析。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的监督。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要正确处理好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舆论监督与社会效果,监督权利的主体与监督权利的代言人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昌奎案件的再审是司法机关在"接受人民的监督"特别是网络舆论监督的强力推动下才实现的,网络舆论监督又一次成为促进司法公正的助推因素。李案的监督呈现了监督时机的适时性、监督内容的集中性及监督策略的析理性特征,确保舆论监督的大方向始终不偏离二审改判死缓是否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要害问题,尽量避免因监督的"越位"可能引发的传媒和司法关系紧张。作为网络舆论监督典型案例,李昌奎案件的再审凸显出网络舆论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构筑公共领域"第三个因素"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6.
钱言 《新闻界》2001,(1):25-27
加强监督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监督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的监督,二是群众的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是实现这三个方面监督的有效途径。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积极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舆论监督。”珠海特区报近年来充分发挥党报的监督功能,特别加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国内外传媒的瞩目,人民日报《大地》、《 ?望》、《民主与法制》等国内权威刊物都有专文介绍,甚至日本传媒也曾专门采访过,…  相似文献   

7.
依法开展新闻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的使命和功能之一。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指出:"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概念之乱   当前,“舆论监督“一词具有党政公文用语、法律用语、学术概念等分别.另外,舆论监督一词与“媒介监督“,“传媒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概念相互混杂交叉.……  相似文献   

9.
邱玮 《视听纵横》2001,(4):21-21
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的基本功能之一,正确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舆论单位和新闻工作的崇高职责和神圣权利。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我们党和国家整个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但也面临着监督缺失、监督偏差、滥用监督的现实困境。政府部门公务人员与传媒从业人员媒介素质的欠缺阻碍了新闻舆论监督的顺利实施。提升政府部门公务人员和传媒业人员媒介素养是构建健康和谐的舆论监督环境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媒走向市场给舆论监督带来了新的促进。新闻传媒要赢得市场,就要尽力满足受众了解信息、表达意见的需求,客观上加强了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深得受众的欢迎,它能提高传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传播效益。市场需求促动的舆论监督加强了从下对上的纵向和同一水平的横向的监督,弥补了新闻传媒自身的不足。市场经济不断为舆论监督提出新的难题。进一步搞好舆论监督,需要深化新闻体制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提高受众的素质,增加对舆论监督的宣传表彰,和加强新闻界的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12.
羿克 《今传媒》2013,(1):24
在当今社会各种矛盾的凸显的情况下,媒体已经成为表达各种矛盾激化和意见的一种介质,舆论监督作为公共意见的媒介表达,其作用在传媒技术不断革新和进步的时代逐渐显现出来。而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从过去的对立关系,渐渐的转变成具有监护权的相对合作关系,媒体舆论对司法审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媒体舆论监督到新闻法制,各位学者专家从舆论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舆论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契合关系、舆论传媒与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3.
钱言 《新闻界》2001,(1):5-27
加强监督是当前党风谦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监督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的监督,二是群众的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是实现这三个方面监督的有效途径,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积极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舆论监督。”珠海特区报近年来充分发挥党报的监督功能,特别加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形成了一定的志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国内外传媒的瞩目,人民日报《大地》、《了望》、《民主与法制》等国内权威刊物都有专文介绍,甚至日本传媒也曾专门采访过,而在珠海本地,更是受到上级领导机关和群众的好评。下面,本文将结合珠海特区报的探索,谈谈新闻舆论监督的机制、对象、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民主制度中,传播媒介、记者以及舆论监督的神秘力量在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神圣化传媒和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只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媒介并非第四种权力,记者也不是特权阶层。在社会转型期,传媒面临深刻的转变,而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去除其神圣化的身份。  相似文献   

15.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传媒运用新闻报道的小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人们的不良言行进行监督。它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媒体形式。舆论监督有其自身优势:辐射宽,影响大,干预强。“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所谓:“言及乘舆,则天子动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就是舆论监督的力量。目前,对新闻传媒来说,舆论监督的现状如何?该采取什么对策加强舆论监督,提高舆论监督质量?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媒体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核心部分。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传媒舆论监督理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守土有责,既守住阵地,监督到位,不缺席、不失语,又守住边界,不借舆论监督开展"权力寻租";第二,介入有据,只对已然发生、证据确实的事实展开监督,只对行为的滥用乃至违法进行监督;第三,严肃对待舆论监督,遵循适度原则,不夸大、不枝蔓,不能将其娱乐化。  相似文献   

17.
论舆论监督     
舆论的产生源于劳动中的沟通、协作、道德意识、民心和正义(1)。没有公共的传媒就没有舆论,也就没有监督。新闻传媒本身并没有监督功能,只有舆论引导功能,它是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当公众运用新闻传媒或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行政管理机构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舆论表达,继而影响公共政策和带来事情的转变,这时,舆论才发挥监督的作用。因而,公众很多时候是借助大众传媒来形成或强化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而传媒以其突出的传播优势正承当舆论监督的重任(2)。  相似文献   

18.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日趋成为重要的舆论监督力量,我国传媒舆论监督报道格局发生了深远的变化。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形成了立体式的舆论监督路径,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中的三种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监督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行为,受公众、政府和传媒等诸多因素制约.要进一步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改善舆论环境,就必须对公众、政府和传媒这三种影响舆论监督的主要力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明确三者差异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把三者统一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来.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监督作用。在新闻失实和新闻侵权问题极其严重的当代传媒行业中,想要掌握真实新闻,了解事实真相,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迫切需求。本文从电视新闻角度出发,分析了电视新闻舆论监督与其他新闻媒介舆论监督的有利之处,以及在大众信源时代中舆论监督与监督舆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