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晶 《新闻世界》2013,(9):288-289
本文结合分众传播的定义,分析了分众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现状、发展和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分众传播可能受到的影响及未来走向,提出分众传播要立足新传媒时代谋求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郑文娟 《新闻世界》2012,(11):87-88
当下我国受众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分众传播既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又开启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因此,一种借助特定渠道精确瞄准目标客户和目标消费者的特定需求的媒体形式——DM广告,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立足于传播学的观点,分析DM广告的优势、劣势及其在传播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我国的DM广告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3.
包臻隽 《出版广角》2018,(10):63-65
移动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堆积,传播媒介无处不在,信息对受众而言不再稀缺,因此,分众传播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游戏凭借可实现分众传播的先天优势,一举成为移动互联网经济中最大的广告细分领域.文章立足分众传播,阐述手游广告的传播特点,研究其传播策略,对广告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新闻媒体的发展起到了绝对的影响,就现阶段而言,传统媒体已经逐渐过渡到网络媒体,出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并存的现状。网络媒体传播形式的出现,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由此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已经成为现代媒体竞争的主要手段,而新闻媒体传播的分众化倾向则成为必然趋势。就当下新闻媒体的发展来看,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已经在分众化方面进行了尝试,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本文中主要针对国内外几家报刊与其他媒体为核心,进行新闻媒体传播分众化倾向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普及宣告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体的运作方式和运作理念也必将产生质的变化。传统的媒介发展模式不再适用,探索新媒体的发展模式成为崭新的课题。在分众化时代,受众的注意力作为一种不可再生和复制的准天然资源成了市场追逐的对象,分众化传播成为优化信息、规避信息同质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与传播分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阳 《编辑之友》2008,(1):46-46,52
一 对于传统的媒体--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和电影而言.受众就直接等同于大众,所谓"一报在手,样样都有".以前,即使一家报纸进行读者市场细分,也不过将读者大致分为"年轻与年老"、"富有和贫穷"、"有文化与没文化"等有限的几类.  相似文献   

7.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中国网络广告业发展迅速,广告模式也不断创新。日前,一种与内容匹配且“按效果收费”的网络广告模式在北京推出,受到业界和用户的广泛欢迎。推出这一模式的是在北京IT界异军突起的“窄告网”。营运方称,窄告就是网络定向广告,窄告使广告从“广而告之”转化为“窄而告之”。目前,“窄告网”已网聚了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网络资源,得到新浪、TOM两大门户网站的支持和加盟,  相似文献   

8.
张宇 《新闻前哨》2015,(1):74-75
分众传媒作为中国知名的视听新媒体企业,紧抓"分众"概念,开创了传媒行业新蓝海,发展迅猛。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无处不在的分众广告形成市场饱和,移动智能终端占据了分众传媒所依赖的"无聊时间",受众注意力转移,分众传播发展面临挑战,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演变现状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贺 《东南传播》2011,(11):111-113
本文从分众传播与新媒体概念体系出发找出概念中存在的理论交叉点,再对几个代表性的个例,包括手机群发短信的新媒体置换,流动媒体的新媒体置换,以及环境因素左右新媒体的置换进行研究总结,进而推导出新媒体植入分众传播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十方面,包括健全法制,以传统媒体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增强互动性,重视配合环境的设计,重视消费者...  相似文献   

10.
陈正辉 《传媒观察》2004,(12):35-36
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和新媒体时代。我们习惯上把通过印刷符号承载信息,可以阅读的纸质媒体称为第一代媒体;把通过声音承载信息,可以用耳朵听的电波媒体称为第二代媒体;把既通过声音,又通过图像承载信息,视听两用的媒体称为第三代媒体;  相似文献   

11.
张劼 《今传媒》2005,(9S):62-63
应该说,旁观者始终是清醒的和冷静的。在一片叫好声中,有专家建议,处在狂热和躁热中的楼宇广告应该洗冷水澡。聚众方面,因为虞锋的缜密,他们已经开始调整大面积铺网的思路,追求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网民快速增长,互联网中的广告信息传播在面对形态多样的受众行为时,不得不改变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成为定向传播,即将受众进一步"分众"。互联网带来了分众传播更充分的实现基础,而"分众传播"正好契合了这些人的复杂性,"分众传播"模式使人们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这一转变对整个商业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实现了信息与受众的互动,信息才具有价值。分类传播时代有价值的分众传播将会幸免于竞争的恶劣生存状态,以其价值而在特定的人群中享有稳固的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13.
分众影像传播是大众传播理念差异化和受众市场细分化应运而生的产物,其诞生的初衷就是为了弥补大众影像传播无法顾及的传播空间、传播广度、传播深度和传播效率。其发展趋势离不开消费社会、受众细分、大众媒体的弱化等社会语境的促动,而行业自我调适与国家法制监管的有机结合则是分众影像传播健康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推延到电视传播领域,就出现了传播的定向化,即针对电视观众在收视习惯上的差异性而进行的分众传播,这就是电视频道专业化。近年来我国电视传播领域里出现了电视频道专业化的热潮。专业频道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的挖掘,突出了节目的连续性和深度,可以满足特定受众的深层需要,进而能聚集一批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在电视竞争中独占某类资源。电视频道专业化是中国电视频道的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从电视节目设置的角度对电视的分众传播进行分析.分析了电视节目分众化设置的原因及其必然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正确运用"分众传播"使我国电视节目设置得以健康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的传媒界正面临着分众化的发展现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为了有效满足电视观众快速变化的收视需求以及日益细分的收视需要,国内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选择实施了分众化传播策略。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分众化传播展开研究,首先论述了分众化传播的内涵;其次提出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分众化传播的具体策略:精确定位受众群体;强化节目品牌战略;注重主持人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为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分众化传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吴蕙蕙 《新闻世界》2011,(1):157-158
在当今的信息爆炸时代,编辑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类步入分众传播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媒体,编辑工作都应该有所创新。分众媒体作为分众传播时代的产物,更具代表性。新本文以它为例,并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细分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如何做好编辑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曹蔚 《青年记者》2015,(5):62-63
新媒体语境下"碎片化"的受众受众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划分。受众的所指也是不断变化的,受众群的个体间存在差异性与多样性。由于受众具有流动性、广泛性、隔离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其需求也是难以界定的。同时,受众在大众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播呈现出双向性,对于信息的选择也是由受众心理所决定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碎片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受众"碎片化"  相似文献   

19.
从分众传播到分众类广告传媒:基于传播转型的批判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广贵 《新闻界》2009,(2):22-24,128
本文从受众本位的传播转型的角度对分众类广告传媒(以分众传媒公司为代表)的发展和博兴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20.
档案信息实行分众传播是适应档案信息受众分化、馆藏档案数量迅速增长及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网络化的需要.档案信息分众传播有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它以承认差异性为前提、以提高传播效率为目的,因此,需要制定适应分众传播理念的档案信息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