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孙鹏 《科教文汇》2008,(33):153-153
通过描述现实生活和翻译实践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表明跨文化交际因素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强调译者在翻译理论指导的同时,应注意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地理环境、历史、宗教信仰及民族心理等交际因素。  相似文献   

2.
邱春英 《科教文汇》2013,(22):136-136,140
商务英语翻译是通过语言的转换来实现不同语言、多元文化间有效传递商务信息的活动。论文以跨文化意识为切入点,分析了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探讨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程谢  杨蔚 《内江科技》2010,31(9):27-27
思维活动是翻译的基础层次,离开了人的思维也就无所谓翻译:本文就从译者思维的不同层面来探讨翻译的实质,阐述对翻译思维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意识与公示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嘉  裘春燕 《科教文汇》2008,(19):250-250
跨文化意识与公示语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译者若缺乏足够的跨文化意识,就无法使公示语的译文受到目的语受众的认可。本文从跨文化意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若干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同会影响跨文化交流,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大障碍。比如说中国人写文章习惯于曲线性的思维方式,迂回接近主题,认为直截了当论述太过直白,缺少美感;美国人大都以直线式思维,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主题。对于许多中国学生以迂回的方式写出的英语文章,美国教师往往认为主题不明确,不欣赏其“迂回”之美。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的跨文化交流的障碍相当普遍。一、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美国人偏好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于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偏向形象思维的人注重直观经验,以感  相似文献   

6.
王骏琳 《科教文汇》2013,(27):43-43,45
“中国式日语”在日常交际中屡见不鲜,克服母语语用负迁移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第二文化的理解,具备足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传统日语教学中常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拟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以期对日语教学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童龄 《科协论坛》2007,(9):215-216
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讨论仍存在一些误区,最明显的是将归化与异化翻译等同于直译与意译,将文学策略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同语言的策略和翻译的技巧等同起来,从而将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拉回到传统和经验的讨论之中,这样做有碍归化和异化翻译研究的发展。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归化和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日语"在日常交际中屡见不鲜,克服母语语用负迁移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第二文化的理解,具备足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传统日语教学中常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拟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以期对日语教学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杨琴 《科教文汇》2009,(21):254-255
从文化的定义出发,结合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的关系,在分析英汉商务文本的基础上,探讨了商务英语中,尤其是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套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把语言文字(文化)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现代符号学的观点来说,翻译的本质就是以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的思想.因此可以说翻译是跨文化交际,这就不止是原语丈本的符号再现,而是体现在跨文化意义的传达和转换.翻译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传统习俗等不同的特点和其多样性.跨丈化交际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对话,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相互影响,而狭义的文化对话是指不同民族的代表为交流信息所进行的接触,其间,翻译就是这种文化对话的有效中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是语际间的信息传递,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互动。从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出发,充分考虑了宗教因素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探讨了在多元文化大语境下宗教文化的翻译策略,以辅助翻译工作,增强翻译工作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丘晓芬 《内江科技》2010,30(1):20-20,77
本文旨在突出商务英语广告翻译中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改译应用的必要性。文章先提出跨文化和广告翻译的密切联系,后引出改译在翻译中作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同时,针对如何应用改译和培养改译技能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旭琳 《科教文汇》2007,(12X):223-224
本文通过初步探讨隐藏在民族思维现象背后的哲学基础,分析英汉思维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进而探索英汉互译中排除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英汉思维的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丽平 《内江科技》2006,(1):105-105,160
本文从语言、思维与翻译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并提出了在词和句子层面上对与思维方式相关的英语表达在汉译时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的定义出发,结合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的关系,在分析英汉商务文本的基础上,探讨了商务英语中,尤其是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套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影响翻译优劣的因素有很多种,而文化因素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翻译》一书以文化为基点,探究跨文化交际对翻译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解读《跨文化交际翻译》分析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准确、迅速传达原语信息,达到交际目的,译者除了需具有必要的语言知识外,尚有赖于对非语言环境和背景知识的掌握;依靠了解和运用一套训练有素的科学方法,对原语行为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与考察,以从本质上把握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8.
阮琦 《科教文汇》2009,(20):259-259
语言文字隔阂是广告跨文化传播中最明显的障碍之一。适应目标受众语言文字习惯及特色的广告文案,是广告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本文运用个案分析法,从价值观念差异、文化背景差异、大众审美心理等角度探索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文案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初步探讨隐藏在民族思维现象背后的哲学基础,分析英汉思维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进而探索英汉互译中排除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朱薇 《科教文汇》2009,(4):234-234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不同思维方式的比较、分析,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使译文更待合原著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