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与我国的孔子学院在开设背景上都面临英语的强大攻势,都借名人打开世界大门,在办学模式及目的方面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且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为更多人所了解.但是在文化基础以及运营理念及方式上又迥然不同,西班牙更加张扬强势,中华民族则主张和谐包容.分析两者异同,以期相互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2.
歌德学院是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德语文化活动的机构,孔子学院为我国在海外设立并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通过总结歌德学院在我国推广德语及德国文化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基础之上,结合孔子学院在德国发展的现状,从法律地位、经费保障、师资力量、校际交流和文化介入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球已有1000多所孔子学院(课堂),数量目标已基本实现,质量的提高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同为世界语言文化推广机构,更早成立的西班牙国际合作署和塞万提斯学院在语言文化推广中走过的历程,对孔子学院具有借鉴意义。对比西班牙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和孔子学院之间的差异,审视孔子学院近年来新的发展目标,西班牙的发展经验为孔子学院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作为中德推广本民族语言的重要机构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学院在汉语推广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歌德学院在长期推广德语,德国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对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颇有鉴益。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国家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仅存在着矛盾性,也存在着统一性。深入探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对于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院在北京的成立是中西两国交往中的大事,此后两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交流。而更多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在海外传播本国语言文化的可资借鉴的成功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民族地区青少年需要面对的双重认同问题,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观与国家认同观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国家的稳定。在对新疆南疆地区2116名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较民族认同相比表现得更为积极,与汉族青少年相比,他们的国家认同较低而民族认同较高 国家认同的形成会提升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 来自县镇和城市的青少年群体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上都较高,而农村的相对较低 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就越高。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这就存在着与单一民族国家不同的国家疆界与民族边界的异质性,也导致了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总是一致,甚至还会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试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认为利益和认同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即基于利益可以产生和深化认同,又由认同来兑现利益。  相似文献   

9.
有关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多民族国家在国家治理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正确处理好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特别是建立起有效的国家认同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概念的比较出发,结合国内关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各国处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中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良性互动的对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以及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象征与标志具有实物、符号、仪式、法治、社会心理等多维度的存在逻辑与使用语境,在国家认同教育过程中表现为丰富的层次性功能:国家象征与标志以实物的具象标识建构国家基本认知;以符号的意义载体表征国家价值存在;以仪式的情景展演渲染公民爱国情感;以法治的刚性约束彰显国家崇高权威;以社会心理中的历史记忆链接国民身份归属。新时代深化国家认同教育仰赖多维度国家象征与标志的作用发挥,教育者应牢牢把握国家象征与标志这一关键问题,在由表及里与深入浅出的内容讲解中实现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1.
在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这种关系复杂多变。本文使用自编问卷对南疆1219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现状及其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都高于中等水平,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维吾尔族女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均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另外,父母是否为同一民族、所在年级和学习汉语时间长短等因素均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重新阐释了“艺术摹仿自然”这一传统口号,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尊重现实的精神。在忠实现实的问题上,莎士比亚主张体现真善美,塞万提斯主张想象力与历史真实性的统一;在作家创造力问题上.莎士比亚与塞万提斯都同样看到想象和虚构的无穷艺术魅力;莎士比亚的主张更带有自然神论色彩,塞万提斯则将作家的才情摆在显著的位置,强调人的能力与价值.把人看成是具有无限创造力的生物。  相似文献   

13.
《大连大学学报》2017,(4):106-109
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与传承的精神脊梁,大学生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前的民族精神教育因其内容与时代精神脱节、教育模式单调枯燥无法解答学生的现实困惑,难以实现民族精神的内化,因此文化认同成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着力点。优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拓展实践教育平台、加强自我管理教育是实现大学生民族精神文化认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Identity is the crucial characteristic to people, as it is the defining factors of what they are and what they are not. It concludes lots of things, and among which, the national identity and regional identi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though they are often confused in some occasions. Therefore,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ques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two identities with the examples of two British films— Bloody Sunday and Kes. From the discussion, it concludes that though on some degree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面对宗教干预教育和向学校的渗透,加强南疆各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是南疆各高校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南疆高校教师处在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的第一线,承担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方面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模糊,加强两个认同教育具有必要性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培育两个认同意识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具有鉴往知今、资政育人的现实作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为构建两个认同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诉诸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17.
高校退休教师具有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智慧优势,是不可替代的老龄人才资源,但由于发挥作用的渠道不畅,导致人力资源闲置与浪费。从个体层面分析高校退休教师应当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退休心理调适,并从社会层面剖析如何通过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拓宽作用发挥平台等措施,引导帮助高校退休教师贡献社会、释放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增强素质、提升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人文教育在高师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出人文教育在高师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具有现实必然性与逻辑必然性,它是实现中国梦与完善教育内核的重要步骤。当前国家认同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教学实践中取得长足进展,同时也凸显出了较大问题。具体表现为国家认同教育在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上的脱节,具体表现为只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形式教育,而缺乏本质认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实践体验,亦即缺少了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只注重机械僵化施教方法,而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对象性关系。本文立足于当前现实,剖析上述问题,并从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实践以及客体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