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往开来铸新篇--柳宗元在永州的辞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柳宗元的辞赋,写于永州的有"古赋"八篇、"对"一篇、"问答"三篇、"骚"十篇、"吊"两篇,共二十四篇.前贤对柳宗元的辞赋已有许多精辟地论述,剀切地评价.本文试图循着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思想轨迹,谈谈他的这些作品,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柳宗元,或许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2.
李白《蜀道难》一诗的主旨,多年以来,比较确定的说法是"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本文摘引有关资料,并试图从他个人的求仕历程的角度予以审视。一管之见,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是芭蕉意象形成的关键与固化时期,出现了"雨打芭蕉""展蕉""败蕉"等特殊意象,其中"雨打芭蕉"多用于抒发流寓之人或女性的思念之情,成为客居他乡者常常借此怀念中原繁华的载体,这也是数百年来文学写作中最主要的芭蕉意象。芭蕉意象体现了古代人们基于植物的世界观,也明显地呈现为阴性和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综观柳宗元的辞赋,写于永州的有"古赋"八篇、"对"一篇、"问答" 三篇、"骚"十篇、"吊"两篇,共二十四篇。前贤对柳宗元的辞赋已有许多精辟地论述, 剀切地评价。本文试图循着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思想轨迹,谈谈他的这些作品,这对于进一 步研究柳宗元,或许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5.
无数的事实说明,人们越不安于死之必至的命运,其承受的内心痛苦也就越大,因为,死亡的降临决不会因为人们的不愿意而改变。在说服人们安于必死之“命”的方面,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者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其基本观念是:人们超越生死、获得临终前心安坦荡的关键,在觉解生死之本质,从根本上意识到自我之生死皆由“命”而定,非人力所能改变。  相似文献   

6.
"文气"说是古文论中一个较重要的批评范畴,其美学价值在于倡导文学中旺盛的生命力、强调艺术与生命的联系.其内涵及理论演变,反映看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性格与文化品味.唐宋诗风之不同,从"气"的角度看,正是"情气"与"理气"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作为唐宋诗文中常之吟咏意象的嫦娥,唐宋文人由最初对其窃药奔月、得仙不死的本事之咏,扩展为对其拥有仙方、掌管仙篆的仙品之咏,进而又通过凡俗化、人情化的改造和重塑.使嫦娥呈现出热烈而多情的女仙面貌,完成了对嫦娥的形象之咏.嫦娥意象在唐宋文人笔端由仙而凡的展演轨迹,正可视作世俗生活中文人多彩的内心世界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道路"的办学特色是在独特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办学实践而形成的.河北农业大学创建早期确立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独特的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三大职能结合的长期办学实践形成了河北农业大学早期的办学特色,成为"太行山道路"的历史起源.  相似文献   

9.
唐宋赵郡文学文化资源丰富而重要,其整体上具有地域性、家族性,两者互为依凭。唐宋赵郡文士对唐诗发展、中外诗教以及自身创作影响深远。以滹沱河、太行山以及真定等为核心范围,逐渐形成典型别致的赵郡文学文化景观。"赞皇公李德裕"的系列平泉追忆、"赵郡苏轼"的数则经典称谓,带有浓郁的乡愁色彩,成为郡望文化传统的微型缩影。这些为赵郡一地赋予特别的文化因子和精神内涵,有助于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相似文献   

10.
以"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主要是元代以来边缘文人的观点,而正统文人多以"唐诗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只有限定于韵文系统内,文体自身历代纵向比较特别是与后代比较,才最具合理性.王国维、胡适以从西方引进的纯文学观念改造"唐诗宋词"说,使此说上升为现代主流学术观念,胡适更"误读"为"唐诗宋词"胜过同时代其他文体.事实上,"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是元代以后"追认"的,远离文学史原生态."唐诗宋词"并提,但不"等值",唐诗比宋词更有资格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对唐宋文学研究格局和撰写模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特定的角度看,此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应当作"定论"接受.  相似文献   

11.
"专题化"教学是专科起点的二年本科即"专升本"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其成败关系到中语教师继续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关系到教育学院的发展.本文从多年来唐宋文学"专题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出发,论述其中三个关系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史记>论赞是司马迁创造的史论形式,其逻辑性、概括性、形象性和抒情性向为历代史评家所激赏.司马迁的史论,博大思精,笔势纵横,说理形象,补纪传之未备,阐深微之旨义,抒个人之感慨,对后代史论产生了深刻影响.欧阳修的史论<伶官传序>弘扬了太史公论赞传统而又有所创新.对此,清代不少评论家都谈到这篇史论与<史记>论赞一脉相承的关系.沈德潜称:"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转引自<唐宋文举要>)刘大魁称:"跌宕遒逸,风神绝似史迁."(<古文辞类纂>)吴楚材、吴调侯称:"两扬两抑,低昂反复,感慨淋漓,可直与史迁相为颉颃."(<古文观止>)应当说,这些文评家是极有识力的.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的这篇传论,得<史记>风神而不袭其貌,不仅具有卓越的史识,而且以其大气包举的史笔叙事明理,堪称史论之"千年绝调"(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桂林山水之描写及诗中流露情感之分析,可发现自唐至宋,旅桂诗人心态实有极大之变化,唐人多有流离失意之感,而宋人则多具从容达观之襟怀.而其变化之原因,与桂林当时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之变化,政治生活环境之区别,诗人自身修养与时代思想风尚之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单纯的知识本位教育使人格发展失衡,致使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数增多.为了扭转这种不良趋势,必须把单纯的"知识本位教育"转变为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为目标的"人性本位"的人格教育.这对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人格教育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本文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提出了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具体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秦文学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时期,我国北方被五胡和汉族政权割据.他们互相攻伐,混战不休.中原文明因此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但处于关陇之地的"三秦"文学,却因为统治者注重文化建设等原因而有一定的发展.前秦氐族苻氏和后秦羌族姚氏的汉化,以及汉族士人和僧侣的推动使"三秦"之她作家众多,影响较大,文学特质鲜明,在十六国文学中有较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有味     
床前明月,故乡情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不是情意绵绵的真实写照吗?这是思乡的味道!荣荫剪剪,林鸟啾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不是自然风情万种的昭示吗?这是自然的味道!洞庭湖畔,岸芷汀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不是人心之韵的正气浩然吗?这是忧国的味  相似文献   

17.
余群、余派、沙田帮…… --沙田文学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田位于香港,为香港中文大学所在地.1970年代中期,余光中、黄国彬、黄维梁、梁锡华先后应聘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学.他们四人文学观相近,兼重情采,融汇中外,并包古今,创作与评论不辍,又活跃於学府与文坛,影响颇大,乃有"沙田帮"或"沙田四人帮"之称.宋淇、思果也与他们相稔,可入此派.以上所说,为"沙田文学"之狭义.如扩展其范围,则"沙田文学"可理解为位于沙田的香港中文大学作者群之文学;更广,则为居于沙田者写作之文学.  相似文献   

18.
"干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唐宋文人在干越地域留下了众多文学佳话,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干越文学不仅具有自然山水、民俗乡风的绚烂图画,而且还演绎为政治失落的无奈和贬谪迁流的感慨。历代文人流连栖息于干越这块土地,干越的文学成就无疑得益于它那独具特色的优越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古时期人们十分重视"文学"教育,"戒子"、"家戒"一类文章多有文学传统教育之内容.家族对文学"早慧"者多有关注,为之延誉并刻意培养,这种关注有的是舅家来实施的.家族对儿童文学才华的培养,其目的就是"成门户",于是南北朝的"家学"、家族文学传统都比较盛行.  相似文献   

20.
"知识是教不完的"。学校仅仅几年的施教,不可能使学生饱受终身,唯一的办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高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学习的自觉性,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有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也就是说,他们已具备了自学的心理素质。这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会"反三"的基础。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问题。文言文教学是如何凭借上述基础,使之获得最佳效率的,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为文言文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