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是世界各国追求的教育目标。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人人都应当受到教育,不要区分类别。这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教育公平是中国人追求世界“大同”的内容,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是世界各国追求的教育目标。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人人都应当受到教育,不要区分类别。这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教育公平是中国人追求世界“大同”的内容,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是一个存在了多年的热门话题,尽管教育部门早有“义务教育阶段禁止择校”的明文规定,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许多限制择校的规定,但是有关择校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甚至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城市有愈演愈烈之势。它之所以成为一个被众人关注和倍受争议的问题,是因为与我国当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免费、  相似文献   

5.
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了4年中师叉上了4年大学,如今从事教育工作已整整20年,当过老师,做过教育行政管理,现在又回到了学校做领导,虽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心中却一直怀着8年师范生涯植根于心底的教育梦想,最近参加全省“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专家的报告、同行的讨论,大家对教育的热爱、时事业的执着,促使我心中沉积已久的教育情结油然而生,就此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6.
为迅速改变农村教育发展的落后局面,云南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以农村教育为重点,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经费投入,全力打好“两基”攻坚战,“十五”期间“普九”人口覆盖率提高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中等职业教育实施无差别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思考,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在无差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差生"有着多种认识和界定。"后进生""学困生"和"差生"在内涵上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在学校里有着种种不公平的遭遇,教育者要尽量避免使用这种标签化的称谓。我们应该撇开对"如何称呼有差距的学生更合理"的考虑,转而在教育实践领域促进教育行为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改革30年来,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重促进"增量公平",由此而带来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以及城乡之间的人们在接受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时存在差异的"存量公平"问题。因此,我国促进教育公平,应该更加注重促进教育的"存量公平"。实现教育的存量公平,应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帕累托改进"。着眼于教育的存量公平,核心理念应该是"弱势补偿",注重标准化办学并开展合格学校评估。  相似文献   

12.
将“北京教育”改称为“首都教育”意味着什么?它们都是同一地区的教育。称谓的更改只是“异名而同义”呢?还是另有深意在?在新词汇蜂起的时代,笔者愿以学习的态度,试图品味一下“首都教育”这个新概念。笔者认为,将“北京教育”明确标示为“首都教育”,恐怕不能认为本来北京即首都,称之也无妨吧,这种想法未免过于简单。实际上,只有当“北京教育”向着“首都教育”的基本特质迈进时,才有必要进行更名。一般而言,“首都教育”应该有这样一些重要的特征:1.该教育应当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典型体现。北京,是一个地区性的概念;首都,虽然也是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13.
“典型”教育是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正效应不客忽视:促使官员“敢为”、“不敢为”,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良性的辐射效应。然而,只强调“典型”教育引发了行政伦理评价标准的错位、“德行有用”价值理念的扭曲、官员道德选择的误区等。这一系列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寻求“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平衡:既要坚持不懈地抓“典型”教育,同时又要适应时代要求,树立“道德人”与“经济人”联体的公仆观。  相似文献   

14.
杨壮标 《云南教育》2004,(31):46-47
教育关怀是指以政府为代表的所有利益主体或利益代理人,从教育的途径在总体上关注并致力于改变所有人的生存状况。建设小康社会,其根本是要“改变所有人的生存状况”,其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民族地区与其他一些地区相比,因其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比较落后,导致这些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难以达到社会的平均水平,这些地区的发展速度也难以与其他地区的发展速度同日而语。要改变这些  相似文献   

15.
余大水 《湖北教育》2005,(10):31-32
教育在培养数以亿计的素质优良劳动与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教育的优先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所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更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教育的优先发展,要做到“三个必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日益明显,公平与效率孰先孰后的讨论声也日渐响起,教育界遂开始探讨公平与效率在教育问题上的表现。由于公平与效率存在着内在的不相容的矛盾,因此,对如何协调二者的冲突矛盾众说纷纭。然而,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深刻...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8,(1):37-37,F0004
陕西省“两基”工作总结表彰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会议上提出,从2008年开始,陕西将教育成效列入市、县一把手政绩考核,每年将评选出5个“教育县长”和1个“教育市长”。  相似文献   

18.
19.
“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以来,县域教育统筹协调,教师工资“县管直发”,教师管理严格有序,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危房改造力度加大,教育资源有效整合。这是主流和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  相似文献   

20.
倘若你是一位中学教师,倘若有人问你:“在你的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让你最伤脑筋的是什么?”也许你会说:“是班上的差生,以及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工作。”的确,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就常常听到或看到一些教师私下里在谈论或抱怨:说某某学生如何如何地难教;某某学生以如何如何的“笨”;某某人又如何如何的“屡教不改”等等。言谈话语之中,饱含了对教育转化差生之难、之苦与无奈,同时,也暴露出教师们在教育和转化差生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诚然,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对差生的教育转化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它不仅影响班上的成绩和纪律,影响班风班貌,还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否正常进行。因此对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学校、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关注和着手解决的大问题。长时期以来,由于教育教学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学校、教师对这一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给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带来了一些不应有的后果,教训是深刻的。由于差生在思想品德上、学习上或行为习惯上的不足与缺陷,在教师、同学的心目中不被看好、不受欢迎,甚至常常遭到排挤和打击,差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使他们被“边缘化”、“另类化”,饱受了冷眼与指责。今天,这种现象在一些学校和一些地区还相当普遍,歧视、指责、辱骂、体罚差生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对待班级中的差生?又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