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我国书院藏书与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概述和分析了我国古代书院藏书来源,藏书与刻书之互动关系,刻书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分析,以及刻书的四种具体类型。  相似文献   

2.
《鲍廷博藏书与刻书研究》一书详细介绍了安徽歙县鲍廷博藏书、刻书历程,从中可见鲍廷博对我国古籍之孤本、善本的搜集、整理,其精于校勘、辑佚、考证的成果有利于我国古籍的保存与推广,为时人和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而难得的文献遗产,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荦是清康熙年间的名宦,又是全国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其家藏之丰,刻书之精,为当时学者文人自叹弗如。尤其承刻三种“御籍”的完成,促进了“康版书”风格的形成。本文就其在藏书缘由和收藏特色、刻书成就及影响等方面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晚明刻书、藏书与知识走向社会深层的互动深刻地体现了科技进步与文化变迁之间的辩证关系。刻书、藏书之风炽烈使得知识普及化、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剧,缩小了地域间和层级间的文化差异,打破了社会精英对文化知识的垄断。  相似文献   

5.
徽州盐商拥有雄厚的资产,大都乐于藏书、著书、校书和刻书,其好儒的传统构成了徽州地方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徽州盐商的大量献书,为《四库全书》的编纂提供了优质的底本,绝大多数徽州盐商将藏书视为最能够体现出个人文化修养,进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举措,因而藏书活动十分普遍。同时,徽州盐商将藏书、著书和刻书结合起来,在古代图书版刻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从地方文化建设视野的角度,对徽州盐商文献活动中的献书、藏书和刻书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文化遗产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明清两代,苏南一带都是中国的藏书文化中心。该地区的藏书楼之多,藏书质量之高,藏书数量之丰,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该地区崇拜经籍、重视文化的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一代代藏书家们的聚书、刻书活动,使得大量的图书藏存于苏南地区,促使该地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文化水平,也使得该地区文脉绵延,名人辈出。  相似文献   

7.
《书林清话》是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开山之作,书中记载了一些名刻书家、藏书家的逸闻趣事,表彰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书贾、写工、装订工及钞书女子等,为后人研究古代校书、刻书、抄书、卖书、藏书及书坊、书肆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线索。叶德辉在征引史料时,多附案语,纠误补缺,有资于史研究。  相似文献   

8.
湖州藏书文化地域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藏书与著书相结合,藏书与刻书密切相连,藏书与售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藏书的内涵丰富而富于文化的张力。藏书家的藏书目的和意识各异,但殊途同归,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刘承幹兴办嘉业堂藏书楼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其藏书刻书的特色和他本人的藏书思想,对嘉业堂的历史地位和刘承斡为传承祖国文化所做出的贡献做了较客观的评价,最后对嘉业堂"聚而复散"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文献学研究和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研究提供一些线索与信息.  相似文献   

10.
大凡读书人,皆有书癖,买书读书藏书,理所当然,无可厚非.闲暇时刻,拉开久藏一隅的藏书抽屉,满屉书香扑面而来.真如久历阴雨,突有灿烂艳阳,打开天窗迎来一屋阳光.   温馨、惬意之情当然不消多言.   ……  相似文献   

11.
大凡读书人,皆有书癖,买书读书藏书,理所当然,无可厚非.闲暇时刻,拉开久藏一隅的藏书抽屉,满屉书香扑面而来.真如久历阴雨,突有灿烂艳阳,打开天窗迎来一屋阳光.   温馨、惬意之情当然不消多言.   ……  相似文献   

12.
马桓 《文教资料》2011,(22):75-76
中国图书的发展流变与中国图书的藏书、刻书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本文从中国图书私家藏书切入,通过一系列的比对来考察图书的发展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13.
清朝乾嘉时期,随着朴学的兴盛,刻书、抄书、校书、藏书在全国蔚然成风,从事朴学的学者日益增多。他们在保存、整理古代文献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在刻书、校书方面成就斐然的就有山东德州的卢见曾。  相似文献   

14.
宋代雕版、活字印刷的盛行及政府在藏书上的建设促成了私人刻书、藏书蔚然成风,目录学著作大为增加,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继续发展,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5.
清代名儒阮元毕生倡言学术文化,文选楼是其重要的藏书处所之一。为了纪念乡贤、弘扬选学,阮元将它命名为隋文选楼。阮元有着深厚的“选楼”情结,他的藏书、读书、校书、刻书等学术活动都与文选楼紧密相关。虽文选楼现已圯毁不存,但阮元藏书精神将永世长传。  相似文献   

16.
宋荦传论     
清初康熙朝名臣宋荦,一生通显,政治地位显赫,深受康熙帝信赖。学问淹博,雅好诗文,领袖清初文坛近二十年。其家富藏书,善刻书,精鉴藏.宋荦集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刻书家以及鉴赏家于一身,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徽商对扬州文化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长江下游、为水运交通枢纽的扬州是明清徽商的重要聚居地。徽商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征服了扬州,对扬州的官方文化、刻书与藏书、戏曲艺术、园林艺术、绘画艺术以及青楼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叶德辉是清末民国闻著名的文献目录学家和藏书家,一生致力于藏书、刻书及版本目录学和校勘学的研究,其藏书主要是搜购及与他人交换所得,少数为先祖遗存。他藏书重经部,次史书,次丛书,贵实用,反对一味佞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私人藏书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庄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这是比较早的文字记载,可见私人藏书源远流长。私人藏书真正成为一个时代风气,恐怕还是从北宋开始,唐末虽出现了刻版印刷技术,并未普遍使用,只是到了宋代刻版才大兴,刻书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第五册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为了证明“书非借不能读”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对比手法从八个方面进行对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一是天子、富贵家藏书之多与“余”幼时和黄生无书作对比。天子之书,乃七略四库,富贵家之书可谓汗牛塞屋,然天子、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而“余”幼时与黄生则无书可读,要去向别人借取,幸运如黄生的可借到,否则唯有感叹而已。第二是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第三是藏书者有书不读与“余”和黄生无书可读作对比。以上三者是分析藏书的一般情况,侧重说明有书不能读的原因。第四是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藏书者家中之书汗牛塞屋,落落大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