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生动、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及时、合理评价学生,追"活"求"实",就能赢在课堂。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知能课堂"到"生命课堂"的转变对学校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生命课堂",学校要营造人文氛围,创设"生命课堂"的和谐氛围;建设"数字化"校园,促进"生命课堂"的内涵发展;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推进"生命课堂"的深入发展;开发校本课程,彰显"生命课堂"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于维永 《江西教育》2023,(15):24-25
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出现了诸如观念落后、角色僭越以及素养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深化课前“先学”活动、课堂“分享”活动、学习“评价”活动,促进思想政治“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王华琴 《广西教育》2014,(2):105-106
针对目前化学教学中存在即时评价行为较少、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化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六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对象差异化、评价关注思维化、评价时机适宜化,以优化课堂评价。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依据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结合《礼服设计与立体造型》课程性质与特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提出了教师、教法、课堂、评价"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该模式以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为引领,通过多种方法、多样课堂、多元评价的综合运用,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与培养功效,形成课堂特色,实现高效课堂,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习性评价"是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为适应新一轮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而产生的课堂评价理论及其指导下的课堂评价实践。"学习性评价"的五大核心理念体现了国际基础教育评价理念经历的重大变化。"学习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我国需要从评价制度(如督导)和政策层面上确立"学习性评价"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地位,积极发挥"学习性评价"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评价是一缕春风,学生是一池春水,风吹水起。在素质教育的天地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激越的浪花,翻卷成一幅壮丽的美景,教师要驾驭好这股“风”,既不能“风平浪静”,让课堂死水一潭,又不能如“狂风暴雨”,让课堂失控,而是要“润物细无声”、“百舸争流忙”。为此,笔者在实施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中尝试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来营造课堂氛围,让师生沐浴在身心愉悦的学习过程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提升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出发,厘清了“课堂革命”的内涵及“课堂革命”的必要性,并针对现行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要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转变的“心灵革命”为引领,采取“内容革命”“方法手段革命”以及教师自身的“学习革命”等措施,回答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何进行“课堂革命”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初中英语课堂发言“冷场”现象与教师的课堂提问、课堂评价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关。英语课堂发言“冷场”现象不利于发展初中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不利于教师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提高自我效能感。采取优化课堂提问方式、开展课堂小组合作、讲究课堂评价艺术等策略可以有效改变课堂发言“冷场”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刘双宁 《江西教育》2022,(32):80-81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演奏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演奏,获得音乐知识,发展音乐能力。笔者针对当前音乐课堂演奏教学的现状,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评价三个方面出发,探寻适合音乐课堂演奏教学的“参与体验式”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兰张柳 《广西教育》2014,(10):59-60,69
以"学习金字塔"理论为依据,针对影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课堂效益得分计算,通过课堂效益得分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借此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达到解决目前教学困境、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当前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课堂低效,针对中学地理课堂低效问题,运用理论分析、案例推理及课堂实证等方法,剖析"四启"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揭示"四启"教学模式内涵,构建了"四启"教学模式。提出从变革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核心问题,融入信息技术,设计学习任务单,构建一体化评价指标等途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要务本,即守住本分,不夸大或弱化本质属性。在“四新”背景烛照下,中国职教改革发展的核心是“立德树人”,依据是学生、学情和学理,基本抓手是“三教”改革,最终落点是课程、课堂和课业。高职院校无论是“双高计划”关键办学能力提升评价,还是“以质图强”高质量发展评价,最核心的观测点都可以归并到从“三教”改革到“三课”重构这条主线上来。  相似文献   

14.
"到课率"作为课堂教学绩效评估的指标,源于"学生是被动的"价值预设,促成了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授学承的课堂体验。"到课率"以法定权威把学生"押解"到课堂,掩盖了教师掌控课堂的无力。"学"是"教"的目的,以提高"上座率"为目标,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获得"师导生创"的课堂体验,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重新设计课程讲授内容的同时,增加了内化吸收、讨论环节,有效实现了学生的合理“增负”。基于对分课堂模式开展课程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内化吸收环节增加课外学习的时间投入,促进团队间的交流,而且有利于在课堂讨论环节提高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同时,教师评价与生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课程挑战度。  相似文献   

16.
“彩色”评价指内容、形式、主体、方法等的多元化。在课堂实践中.运用此评价可不断调整和确定教学目标,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得失,理解、宽容、善待每个学生。“绿色”心理意即健康发展的不曾遭“污染”的心理。“彩色”评价的运用与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其可以关注、鼓励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形成互助、竞争的风气和大胆表达,友好建议,善于学习他人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杨召刚 《考试周刊》2010,(57):173-174
近年来,高效课堂、有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很多教师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课堂始终是"穿着新鞋子,走着老路子"。实施新课改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引导、体验、激励评价策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地学习。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学校实现教学目标的转移——由"知道什么"转变为"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倡导把一个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教学“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是基于中国优良传统“和合”思想而构建起的特色教学论体系,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的生命与智慧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追求。教学“和合”性内隐着师生共存走向共鸣与共情、生生共处走向共商与共话、资源共用走向共济与共享、情境共建走向共识与共赏、身心共治走向共悦与共长等“五共”表征。“和合”性教学外显为教学主体的平等性、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教学情境的开放性。“和合”性教学实践需要创建“和生”生命课堂、构筑“和爱”素养课堂、重建“和谐”生态课堂、打造“和达”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课堂的教育与熏陶。语文课堂应将实实在在地教与扎扎实实地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精心取舍,对于课堂教学的精讲精练,是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高效学习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2):28-29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地与渠道。在课堂中,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其教育理念、对教育现状的思考都会反映在课堂教学中,要如何将知识更加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小学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本文提出了通过在课堂中有效施行"活""趣""实"的教学理念,力求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