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外,纪录片是随着电影一起诞生的。而人类学几乎是在纪录片出现的同时,就把摄影术引进了自己的学科研究中来。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很早的渊源。人类学纪录片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 ,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风风火火的年代 ,以《望长城》为转折点 ,在纪录片界逐渐形成了旗帜鲜明的“纪实”创作流派。《东方时空》栏目中大量纪实短片的涌现 ,无疑对纪实潮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后 ,是各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队伍群雄并起 ,佳作迭出。其中的一些佼佼者还在国际评比中暂露头角 ,捧回了一座座奖杯。在我国国民经济进入稳定持续发展时期 ,这种“纪录片现象”可视为一种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文化现象。应该承认 ,中国的纪录片热摆脱了过去虚假、说教的模式 ,领悟了纪录片必须真实的真谛 ,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的现代传播环境下,电视纪录片逐渐退出黄金收视时段。面临着创新与突围的严峻挑战。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特点 从诞生那天起,中国电视纪录片就被赋予纪录时代进程的宏大使命,被认为是“一群精英制作出来给另一群精英看”的影片。当现代的传播环境越来越倒逼影视产品的大众口味,在传统“载道”理念下制作出来的许多中国电视纪录片不可避免地被市场冷落,特别是在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和表现元素方面,存在着与收视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李宁  韩柳洁 《传媒》2014,(8):58-60
正纪录片与新媒体的结合一度被视作纪录片产业的一股春风。传统媒体的有限播出资源及收视率导向的评价机制,导致纪录片的生存空间一再被挤压。而互联网海量储存、自主选择、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等一系列特性,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纪录片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尽管学界、业界对新媒体平台可能给纪录片带来的发展前景不乏乐观的预期,但是回顾这两年纪录片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路径,在美好前景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纪录片制作中,借用了同际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各种思潮和理论。按照不同时期纪录片制作者对纪录理念的理解以及所指导的实践不同,本文划分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电视纪录片的战略突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蔓 《声屏世界》2006,(2):30-31
中国电视纪录片制作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挑战。从全国来看,除了中央电视台和少部分省市电视台以外,大多数电视台的电视纪录片逐渐淡出了广大观众的视野。其原因究竟何在?把责任推卸给各方面的领导不重视,或者是由于电视观众已然对纪录片这种电视类别丧失兴趣,显然有失公允,也不符合当前电视管理与观众收视的现状。现在,电视界都在关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战略突围之路究竟“路在何方”。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仍然“路在脚下”。即要对自身予以正确定位,深入而充分地研究电视纪录片的特性与本质,从而在与电视新闻片、电视文…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作为传统的记录方式,应当被人们熟知且了解其深刻的内涵。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纪录片的创新和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9.
马川 《新闻传播》2015,(3):76-77
中国纪录片在近些年来逐渐在国际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也为世界打开了一个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的窗口,当前中国纪录片需要的是更广泛地与世界高水平纪录片创作接轨与融合。本文旨在通过中国纪录片史的回顾,对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做理性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作为新媒体发展推动下的信息传播综合作业模式,正重塑我国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业态。目前学界的研究大多以媒介中心视角观察纪录片产业的媒介融合实践,但缺少受众中心视角的思考。本文从媒介融合时代受众需求的特点出发,通过对近年来几部优秀纪录片融合实践的分析,发现以受众为中心将能够更加行之有效地促进媒介融合的深化发展,为纪录片产业的融合提升找到可行的进路。  相似文献   

11.
张洁 《新闻世界》2013,(11):190-192
历史作为社会发展的印记,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历史的累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而在纪录片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经验。纪录片强调对真实生活的记录,因此纪录片的发展不能够脱离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在不同的环境里,纪录片所呈现的状态也不同。随着近年来新媒体的不断兴起,媒介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对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由此,本文在梳理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以新媒体对纪录片的影响为切入点,谈一谈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冷冶夫 《声屏世界》2004,(10):23-24
中国纪录片第一次高喊“打倒解说加画面,走出纪录片创作误区”的年代,是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纪录片创作者们觉得,“以词为主,音乐打底”的制片方式.再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能真实地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了。于是“以画面语言为主体.代之以同期声”的一大批纪录片问世了。十年过去了,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之路是不是—马平川呢?2004年6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纪录片大奖”评选活动拉下了帷幕,可以说,这次评选活动是对中国纪录片新人新作的检阅,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的范本,纪录片创作者在思考,电视人在思考,整个电视界都在思考。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是电视的旗帜,随着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媒介产品的种类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中国纪录片迎来新的挑战,解决受众缺席问题,改变传统记录片的说教方法,成为中国纪录片努力的方向。本文从受众视角分析了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范式,希望有助于大家对中国纪录片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月26日,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中国纪录片高峰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金德龙、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中  相似文献   

15.
钱群 《视听纵横》2002,(4):57-58
以人为本,这是中外纪录片安身立命的根本。美国新闻学者麦克&;#183;道格尔说:“所谓人类兴趣,或日人情,指的是人对于同类的关心,其中包括对他人的苦难、不幸的同情,对友谊的渴望乃至于对人类进步事业的关注。”中国纪录片的崛起并日益蓬勃,人的主题的开掘、提炼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可以沿着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来探寻这条人性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策略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提示:当今中国,电视节目丰富多彩。但是,在热播的节目中,却很少见到纪录片的身影。纪录片节目有没有市场?纪录片的出路在哪?栏目化能救纪录片吗?创作者与观众的契合点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电视纪录片在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经历了市场的挑战和频道专业化的冲击,中国纪录片创作在2004年出现良好发展势头.开始以整体的优势进入市场,同时民间DV制作机构,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中国纪录片在2004年不仅有了自己的专业频道,还以商业化的方式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在2004年.中国的纪录片编导在与国外大师的直接交流中更新创作观念。2004年.凝聚着中国纪录片人太多的欢乐与酸辛、憧憬与梦想。  相似文献   

18.
重大成就纪录片创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媒体历来高度重视重大成就宣传,比如去年改革开放30周年重大成就宣传,各家媒体都取得了不俗业绩,受到受众的广泛赞誉。电视台除了在新闻节目中宣传重大成就外,拍摄纪录片也是主要的宣传方式。重大成就纪录  相似文献   

19.
深度报道适合解析复杂的矛盾和问题。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能够满足读者深层次的阅读需求,帮助读者解疑释惑。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诸多矛盾错综交织的加速转型期,如当今的中国,需要深度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受众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源泉 受众有人数众多、分散、混杂、匿名、流动、隔离(媒介和受众之闽没有交融,以及受众之间的互不认识)等很多特点。受众没有共同的背景,没有一定的组织,但无论哪个媒介离开受众都没有存在的价值。受众的这些特点要求媒介要迎合受众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