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芳 《现代教学》2007,(12):50-50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美术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综合性、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课的有效性。国家美术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相似文献   

2.
营造美术教学多样性的生态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框架,以画种为依据划分学习领域,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强调学科本位,课程的多样性严重不足,大大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一种生态智慧和生态精神,倡导通过课程改革,促使美术教学从单一走向多样。  相似文献   

3.
美术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1.注重是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2001年7月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选 《大学时代》2006,(8):156-15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究”;四大学习领域。新的美术课就要以增产学生的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为宗旨,以课标为依据,采用不同的能力评价标准、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真正地提高到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有的美术课的教学组织方式,摆脱教学单纯致力于教法、学法、探讨的局限,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以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谈谈自己在美术新课程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也是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教学行为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王婷婷 《教师》2011,(18):107-107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当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认知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与尊重。”那么美术课中如何更好地渗透人文教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相似文献   

6.
孔婧 《中国教师》2014,(16):22-23
<正>《文心雕龙》中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小学美术教学其实也和作家著文一样,蕴涵着强烈的情感。《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情感的渗透和熏陶在美术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真切的教学情境,以情激情,以言动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奏出动人的乐章。一、角色互换策略  相似文献   

7.
孙健 《山东教育》2007,(1):103-104
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这也是长期以来小学美术“封闭式”课堂教学的弊病所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术课程标准》将课程性质定位为“人文性”,这表明当前的美术教育已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  相似文献   

8.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基木特征。情感性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美术课程本身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美术教学融入情感教育,将使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操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的评价,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能激发他们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美术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敏 《学周刊C版》2010,(11):99-99
人文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与科学教育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根本是塑造人的事业,《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由此可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已成为美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14.
郁冬娟 《考试周刊》2013,(93):179-180
<正>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校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它的基本理念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是老师一人说了算,降低了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16.
17.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活动应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由此可见,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真实的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那么,如何使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18.
杨庆水 《教师》2012,(32):86-87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目标,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学科教学就不单是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与掌握,而是要对学科知识与学科教育的总体思想以及培养学科专业素质的一般性与特殊性要有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新《纲要》指出:“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是眼、脑、手共同参与的游戏活动,它不仅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又增强了幼儿双手的灵巧性,对发展幼儿实际操作能力有着实际意义。”幼儿喜欢显示自己的成果,因为这些艺术活动成果出自于自己的脑和手,是自己的创作。自己的创作最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从而使他们获得真正的满足感。人活着要有自己的价值:有价值就要表达于公众面前,幼儿同样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要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他人的赞许。幼儿艺术教育就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艺术教育,使他们不仅会欣赏美,更会创造美,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少年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启迪,其中决定他们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小学各科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这一点《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就有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情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