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鸿章 《武当》2004,(10):42-43
一、道言 《庄子·让王篇》和《吕氏春秋·贵生篇》都有这样一条语录:"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古人以为,治身与治国有相通之处,能治身者必能治国。一部《道德经》,世俗儒家多以为是一部治国论的著述,其实老子本意  相似文献   

2.
武学修炼之道遵循于道家人格思想对生命的终极价值意义,以性命双修、修身暗合了道家之于武学之道的价值与意义。武学以"道"为哲学基础,以心为身之主宰与道家关于生命的内藏内敛是一致的,从身心并修、修身以养性保命、身心统一角度和体系完善了武学发展的灵魂与境界。  相似文献   

3.
董仲舒,生于汉惠帝五年,卒于汉武帝元年封六年,是西汉时代一位儒家学派的重要思想家,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先秦孔子和孟子以治国平天下为已任,栖栖惶惶地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因而对于古代的养生及其气功方法,似乎未能象道家那样探赜索隐,精研入微,但是并非一窍不通。例如,孔子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篇》)  相似文献   

4.
葛洪(约公元281—341年)字稚川,号抱朴子,句容(南京)人。出身于三国时吴国世族,曾被晋王朝封为伏波将军,赐爵关内候。因受北方豪族排斥,思想消极,并带有隐士色彩,其代表作是《抱朴子》,内篇论道教,外篇论儒术。他的理论以道教为本,儒术为辅,主张治身与治国并重。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认为,以往对以静养生的理解不够准确。从而对道家以静养生的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按照道家哲学的动静观,道家养生思想的核心以及道家养生术势的特点和要求,应将道家以静养生思想之静理解为先天状态,以静养生的思想就是指通过后天努力而返回先天状态的修炼以养护生命之意。如此理解道家以静养生主张才更加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6.
论老子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在通过对老子思想观点与太极拳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探讨了老子思想对太极拳的深刻影响:(一)崇尚阴柔:崇尚阴柔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他认为柔弱能够胜刚强。太极拳也是贵柔化,要求以柔克刚。(二)道法自然: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太极拳也具有“拳法自然”的特征。(三)辩证法思想:太极拳运动,均是以圆弧运动轨迹作为基础而表现的,体现了老子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圆圈运动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学说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孔子的“以德治民”、孟子的“民为贵”、老子的“自然和谐”、“无为而治”都充满了和谐思想。儒家道家学说中的和谐思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今天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子,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所著《老子》一书,提出"道"的思想,含有丰富的辩证法。太极拳乃中国武术之精华,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精华。老子思想的精髓:"道"、尚弱守静和柔弱胜刚强三方面对太极拳的理论体系、外形动作和技击原理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希望能够通过对以上三点的分析论证,为太极拳习练者深化认识太极拳的特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历经历史长河。至今仍为人们注目。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其以"道"诠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宝庆创作的寿山石雕《道家始祖——老子》,以自己的创作"悟道",通过寿山石雕新的表现手法,传达出当今寿山石雕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0.
老子--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姓李,名耳,字伯阳。道家学说创始人,思想家。著有《老子》一书,其中一段关于"三分法长寿观"论述形成老子养生之说的核心。 他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  相似文献   

11.
'少林武术甲天下'。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少林武术,蕴涵着道家'贵柔法水'的主张,诠释着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格追求,彰显着佛教的'顿悟'智慧,闪现着兵家的'虚实相生'诡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经典与杰出代表。对其文化性格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少林武术,把握少林武术的文化精神,继而以理性的态...  相似文献   

12.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倡导“中庸之道”,力赞中和原则,即《中庸》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主张中和养生的思想已成为儒家养生思想文化的一大显著特征。以西汉大儒董仲舒所言为例,即“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儒家“中和”一词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儒家要主张中和养生?中和养生与强调阴阳平衡养生之间是什么关系?前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上述问题关系着儒家传统养生思想的正确继承和发展,故笔者不揣冒昧,…  相似文献   

13.
公元618年由李渊父子建立起来的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西汉、东汉还要繁荣强大的封建王朝。它不但在文治武功方面获得了辉煌成就,在体育领域也出现一派喜人景象,使李唐王朝成为我国古代体育史上继春秋战国和西汉东汉之后的第三次体育大发展时期。唐代体育大发展的主要标志有两个:  相似文献   

14.
一、道家与太极道家将老子所著《道德经》奉为圣典,并且由许多道家把《道德经》加以发挥、演化,更被做为炼养的重要思想理论加以动用。道家在探求长生,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继承和发展了《道德经》思想,历经数千年,一代又一代的修炼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获取了巧夺天机的炼丹秘密。所以说,谈起养生之道,必然要谈及道家的养生理论,炼养之道。  相似文献   

15.
张天绪 《武当》2024,(2):4-6
<正>老子和他所著的《道德经》深奥无比,历久弥新。两千多年来,研读者不计其数,但又没有谁能够完全把握他的精神内核。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曾问道于老子。据说,有一次孔子出来后,弟子问他有何感受,孔子说,老子是云中的龙,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神龙见首不见尾。这证明老子是大智慧,是哲学家、思想家。《道德经》与《易经》《黄帝内经》被后人并称为道家三玄,高远神秘。《道德经》为什么那么有魅力,是因为老子是站在云端看天下,  相似文献   

16.
以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为宗旨的中国传统养生之道,萌生于原始时代,兴盛于战国,经历代各学派从不同侧面的发展:道家以坚持修炼,安神固形以求长生久视;医家形成了理论全面、方法多样的防病体系;佛家则以清静养性,静功修炼为长……。汇成了理论精深、方法丰富,对人类保健长寿实用价值颇高的养生体系。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国先进文化之一,她是以道家学说立势,中庸之道兴风的一项高雅而文明的体育运动。是集道家、儒家、佛家、吐纳术、导引术为一体的健身养生文化,是集修身、养性、防身、治病于一体的生命科学。是完完全全属于中国特色的传统人体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养生体育与老子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中国养生体育与老子哲学的关系,<老子>关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以及阴阳、动静和身心关系的理论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精髓.根据<老子>经文创造的养性积德的静功、强身健体的动功、呼吸锻炼的气功以及养性祛病的房中术.更把这一理论实践化了.  相似文献   

19.
易林 《体育博览》2011,(7X):218-218
太极拳是历代武术家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吸取道家思想的精华,使武术运动符合"道"的原理而创新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因此,老子所阐述的"道家学说"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以及功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我们在教授太极拳的动作中结合"道家学说"能使学生由练拳而悟道,从中体会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梁英杰  王子鹏 《武当》2010,(3):16-18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界最为活跃的时期。一方面,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结晶需要总结,另一方面,社会结构变革迫切需要新思想的支撑。因此,这一时期既是思想上的“生命寒武纪”,又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老子是道家一脉的关键人物。作为周朝的史官,他可以接触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