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英语介词运用中的关系意义差异、搭配用法差异、静态与动态用法差异、感情色彩用法差异、字面与比喻用法差异、语境用法差异等几个方面 ,探讨了英语介词用法中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汉语“着”字在陇南方言中有着较多的变体及用法,其中绝大多数用法和现代汉语“着”字的用法相同,另有一些用法和现代汉语有区别,试就陇南方言中“着”字的各种变体、用法及其来源作一简单叙述,并着重探讨其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为动摭谈     
用实例分析和介绍古汉语中的为动用法。名词为动用法,动词为动用法,形容词为动用法。  相似文献   

4.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但古汉语语法和现代英语语法有时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文章通过对古汉语"矣"字用法与现代英语完成体用法的对比分析,从古汉语"矣"字与英语完成体各自的基本用法,"矣"字用法与英语完成体用法对比分析,"矣"字不表现完成意义的用法三个方面揭示了古汉语"矣"字用法与现代英语完成体用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在多种语言和方言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什么”作为我们经常使用到的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是它的最基本用法,但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非疑问用法也是普遍存在的。概括来说,它表现为五个方面:“什么”的任指用法、“什么”的虚指用法、“什么”的列举用法、“什么”的否定用法、“什么”表委婉语气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在多种语言和方言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什么”作为我们经常使用到的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是它的最基本用法,但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非疑问用法也是普遍存在的。概括来说,它表现为五个方面:“什么”的任指用法、“什么”的虚指用法、“什么”的列举用法、“什么”的否定用法、“什么”表委婉语气的用法。  相似文献   

7.
冠词的用法,就其有规律可循的方面来说,可分为特指用法和类指用法。冠词的特指用法又可分为确定特指(DEFINITE SPECIFIC REFER-ENCE)和非确定特指(INDEFINITE SPECIFIC REFERENCE)。下面分别就定冠词、不定冠词和零冠词的用法来阐述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英语中的指示现象。英语中的指示语分为五类: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话语指示和社交指示。同时还举例说明了指示语的具体用法,特别是指示语的身势用法和象征用法,以及照应用法和非照应用法。指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因为语言中存在指示这一语言现象充分说明了语言和使用语言的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光莉  颜妮 《考试周刊》2010,(54):142-143
指示语﹙deixis﹚是语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指示语又分为指示用法和非指示用法两种。本文通过对英汉指示词的非指示用法进行比较,发现英汉指示词的非指示用法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0.
短文改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法、句法和语篇行文逻辑的掌握情况,测试学生对语言的观察、运用和评价能力。词法主要涉及名词的单复数,人称代词的性、数、格,不定代词和连接代词的用法,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情态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用法,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的用法,介词的搭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及其比较等级用法,  相似文献   

11.
it之歌     
it是我们最常见的代词之一,其基本用法较为简单,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其指代的项目也逐渐增多,难度也逐渐增大。另外,随着it指代功能的增加,不少同学也常常把其他代词的用法与it的用法弄混,常犯"张冠李戴"之错。下面我们就系统地总结分析一下初中阶段it常见的五种主要用法。用法一:it常用来指代除人类以外的单个事物。这是it最基本的含义和用法,此种用法一般又分为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在严格的词类区分和判定标准下,归纳《诗经》中"以"的用法,并重点对"以"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给予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区分了语言的系统用法和具体用法,认为话语得体既包括形式得体又包括功能得体。得体的话语有利于发展特定的语篇意义。话语以语言的系统用法为基础,在语境中通过语言的具体用法而实现其交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虚词作为汉语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意义和用法与实词有很大区别,是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一大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讲清意义,说明用法,并注意意义和用法的同步输入。  相似文献   

15.
中文“谁”有跟法文对等词qui相同的疑问代词用法和泛指代词用法,但是起连接从句作用的第三种用法有形式的不同。泛指和疑问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传统语法中表现得很清楚。但是连接紧缩从句用法代表了不具体的变量人的意思,并且清晰地连接两个分句(我们称之为整合连词)。我们把这两种用法区别于法语qui的“关系代词”用法,因为“关系代词”用法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谁”这个词很典型地说明了汉语中非具体变量标记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中表示体范畴的形式「テイル」的意义和用法很复杂。其中,效力持续的意义比较难以理解,且易和「テイル」的结果体等其他用法混淆。因此,有必要分析「テイル」的效力持续意义和用法,并将其与其他几组易混淆的含义和用法分别进行比较、辨析。  相似文献   

17.
“把”字的语法化是从实词用法过渡到虚词用法的过程。运用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两名说汉语儿童“把”字的习得过程进行观察和研充,结果发现:儿童“把”字句的习得是一个由“把”字的实词用法过渡到虚词用法的过程;虽然儿童从“把”字句的实词开始习得,但是虚词用法的发展远远快于实词用法的发展。母语习得与语法化之间顺序上呈正相关,在应用频率上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替代某个对象、例指性用法、否定用法、特殊意义等四个方面对比了汉语。“什么”和韩国语“■■”的虚指用法,寻找出了“什么”和“■■”在虚指用法下的对应和不对应的规律及其对应形式.  相似文献   

19.
NMET主要考查知识点如下:1.人称代词主格和宾格的用法。2.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用法及它们之间的区别。3.反身代词的用法及反身代词所构成的短语。4.指示代词的用法。5.疑问代词和连接代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长阳方言中的数量词的特色用法进行了周遍性考察。描写了长阳方言序数词的引中用法、特殊的零数和概数表达方式,以及量词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