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日,我国著名探险家金飞豹向云南省档案局捐赠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其数次探险活动中形成的大量珍贵资料,共计电子照片8500张、个人奖状证书扫描55页、路线图等图片200余张,视频36个、音频75个,探险日记、攀登记录107篇,书籍5本,邮票5份。金飞豹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探险家,创造了中国无数个户外运动探险的第一。  相似文献   

2.
郭梁 《民生周刊》2024,(2):60-61
<正>哈密市将依托大海道国际探险公园项目,开启哈密探险旅游的“高光时刻”,走出一条旅游产业赶超跨越、全链条价值提升的创新之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旅资源丰富,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雪山与湖泊相映,沙漠与绿洲相邻……而今,位于新疆东大门的哈密将迎来深度体验式的文旅新项目。1月12日,中国探险协会和哈密市共同宣布,中国第一个国际探险公园—大海道国际探险公园项目正式启动。按照规划,项目将在3~5年内完成建设。这一自然风貌和探险、文旅相融合的国际探险公园,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喜欢徒步旅行的游客及全球专业探险人士来说,无疑有着极大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据说,探险家的自然归宿,当是在探险途中。每一次探险的成功,不过是下次探险的开始,一直到发生意外……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希望听到探险家遇险的消息。尤其像余纯顺这样徒步中国八年、行走4.2万公里,五进五出世界屋脊,完成了59个探险项目的独一无二的探险家。 听到他魂断罗布泊的消息,天下人无不为之扼腕。 尽管中国人自古便崇尚“男儿  相似文献   

4.
刘建 《新闻实践》2006,(3):61-63
2005年12月16日北京时间零点15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华西都市报》记者刘建与中国登山队的王勇峰、次落,历经数年艰苦攀登,在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和到达北极点后,又成功地站在南极点上。他们以自己的壮举首次将中国人的名字栽入“7 2”极限探险史册上,刘建成为世界上首位完成“7 2”极限探险的新闻记者。“7 2”指攀登世界七个大洲的最高峰和征服南北两个极点的极度探险活动。在这次中国登山队到达南极点之前,全世界仅有5人完成过“7 2”这一壮举。4年前, 刘建偶然一次跟随中国企业家登山队采访,从此,他攀登的脚步再也没有停息。以新闻记者“接近、接近、再接近”的追求,零距离实践了《华西都市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报道。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称:“刘建同志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发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勇于挑战的探险精神,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和新闻宣传任务, 创造了中国记者探险史上又一个辉煌。刘建同志的壮举鼓舞和激励了全国新闻工作者,为国家和民族争得了荣誉。”应本刊之约,刘建向大家讲述他的探险之旅,他的所感所悟。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探险界、考古界远征天涯的足迹,在媒体记者的参与下,频频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种探险类报道,因其魅力独特的信息,为渴求远行的人们打开精神上的新视窗,而颇受关注。因此新闻界出现一批报道科学探险的记者,媒体上的探险类报道也日渐增多。笔者也曾于2005年10月参加中国晚报联盟新西游记大型采访活动,探险死亡之海罗布泊、寻访楼兰古城、跋涉海拔5000余米的帕米尔高原,完成系列探险报道。早在上世纪中叶,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提出了“新闻故事化”的概念,此后,中国新闻界也借鉴了…  相似文献   

6.
探险是非常行为,是向大自然的未知领域挑战,这就意味着探险必有险。那么,参与探险采访的记者,怎样才能规避危险,安全顺利地完成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7.
天下一周     
《大观周刊》2006,(41):7-7
10月20日,金飞豹一行“九大极点”探险队成功登上了乞力马扎罗山,完成第2个极点的探险任务。此次探险活动受到了联合国环境总署的高度重视,被确定为联合国向全球七大洲,两个极点宣传环境保护的指定活动。据了解,这是我省民间组织的活动第一次受到联合国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1日,哈佛大学开放存取项目推出“探险和发现:近代受资助的探险与科学发现”。在这些新公开的藏品中,互联网用户可以浏览成千上万的地图、照片和出版资料,以及调查笔记、信件。此外,还有一些珍贵的手稿。这些资料都与1626年至1953年间受资助的探险和科学发现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现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115个,各级各类档案馆153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116个,全部达到省级以上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标准。截至2007年底,全省现有档案专职人员6525人,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1227.46万卷,181.67万件,资料93.31万册,录音、录像、影片档案4.8万盘,照片档案314.68万张,底图961.86万张,电子档案1.58万盘(张),缩微平片、开窗卡35.61万张,卷片1023.77万幅。省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133.3万卷,馆藏资料7.5万册,寄存档案59.5万卷。  相似文献   

10.
梁成英 《视听》2016,(12):13-15
丛林探险类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其特点是惊险、刺激、挑战与趣味并存。然而其面临的困境在于:为表现丛林探险求生的真实、刺激与冒险,制作团队必须加强节目文本的专业性和真实性;为保证收视率又必须使节目内容娱乐化。当前,丛林探险类真人秀节目文本之"真"与娱乐之"秀"的冲突与调和少有人研究。从符号学伴随文本理论视域出发对丛林探险类节目的文本及伴随文本进行考察,对比分析《跟着贝尔去冒险》和《我们的法则》两档真人秀节目在伴随文本因素的控制与把握,可以探索出收视差距背后更深层的社会文化原因,从而为丛林探险类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综艺市场"冒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体现人类勇于探索的一项伟业正在我国崛起,它就是科学探险。有关部门近年来组织的南极、北极、昆仑山、喀斯特地貌、热带雨林、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科学探险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到处都留下了野外科学考察工作者勇敢的身影。如果说,有人群的地方就应该有记者采访.敏感的新闻从业人员是不会忽视这一领域的。和平环境下,科学探险采访是诸多新闻  相似文献   

12.
如果用“世界之最的探险,发现了世界之最的大峡谷”来概括杨逸畴他们的探险功绩,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13.
萨缪尔森曾将经济学研究比作一场激动人心的探险。但在传统的经济学史教材中,这些探险故事多是以一种随机的、零散的方式来讲述的,经济学家被一个挨一个地安排在历史的书页上,配上一些对其生平和贡献的说明。一场连续的、引人入胜的探险变成了没有主题、没有情节的材料堆积,经济学也曾被称为“阴郁”的科学。  相似文献   

14.
宋小南 《出版参考》2006,(14):49-50
登山探险一直以来是一群粗犷豪放的男人的事,上个世纪开始,女人的身影,加入到这个距离死亡最近的领域.中国的登山探险旅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无数的探险者,以自己的方式漂流、攀登、徒步探险旅行,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以现代科学的方式延伸了祖先的脚步,填补了一大批历史空白,完成了一些相当重要的地理发现.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为探索未知世界,揭开自然科学之谜所进行的野外科学活动,称之为科学探险.近年来,国家与民间有关部门,诸如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等单位,先后组织实施了南极、北极、海洋、喀斯特地貌、热带雨林、峡谷等科学探险项目,到处都留下了野外科学工作者的身影.如果说,有科学家的地方就应该有记者,实践已经一再证明,集京险、新知、鲜活于一体的科学探险报道,正吸引着众多记者、特别是青年记者投身于此.  相似文献   

16.
199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为了纪念和宣传世界环境日,国家环保局、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探险学会、西藏登山协会拟于6月5日这一天在“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联合举办“清洁珠峰”环保行动。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个反应是,这么大的环保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人类首次成功攀上世界最高峰50周年,国内新闻媒体做了很多报道。但是,大多数纪念活动和文章,和西方国家的调子几乎没有区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珠峰探险历史的另一面。 史实之一:谁组织的首次珠峰登顶 最早组织对珠峰探险活动的,是英国人。据已故北京大学地理教授林超1958年发表的《珠穆朗玛的发现与名称》,由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和阿尔卑斯俱乐部联合组织的第一次探险,是在1921年。从1921年到1953年,共组织过对珠峰的13次探险活动,其中9次是英国人主持,也就是说,最早对珠峰的探险活动,都是由英国垄断的。  相似文献   

18.
我这人游泳,老是在浅水区里扑腾,不敢到深水区畅游,每每享受不到那“胜似闲庭信步”的情趣。可是在采访中,我常想走走新路,到“深水区”里探探险。采访首届全国技术成果交易会就是一次尝试。1985年5、6月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技术交易活动——首届全国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二十五天。来自29个省、市、自冶区和49个部委,加上国防军工、解放军所属兵种,一共78个交易团、3000多个单位,可转让的技术有1.5万多项。  相似文献   

19.
1909年2月,一个名叫橘瑞超的日本人借探险之名来到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在楼兰古城废墟中发现《李柏文书》,然后迅速抓起,裹入囊中。与西方诸强的偷盗者一样,橘瑞超这次发现也没有知会中国政府,而是将其据为己有,偷运回国,并擅自予以公布。《李柏文书》问世后,西方文化界一片轰动。就在这片轰动声中,偷盗者本人,橘瑞超随即一夜蹿红,成为名噪一时的探险家。  相似文献   

20.
我国报纸正在进入不断扩张的时代? 市场搏杀和竞争的结局,使相当一部分地方报纸变得越来越厚,一张报纸一天出20-40个版在我国地方性报纸中已成普遍现象,很多新创刊的报纸一上来就是每天出24个版以上.报纸日出100个版、120个版甚至200个版的也有了.一张报纸广告收入亦越来越多.年收入过5亿、8亿甚至10亿的报纸也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