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之间的协同创新与发展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但因其缺乏协同创新阻碍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文章从高职院校当前专业群设置出发,分析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在促进产业群发展的同时,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使专业群能高效地服务于地方产业群。  相似文献   

2.
高职"双一流"院校建设重在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动态调整可使人才培养能不断适应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可有效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进而进一步提升高职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形成专业群品牌效应.建立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应坚持以下理念:努力突出学校特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以专业群协作组织为重点的合作模式,如政行企校合作模式等;要准确及时预测专业群人才需求;在资源建设中应形成校企、校校、专业群间以及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共享模式."双一流"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建设应以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3.
随着职教改革的持续深入,专业群的建设已成为助推我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路径,成为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支撑.以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双高计划"黑色冶金技术专业群建设为例,明确专业群建设目标,重构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组织与实施,以组建能够适应产业发展、协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群,为冶金行业供给优质人力资源,更好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从而构建专业—产业—职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群协同创新的三个路径,并从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管理、资金四个方面协同对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协作沟通不足和协同机制不完善。依据教育部"2011计划"中提出的协同创新理念,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可以采取"松散型"模式,实现协同创新。该模式的有效实施条件包括目标协同、主体独立、资源共享和机制协同。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双高”建设的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文化建设,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国家的战略部署和经济发展的规划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与更高的挑战。高水平专业群文化建设是推动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优化,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的重要抓手 [1]。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结构,应经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专业整合,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联系产业发展的相关要求而建立。对于高水平专业群文化建设的路径,应充分考虑到学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其发展的能力和空间,加强高职院校的改革创新能力,协同并适应社会进步。本文着重从高水平专业群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出发,系统的阐明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服务产业发展的高职汽车专业群建设策略,有利于高职院校与汽车企业行业协同创新发展。基于汽车产业服务目标,高职院校建设汽车专业群,需要教育工作者清楚专业群内涵与意义,以此为基础,通过融合产业链、对接岗位群、共享教育资源、强化师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策略的实施,实现高职汽车专业群的有效建设,满足院校服务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普遍滞后,具体表现在缺乏专业发展规划、缺乏专业建设水平评估和缺乏专业建设宏观指导。文章提出了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协同为切入点,以创新协同途径为核心,以整合与共享资源为目的,建立协同主体之间互动共赢长效机制,全面推动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着重阐述了专业协同建设专业群、院系协同打造特色专业、校企协同推动专业工学结合和国际协同推动专业国际化办学四大协同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协作沟通不足和协同机制不完善。依据教育部“2011计划”中提出的协同创新理念,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可以采取“松散型”模式,实现协同创新。该模式的有效实施条件包括目标协同、主体独立、资源共享和机制协同。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应遵循产业需求、人才培养、组织运行三重逻辑内在要求。基于实践样态归纳分析,专业群治理模式可进行“产业聚焦深度”“利益牵绊程度”“组织管理强度”三维度分类。“利益牵绊程度”为逻辑主线,另两个维度为支线,专业群治理可分为“实体融合”“联盟协作”“院校主导”三种模式,每种模式的专业群产教协同关系、组织形态、课程体系架构与教学运行机制存在鲜明差异。专业群治理创新应科学建构与区域产业集群耦合匹配的专业群,搭建产教协同的育人治理平台,优化专业群组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面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对接不够紧密、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健全等困境,建议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主线,从“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利益内循环运行模式,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重构结构化课程体系,完善产教融合育人过程“”校企协同深化‘双师双能’建设,共建产业教授工作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针对高职院校专业群评价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高职院校专业群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Delphi法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以具体的高职院校为例,运用灰色综合评估法确定了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等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抓好专业建设。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专业群建设的思路,应采取的对策以及专业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产业链建设专业群对于高职院校具有多重意义。高职院校的专业群组建应在相关组群原则指导下,围绕产业链逐步展开。在此基础上,专业群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从组织建设、师资、教学、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库、管理等多方面开展长期的协同建设。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与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因高职教育自身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内部驱动力,二是因外部产业经济环境需求而产生的外部驱动力。从产业集群与专业群协同的视角设置专业群,是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开门办学的新途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原则是:适度超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本区域的特色产业集群、考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群设置的统筹安排和相互衔接、实现资源与需求导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具有多重维度与内在规律,依循专业逻辑、产业逻辑、资源逻辑等专业群建构的三维逻辑,有利于廓清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实践向度。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将专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基础思路,以专业间的动态调整强化组群活力;将产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根本遵循,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将资源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内在机理,以统筹资源布局发挥集聚优势。通过厘清专业、产业、资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有效协调内外关系,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与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因高职教育自身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内部驱动力,二是因外部产业经济环境需求而产生的外部驱动力。从产业集群与专业群协同的视角设置专业群,是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开门办学的新途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原则是:适度超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本区域的特色产业集群、考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群设置的统筹安排和相互衔接、实现资源与需求导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专业规划与建设是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实施与变革,是市场需求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点。在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高职院校中,以品牌专业为龙头,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和专业群设置,将有利于提高专业和专业群设置的合理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视域下的教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发展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软实力,专业群建设需要教师设计、实施和创新,高职院校专业群要多维立体地拓展教师培育路径,与境内外知名高校建立长效研修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兴办校内经济实体,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轮动实习,优化专业群内师资队伍结构,搭建优质师资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本专业群教师科技水平、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和指导实训实习能力,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群特色发展和优势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郑鹏飞 《科教导刊》2024,(10):34-37
构建高职院校财经商贸专业群创新创业素质培育体系可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并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但是目前,其构建存在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师队伍体系薄弱以及监控与评价体系欠缺的问题,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价体系,而为了保证体系构建效果,还应进一步加大资金与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本研究对于提高高职院校财经商贸专业群创新创业素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