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的特点是以意境这一种特殊形式来反映自然景观、社会生活和表达感情的。因此,诗歌教学要启发形象思维,使学生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第七册《瀑布》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声、色、形三个不同的侧面传神地描绘了瀑布美丽壮观,自然地流露诗人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启发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瀑布的壮丽景色,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的意境,提高了教学效果。一、启发记忆,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来理解诗题。理解诗的题目时,我这样启发学生:“请你回忆一下,在哪里见过怎样的瀑布?”有的学生回…  相似文献   

2.
《绝句》是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名篇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一幅春天充满生气的意境深远的画面。针对这首诗的特点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一、自学古诗 ,引导学生想象图画 ,体会意境。学生读诗自学 ,通过自学弄清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在什么地方 ,对这首诗有个大致的了解。二、通过“画诗” ,理解诗句 ,体会诗情。1 .出示前两行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时我问 :“这两行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然后 ,我在黑板上画出了柳树和蓝天 ,问 :“你能画出黄鹂和白鹭吗 ?”学生一听 ,纷纷举手。我让…  相似文献   

3.
古诗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简笔画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诗句,深人领会诗中意境,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鉴赏力。那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设计和运用简笔画呢?一、展示诗中所绘事物特点古代写景诗大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人总是把思想内容寄托在诗的画面和事件中。教学古代写景诗的意境时,教师可摹拟诗意自行设计一幅风景简笔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这样,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从…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课本中共精选了八十多首古诗。这些诗蕴含着意境美、语言美,也是训练口语的好教材。我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古诗加强低年级学生口语训练,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美,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一、品词折句训练我国古代的诗词,很讲究炼词、炼句。这就是所谓的“尺幅千里”。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四句诗中“生”“挂”“下”“疑”,四个动词恰到好处、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飞流瀑布图”。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四个动词去揣摩诗句,在练说中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师:“日照香炉生紫烟”,从诗句中的“生”字你看到了什么景…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古诗教学,多注重字词的讲解和诗句的翻译,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古诗"五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看图、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句的含义,体味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优化了古诗教学。下面以六年制小学语文第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展开想象 ,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 .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诗句 ,培养自学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默写4.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重点、难点 :重点 :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 ,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 :1 .理解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2 .理解“含”的意思。教学准备 :录像带、录音带、投影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交流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古诗内容 ,理解诗句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教学过程 …  相似文献   

7.
1.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古诗渗透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教学中,教者必须通过语言因素,形象地再现诗人们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让“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融进学生心灵之中。①诱导学生分析鉴赏诗中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画面,激发爱国之情。如《望庐山瀑布》是描绘山水的,正是由于在山水景物中,熔铸了诗人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满怀深情和美好理想,山水才显得那样壮美,才会产生那样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②引导学生玩味直抒胸臆(或托物抒怀)的爱国诗篇,汲取奋进之力。如  相似文献   

8.
强化表象的建立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叫记忆表象,或叫表象。表象既不是知觉,也不思维,而是介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词是构成诗的最基本的要素,词的表象组合构成诗的意境。将古诗中的词语转换为表象,可以为领悟古诗的意境奠定思维基础。寥寥数句的古诗,勾画出内情外景等诸多意境,蕴含着极其深厚的情感,要使小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首先要帮助他们强化表象的建立。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游览庐山,观看瀑布之后写下的伟大诗篇。教者在审题、介绍诗人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是集文本、声音、图片、三维图像、电影片段和动画等为一体的强有力的教学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通过生动、直观的声像有助于学生探究、讨论、合作、主动学习,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良好素质.一、巧用多媒体展现场景,启迪形象思维之门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多媒体以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教学内容之中,以启迪形象思维之门.使之愉悦地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望庐山瀑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山水诗.由于古诗语言精练,含义深奥,富有韵律,小学生很难领会诗的意境,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学生顺利带入古诗意境,理解诗句的内涵.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音频、视频兼备的画面,并伴随优美的旋律展现出一幅天然山水画:“香炉峰冉冉升起团团白烟,白烟漫漫飘在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映照下,远远望去好像万缕紫色的云霞.气势磅礴的瀑布,像飞一样从山上直泻而下.”这样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到大自然的美景中,把古诗“生紫烟、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落”这些精炼的语言,深奥的含义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形象思维就以意象运动形式展开,达到与表象相结合,真正领悟了古诗所表达的意蕴.  相似文献   

10.
唐朝诗人李白有一首七言律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和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他惯有的浪漫主义情怀。诗中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川”字究竟作何解释,笔者在不同的书上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一课的教学浅议□陈黎晖《望庐山瀑布》是一首精美的绘景诗。作者李白抓住瀑布的动态,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使之既能理解诗句,又能使语言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在教学中,我按古诗的内在逻辑及不同诗...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非常多,引导学生阅读古诗对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情景交融是古诗最大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望庐山瀑布》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风景诗,诗人李白以夸张的语言,比喻、想象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3.
《杂诗》是新编入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9课中的一首古诗。诗人用向故友探询乡情的口吻,表达怀念故乡的深情。诗意简洁明了,情景交融。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想象,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新授前,我先介绍作者王维,着重强调了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有人曾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这首诗,作者是从叙家常的角度写的,学生容易理解。教学时,我先解释重点词:“绮窗”、“著”、“花”、“未”,比较多义字:“君”、“应”。然后我表情朗读全诗,让学生根据字词初步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我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着重引导学  相似文献   

14.
宦晴 《云南教育》2001,(17):36-36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写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新颖脱俗,气势磅礴。教学这首诗要依据其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   一、写作特点   1.视听结合,动静兼得。这首诗的前两句见“色”。作者站在远处看“瀑布”,虽不闻瀑布的腾跃澎湃之声,但见团团云雾缭绕在黛色的香炉峰顶,一道白亮狭长的瀑布自然地挂在峰前。诗人恰到好处地以静衬动,动静兼得,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后两句见“声”。诗人不是从形状描摹瀑布的壮观,而是以声势让人感受其磅礴气势。“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速度和高度一叠加,瀑布的声势和力量就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5.
诗歌的创作、鉴赏离不开想象,诗歌的教学也离不开想象。在诗歌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形象思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使诗歌中的人物、景物、场面等描写化为头脑中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意蕴和真谛,体会诗歌之美。可通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想象诗歌内外诗人的形象,想象诗句的未言之意,领略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通过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了四首李白写的诗,还记得吗?(《古朗月行》《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你认为哪一首最有趣、最好玩?好,我们就带着童趣,带着童年的想象一起朗诵这首诗。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一个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3.感受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和诗句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化诗为画。【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诗句感受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和诗句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教学流程】一、西湖引入,理解诗题  相似文献   

18.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时代变迁造成的词、句、语法的不同 ,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在古诗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简笔画 ,则能帮助学生理解意境 ,突破难点。唐朝诗人李白所写的《夜宿山寺》采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寺高耸入天 ,伸手可摘星辰的意境。这是学生不易理解的 ,也是教学重点。教学“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时 ,我先用简笔画画一座陡峭的山峰 ,再在峰顶上画一座高楼 ,然后在夜空中画出几颗闪烁的星星 ,让学生在简笔画中体会意境 ,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并让学生试想自己站在这高楼上 ,在宁静的夜色中 ,你仿佛…  相似文献   

19.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引领学生“轻叩诗歌的大门”是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主题.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然而,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很难通过语言描述,仅靠传统教学媒体的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领会诗歌的美,而班班通则为诗歌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20.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学生的时代较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读解古诗、体味意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教学古诗的难度。为了解决字词理解的困难,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我认为根据具体诗文可进行“四部曲”教学: (一)知诗人、解诗题。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从诗人、诗题入手,有的诗题直接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望庐山瀑布》、《春夜喜雨》、《独坐敬亭山》等。教学时可提供作者的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体会诗歌的意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