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乐教学中的头声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头声的歌唱方法不但使学生能获得科学的发声方法,而且能使学生的嗓音条件得到有效的保护,掌握和运用头声演唱技巧,对歌曲的表现及对声音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理想的室内音质是无噪声干扰的.混响时间和房内结构等是对音质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的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合理吸声、扩散是营造良好声场,获得美好音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梁姚姚 《广西教育》2008,(27):50-51
音乐教师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声音训练时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真假声结合方面的训练都比较差,不是太真就是太假,真声唱得很“实”,假声唱起来发“虚”,声音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这是因为在训练中没有解决好混声的问题。童声训练中真假声很容易脱节通常是因为歌唱者发声时没有保持高位置的发声,也就是经常说的头声,以致在唱假声的音域时声带闭合不好,不能保持真声的力度,因此假声就会“虚”。由此可见,头声是解决混声的关键,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笔者对儿童声乐训练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声训"与"因声求义"在训诂学著作中经常被看做两个等同的概念,在训诂实践中也往往没有区别地交替使用。其实"声训"和"因声求义"在"训释词"和"训释目的"上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更反映出二者在其适用范围和求义层面上存在着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5.
第三声问候     
<正>那天去一家咖啡厅,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外国人在做木工。他看见我,马上扭头冲我微笑,大声"哈罗"。我想我又不认识他,于是就微笑了一下,没有回话。胖胖的,  相似文献   

6.
在晋方言的入声字中,“圪”字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字。它作为词头在晋语词汇的构词中有很强的语法功能和表义功能。“圪”在晋语中有个特殊的用法,它常常作为虚词用于名词、动词、量词和形容词前表示“小”和“稍微”的意思。文章试图通过对“圪”头“小”义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描写和研究,从而深入探求“圪”的语义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7.
与普通话相比,巴中话里的“头”已经完全虚化,在普通话中表实义的“头”一律用“脑壳”替代。作为词缀的“头”,在语音、语法和语义方面也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8.
9.
"头回"是话本小说的一个组成部分,较多地出现在宋元话本中,可以分为"隐藏头回"和"明确头回"。主要分析了"头回"出现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借此简要分析宋元小说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0.
音乐最基本的属性是让人们精神愉悦、心灵放松,所以好的音质是能带给人们美感的。如何让小提琴发出最好的音质呢?小提琴演奏分为左手音准和右手运弓,但是很多人对于右手的运弓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概念,只是拉出声音就可以了。发声的好坏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右手有一系列相关的技能、技巧,这些是演奏出完美音质的基础。作者从右手的握弓、各个弓段的运弓方法、内心与右手的关系这几方面着重说明了右手对于音质的重要性,阐述了右手的各项技能,还介绍了乐声必须由内心情感而出以情动人——这点对于音质的纯关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刘媛 《铜仁学院学报》2007,1(3):73-74,83,114
人类的歌唱艺术中,"换声"是歌唱者演唱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换声"对任何一个声部又是一个难点,但又往往不会引起人们十分重视,导致很多演唱者在"换声"环节上出问题,达不到自己满意的演唱效果。本文就换声问题中"换声点"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换声"问题进行论述,提出一些见解,力求引起同行专家的重视,以期达到歌唱艺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天热得出奇。上午第四节,我还是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一进教室,发现同学们的神情有些异样:看看我,然后探头看看教室后面,似乎想告诉我什么,或者是想试探我什么,连班长也忘了喊“起立”。顺着同学们的目光,我才发现,教室后面的旮旯里多了一个“光头”,眼睛还眨巴眨巴地盯着我。  相似文献   

13.
声与情在声乐演唱中是一致的、统一的。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声"与"情"只有达到完美的艺术结合,才能达到完美艺术表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按照电视新闻同期声运用技巧的规律,着重从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加大新闻的信息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电视新闻同期声的作用,对准确运用同期声制作电视新闻的技巧进行了总结归纳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今天玩什么呢?试试铃声隐“声”术吧!1.两个同等大小的铁制的不漏水的圆筒,并配上能密封铁筒口的两只胶塞。2.两只铃铛,一盏酒精灯(如果没有,也可以用蜡烛代替)。3.一个铁支架和少量的水。  相似文献   

16.
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可探讨黔东苗语“hfud(头)”的一词多义拓展机制,其语义的演变轨迹为:“(人/动物)头→智力、才能→(单位/部门)领导、头目→(空间/物体)顶端→(时间/事情)起点”,反映了隐藏在转喻和隐喻背后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近一些年来,有的人误以为方音中的“ sang”就是人体部位的头。其实这个“ sang”字的本义是垃圾,或者指人时是邋遢,而不是人的头。古人说的sa字的本字是“颡”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嗓音箱与嗓音训练的重要关系,以便更全面的理解嗓音箱与呼吸、共鸣、位置、音色、真假声等诸方面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使嗓音训练在理论上、形象上再提高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西方诗歌音律现代新变主要表现为意义节奏更加突出和音质音律更加凸显。我国新诗接受西方现代诗运动影响,重视音质音律成为其音律现代性的重要表征。我国新诗音质律的特征表现在诉诸感官的音调特征和调协音义的情调特征方面,两方面都表现出含混性和朦胧性的审美特征。音质律建构关涉两方面问题,一是构成音质律的声音材料,如个别字母的母音和子音,如整个音节和整个字的音质;二是建构音质律的基本方式,即复现定成一定格式的声音呼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