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与旧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按大纲所列知识点进行着机械、单一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了各种各样的分析课,从词句分析到层段分析,从中心分析到写作特点分析,最后导致不少入“无语无文”;教师抱着教参书上课,按各种资料辅导,学生的分数保住了,但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就是无法运用,造成要用的未学,学的无用,使原来实践性很强的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谢艳花 《中学文科》2009,(13):29-29
语文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课改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让学生乐学语文。因此,教师在实践课改的过程中,除了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外,更应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认真研究和探索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适应课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施的。新数学课程已经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并昭示着强大的生命活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让教师能走进新课程,使用好新教材,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学习、教练员、编、研究等多重角色,使教师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4.
曹广峰 《现代语文》2005,(10):35-36
贯彻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给课堂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变革,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积极生和创造性,实验成果让人刮目。但在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亦催人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进行到现在,教师们对新课改理念已经接受了不少.但是,受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造成"理念是新的,行动是旧的;内容是新的,教法是旧的"的理论与实际教学脱节的现象.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症结.  相似文献   

6.
向艳 《华章》2012,(14)
本文对目前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7.
“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满足每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索,勤于动手.那种死记硬背、机械式的训练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一些已经不适应的教育体制,本文谈谈课改下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课改教学中应重视"双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发忠 《青海教育》2005,(12):20-20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学校管理、教师教学活动诸方面都有了突破性进展。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突破,由“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为主导”发生了转变。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促进、指导,同时正在逐步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引领。二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由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理解、被动接受向自主合作、探究发现、活学活用方面转变。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正逐步发生变化。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体特征的语文课堂在不断地呈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然而,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在这个基本理念带给我  相似文献   

10.
应爱民  杨帆 《教育》2011,(3):52-53
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都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处理有效教学矛盾中,还存在着一些偏颇,本文试对此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是课改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调,也为“问题讨论教学法”提供了推广的余地。  相似文献   

12.
课改,就是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就是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挖掘、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给如今的语文课堂带来勃勃生机。教师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比较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课堂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和操作的偏差,致使语文课改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误区。如何走出误区,使语文课改返璞归真,笔者谈几点个人感受。  相似文献   

14.
高凌飚 《云南教育》2005,(17):39-39
1.在方法上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评价对立起来。对目前教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找出真正的根源,不要都扣在终结性评价的身上。两种评价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各有各的优势和用途,既不会互相排斥,也不能互相取代,是既相对而又并行的。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学习是课改中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学习方式,而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独立开展,也可以与学科教学打通进行。为此,我们学校三年组,进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禹治科 《学子》2012,(10):11-11
新课改推行10年来,搞课改的学校可谓真不少,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不多,改成功的不多。究其原因,从教师这个层面主要是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未真正转变,教和学的关系还未真正理清,教和学的方式还未真正转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未真正培养起来。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做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课改中应找准三个"点"。一、找准支撑点——...  相似文献   

17.
18.
课改絮语     
司庆强 《教育文汇》2005,(12):20-20
不要总想着归纳出什么模式来贯彻新课改理念,因为一旦模式化,语文课就走上了绝路。无论对什么文本。无论对什么课型,如果都按着一种套路走,教师个人的教学生命就会黯然无光。新课改理念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是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理解了一些东西,就认为掌握了新理念。对于你来说,一旦缺乏了研究和实践的锐气,一旦失去了那些痛苦的困惑,就意味着落伍了,因为你的理念已不再是新的了。面对困惑,不断思考,敢于实践,勤于总结;排除了这些困惑,接着直面新的困惑。新课改的理念,主要应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得以不断深刻地阐释。这些阐释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学习环境而异,所以说,新理念绝不是被某些人程式化了的,绝不是脱离实践的几个干瘪的术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是新课改不断深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引领高度、推进力度、影响广度、操作深度是史无前例的。十年课改,风雨兼程,攻坚克难;十年课改,引来"源头活水",赢得"柳暗花明",使人难以忘记、不会忘记,令人仔细品味、永久回味。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改,既是理性的自觉,更是实践的呼唤。理性的自觉在于它自觉遵循了课程的形态与生产方式的形态相适应、课程实施进程与学生的身心  相似文献   

20.
杨颖 《教师》2012,(34):52-52
江苏省是我国最早实行课程改革的省份之一,取得了重大的成效。正如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在无锡市惠山区十年课改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总结的一样:“十年课改给整个江苏基础教育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带来了江苏基础教育整体面貌的显著变化,用‘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代替了‘提供适合教育的学生’;其次是带来了江苏基础教育‘生态面貌’的显著变化,用‘遵循规律、拥有尊严’代替了‘单一苦干、片面流汗’;再次是带来了江苏基础教育工作者精神面貌的显著变化,用‘关注能力、关注会学’代替了‘关注分数、关注学会’;最后是带来了江苏基础教育课堂面貌的显著变化,用‘自主合作探究’代替了‘他主训练灌输’,呈现出‘学生动起来、教师跑起来、课堂活起来、校园乐起来、社会笑起来’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