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背景:一般而言,一堂完整的英语课往往由若干个环节构成,这一个个环节便是一个个教学层次,而“层次清晰”往往是对一节课的正面评价。但环节之间若缺失了有机的联系,相关语言知识便会显得“琐碎”,整堂课也会给人以“拼盘”之感,不利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若我们在关注每个环节本身优化的同时,能关注到各环节之间的巧“过渡”,使每个环节呈不断递进的态势而“环环相扣”,整个教学流程就会浑然一体,学生也能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更为有效地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从“知识———技能———能力”的序列过程中收益更多。案例描…  相似文献   

2.
一般而言,一堂完整的英语课往往由若干个环节构成,这一个个环节构成了一个个教学层次。而“层次清晰”往往是对一节课的正面评价。但环节之间若缺失了有机的联系,相关语言知识会因知识之间缺乏联系而显得“琐碎”,整堂课也会给人以“拼盘”之感,不利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若我们在关注各环节本身优化的同时,能关注到各环节之间的巧“过渡”,使各环节呈不断递进的态势而“环环相扣”,整个教学流程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学生就能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更为有效地了解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从“知识→技能→能力”的序列过程中收益更…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一般而言,一堂完整的英语课往往由若干个环节构成,这一个个环节构成了一个个教学层次,而“层次清晰”往往是对一节课的正面评价。但环节之间若缺失了有机的联系,相关语言知识就会因知识之间缺乏联系而显得“琐碎”,整堂课也会给人以“拼盘”之感,不利于帮助学生逐步形  相似文献   

4.
总评 回味整个教学过程,每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一种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一、改编教材——演绎知识发展过程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往往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静态知识,而《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也就是要把“冰冷美丽”的学习材料回到“真实的情境”中,以便学生在解决“真实”的问题时,学会数学的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课标”精神,以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呢?我认为必须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即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全方位进行改革,也就是教师要学会“四会”。一、会以“三维立体”观建构教学目标“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而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最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对能力的培养不是很重视,…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地运用。“运用”是一个能动的概念,它是由知识演变为能力,进而发展成为素质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也是不以一章一节内容为划分区域的全面综合的过程。由此可见,要想备好数学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数学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巩固知识,强化概念,增强技能,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提高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据教材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数学课堂练习,就能突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再现知识要点,架起“旧知”到“新知”的“桥梁”;在练习中巩固已学知识,理解新知识的产生过程;在练习中,应用知识,  相似文献   

8.
不清楚“然而圆规很不平,……”中的“圆规”究竟是借喻还是借代,也会明白“圆规”指杨二嫂,不影响对这个句子基本意思的理解。但若不了解一定的句子结构,哪怕你每一个单词都认识,也可能不懂其义。这是因为语言知识对学生理解母语一般不会构成障碍.而对理解外语往往会形成障碍。语言知识在学生学习语(母语)和学习外语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强调“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不但要精心预设教学环节,更要对教学环节中的细枝末节予以关注。细节虽小,但往往对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若能把握好教学细节与“三维”目标的关系,课堂教学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在语言知识的接受、掌握、运用方面,都存在客观的差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这种差异往往会扩大,而且会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就作文教学而言,这种状态下各个层次的学生是个变量,它会因为作文教学手段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抓住这个促进发生变化的中介环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鉴于此,作文分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在语言知识的接受、掌握、运用方面,都存在客观的差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这种差异往往会扩大,而且会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就作文教学而言,这种状态下各个层次的学生是个变量,它会因为作文教学手段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抓住这个促进发生变化的中介环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鉴于此,作文分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曹勇兵 《数学教学研究》2007,(1):F0002-F0002,3,4
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注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仍然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是我国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做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通常我们把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体验、理勰、反思的过程称为“做数学”。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能将“做数学”的理念引入到优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在教学中,若师生双方心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目标,若双方情感交流发生阻碍,那么知识的交流也会受影响。因此通过沟通思想转变学生情绪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同时,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要补充一些同学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而“学其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努力创建平台,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协调,整个教学情境既有益于教师的教学表达,又能对学生有激励的效应,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某些教师往往只注重表面现象,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教书匠”,一味地体现在“教”上,把学生当做装载知识的机器,把教师本身当做传授知识的机器,  相似文献   

16.
中学英语教学个能简单地把英语作为一门知识讲授给学生,而应视其为一种语言工具来传授给学生。同时,对于初一新生来说,英语有着一种神秘感和新奇感。基于此,笔者认为”单元知识大串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单元知识大串连”是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后,把每课的知识串连起来,根据需要,可以新增人物,重新编排顺序,加减句子,补充情景,得出一篇完整的语言材料,最后在班上表演。这样做不光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均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并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相似文献   

17.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经常会出现“Do a survey”这一板块。它的意图主要是通过调查问答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在实际活动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搜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这个环节如果运用或操作不当,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此环节有这样一些“宜”与“忌”。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目前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还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对自主学习环境的营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目标,把握问题的焦点,或是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等,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往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及主动学习的兴趣。本文拟在“动物的结构层次”一节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空间与图形教学就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让学生从“听数学”转变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即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应用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如何使中学生产生和保持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是教学中一个现实的难题.如果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能运用艺术手法处理知识,注意情感效应,运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而颇具文学色采的语言组织教学,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简称“激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多年来,众多同行对物理教学语言千锤百炼,推出大量的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极具文学色彩的好范例.笔者收集汇总了部分资料,就其“激趣”作用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