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冷处理”艺术武凤霞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其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而复杂。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必须协调好这样几种关系,即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如果这...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保持畅通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良好的互信。而教育过程中的陌生感和排斥感可能使学生无法接受老师的教育引导,这将十分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更何况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与否也直接关系到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这首先需要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与学生、家长保持及时、有效的交流。这样一来,班主任学会与学生以及家长良好交流的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班主任工作中值得探讨与研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家庭、学校、社会,是教育子女三个不可分割的基本环节,而家庭则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家庭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绝不能低估它所产生的影响。作为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教育者——班主任,更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理应与家长主动沟通,使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只有坚持这样做,对学生的成长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方法、观察学习的角度与教师存在着种种差异,班主任与家长接触时难免发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班级教育任务的完成。为了妥善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班主任在与家长联系沟通时,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关系范畴中,人们通过语言传递信息、寄托希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交流感情。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管教,广泛发生在各种情境中。面对学生、子女的不当行为,教师、父母发出管教信息的目的是为了纠正他们的不当行为,促进其学习、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教育者发出的管教信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教师管教学生不仅是"控制--服从",它不是单向的指令性行为,而是在教育情境中,通过管教信息使学生心理和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人际关系 ,它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区别于其他任何群体的人际关系 ,具体来讲 ,这种关系有如下特点 :(一 )以一对众的关系。一位班主任要和一个班的几十名学生发生关系 ,只有处理好与每一个学生的关系 ,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在表扬或批评一个学生时 ,必须考虑到受影响的不只是这个学生 ,而是一个学生群体。(二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社会要求决定的 ,班主任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培育学生 ,这是班主任教师的职责 ;学生按照社会的要求接受教育 ,这…  相似文献   

6.
家访———班主任工作的法宝。家访又可以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家访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感。因此,家访也有时机、方法、技巧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家访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与家长真诚相待,就会得到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家访时态度要诚恳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针对这样的家长,我们在家访时,首先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真诚地交谈,使他们…  相似文献   

7.
"请家长"是备受争议的一件事,但也是当今班主任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家长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促使家长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但现在许多学生个性强,叛逆思想重,对于家长与教师的见面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当出现问题后,学生不会把真实情况告知家长,而家长也往往轻信孩子,心疼孩子,护着孩子,最终与教师产生误会,甚至矛盾。在实际操作中,"请家长"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会事与愿违。班主任在"请家长"时一定要掌握分寸,维护家长的尊严,与家长真诚交流,从而  相似文献   

8.
应该说,无论什么样的班主任.都希望自己能把学生教育好,而作为家长,不论自己的孩子天赋怎样,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与家长的愿望是一致的,这是教师与家长进行合作的基础。而令我欣慰的是:当班主任这些年,我和家长的关系一直非常融洽.这也许与我的工作原则有关:踏踏实实教学,认认真真做事;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在班级教育工作中也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容易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而教育者的心理问题,常常被忽视,被领导者忽视,也被教育者自己忽视。于是,由于教育者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调整解决,往往就会产生两种负面的后果,一是束缚智慧和潜能的发挥,二是使工作方式方法失常,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人的身心健康 (注:班主任将自己工作中的焦虑和烦躁渲泄到自己子女和家人头上的现象并非个别 )。所以,探讨班主任心理问题的自我调整,不…  相似文献   

11.
<正>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如果把一个班级比作一个大家庭,那班主任就像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学生就像这个大家庭的孩子,如何进行班级这个大家庭的管理,是有一定的艺术性的,现在,笔者就多年担任班主任的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制定民主、平等、可行的班规是管理好班级的必要条件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互相倾听、互相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这时教育者将听不到被教育者的声音.即使能听到一些,也不是发自被教育者内心的.甚至是虚假的。被教育者要么缄口不语,要么言不由衷,这时教育行为将难以为继.其结果是贻误教育的良机,丧失教育的主动权。更为严重的是,有时教育者的失聪会导致学生人格自尊的失落、思维火把的熄灭、信念追求的尘封。教师失聪现象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迫使我们探寻教师失聪的根源,疗治教师失聪的病症。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发生学生与教师“顶牛”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被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在作崇。逆反心理不仅会抵消批评的教育效果,导致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人际关系的不相容,有时甚至会造成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因此,作为教育者,要注重教育语言的艺术性,用“巧言”、“妙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学校是两个重要的生活环境,而家长与班主任就是两个环境中的教育者,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不和谐的,那么对于心智尚未健全的小学生来说,人格发展与学习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乡村,虽然许多家长的学识较为浅薄,但他们一样爱孩子而时刻关注学生在校的表现,也会时刻与班主任沟通,也会因此产生些小矛盾,要科学化解矛盾让乡村的孩子一样快乐健康的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看到一个报道,说某地区举办了一个“师爱在家庭中闪光”的评选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选出班主任中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同时据一项调查表明,80%的家长欢迎班主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并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取教育孩子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班主任除了要做好学校的工作和学生的工作外,还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引导他们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由于很多家长没有掌握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孩子采取的教育行为常常事与愿违,这就需要班主任与家长相互沟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加以指导,这对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要。因此本期“班主任工作”,我们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教师和家长)为班主任工作提供可操作案例,以使班主任能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缺乏了信任,教育就没有了生命活力。因为从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特殊关系来看,只有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充满信心,才能始终以信任的眼光看待他们,以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才能感受到教育者的良苦用心和一腔爱意,才能对教育者产生信任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才会教育者产生信任  相似文献   

17.
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双边性质的活动。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状态,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基于此,在学校教育中,对被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心理状况等的了解,总是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而往往忽略了对教育者(教师)心理态势的要求。其实,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往往具有不可选择性,教师不能选择喜爱的学生去教育。相反,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去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师,力图追求心理学上所谓的“相容”状态。事实上,我们也发现,学生总是对他们喜爱的老师所教的课程要比其他教师的课程感兴趣。这种现象正是对教育者…  相似文献   

18.
中职班主任在管理教育中,要通过换位思考对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解来展开教学。合理运用换位思考,会让班主任在管理教育中的各个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拉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本文对换位思考在中职班主任管理教育中的作用和应用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互相倾听、互相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这时教育者将听不到被教育者的声音,即使能听到一些,也不是发自被教育者内心的,甚至是虚假的。可以说,当学生的叙说被教师拒绝倾听或发生遗漏的时候,“失聪”就出现了,其结果是贻误教育的良机,丧失教育的主动权。教师“失聪”现象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迫使我们探寻教师“失聪”的根源,疗治教师“失聪”的病症。一、教师“失聪”的病症1、不倾听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视学生的“说”,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今天,学校开家长会,作为班主任,我与每位家长都进行长时间的谈话。许多家长在我这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临走时都留下这样一句话:“孩子不听我的话,他听老师的话,请你多管教。”然后摇摇头,无奈地走了。“孩子不听话”这句话可以说包含了他们所有家长提出的问题。那么请问,什么叫“不听话”,孩子该听你什么话呢?在学校,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家里,家长是教育者,孩子是受教育者。但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是有严格界线的,它的角色可以是转化的。你什么时候扮演的是教育者的角色,什么时候不是教育者的角色;你在什么时候施教,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