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和0     
你知道“1”是什么意思吗?“1就是1”,也许你这样回答.这样回答,恐怕连你自己也不满意.许多事物见惯了,用惯了,人们反而不去多想多问,总以为自己已经十分明白了.可是,一旦深究下去,又发现还有好些地方还没有弄清楚.旅行家到过还处于原始社会的部落,那里的人只会说1头羊、1只狼、1条鱼……却不知道单独的1是什么意思,甚至,他们的语言中干脆就没有1这个词,这正像他们的语言中有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却偏偏没有“人”这个词一样.要问他们“1”是什么、“人”是什么……他们只能摇摇头,表示不懂.“1”是什么?如果你问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  相似文献   

2.
标准答案     
久负盛名的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久远的传统 ,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 ,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 :“报告长官 ,是。”“报告长官 ,不是。”“报告长官 ,不知道。”“报告长官 ,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 ,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 ,你的皮鞋不亮 ,学长问 :“你认为你的皮鞋这样就算擦亮了吗 ?”你第一个反应肯定是为自己辩解 :“报告长官 ,刚才排队时有人不小心踩了我”或“报告长官 ,皮鞋刚擦亮就遇上了下雨天” ,也许还有其它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可以为自己辩解。但是 ,在西点军校不行 ,所有的辩解都不在那四个“标准答案”里 ,所以 ,即使你满心不愿意 ,也…  相似文献   

3.
请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下列10个问题选择“A.是”、“B.答不上”、“C、不是”其中的一种回答。1.听课以后基本上能顺利完成作业吗?2.你对老师的提问能主动地回答吗?3.你上课时能记下老师讲课的要点吗?4.上课的时候能克服思想开小差的缺点吗?5.上课时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尽可能地提出来问老师吗?6.上课前你就已经初步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了吗?7.你对老师的讲课经常有评价吗?8.你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吗?9.课后你整理课堂笔记吗?10.你经常把老师的讲课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吗?以上10个问题,回答“A”得2分,回答“B”得1分,回答“C”得0分。把你…  相似文献   

4.
反唇相讥     
1.一个朋友说“:你难道不觉得这牛仔裤有一点点紧吗?”不计后果的回答“:不像你那张大嘴上需要的嘴套那么紧。”绝妙回答“:你真的觉得紧吗?我觉得正合适。”2.你喜欢的家伙说“:你不是我的类型。”不计后果的回答“:为什么?你也不是我的类型。”绝妙回答“:实际上,我一直觉得你更像我的兄弟。”3.你姐姐说“:你脸上有丘疹,不能出去。”不计后果的回答“:我至少有些地方可以去。”绝妙回答“:噢,那很明显吗?”4.你最好的朋友说“:我明晚要去那个大型派对,可惜你没有被邀请。”不计后果的回答“:谢天谢地,我绝不能忍受亲眼看着你把自己扔向那…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人问你:“整体一定大于部分吗?”也许你会毫不迟疑地回答:“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当你的思维跳出“有限”这个圈子,问题就不会这样简单了.请你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自然数与非负偶数哪个多? (2)两个长度不等的线段上的点哪个多?  相似文献   

6.
《红领巾》2008,(4):13-14
回答“是”计2分,回答“不确定”或“有可能”计1分,回答“不可能”计0分:1.你尊重、关心同学吗?2.你对人一视同仁,富于同情心吗?3.你热心班集体的活动吗?4.你对老师交代的工作很负责任吗?  相似文献   

7.
唐知生 《湖南教育》2001,(14):44-44
美国的西点军校有一个久远的传统,遇到学长或军官的问话,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不是”。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学长问:“你以为你的皮鞋这样就算擦亮了吗?”你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为自己辩解:“报告长官,排队时有人不小心踩了我。”但是不行,所有的辩解都不在那四个“标准答案”里,所以你只能回答:“报告长官,不是。”学长要问为什么,你最后只能答:“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相似文献   

8.
你的怎样知道自己是否负荷太重了呢?请回答下面这些问题,从中你会知道,自己是否劳累过度。对每个问题只需在“从不”、“少”、“屡次”、“总是”中选择一项。评分办法:“从不”———1分;“少”———2分;“屡次”———3分;“总是”———4分。1.老觉得自己有许多事需要别人帮忙?2.如果你不得不等某个人,你是不是急不可耐?3.你的睡眠总觉得不够?4.如果有人打断你说话,你常常发火?5.学习多长时间也不休息放松?6.你总是同时想做好几件事?7.你没有任何娱乐时间?8.如果你不在学习,就觉得没着没落?9.你常觉得吃饭没味道吗?10.你对学习成绩比学…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提醒自己:要善于借助自己“不知道”的契机,在推动自己思考钻研的同时,将学生们的创造力唤醒激活起来。有一次,一个学生提出一个很有分量的问题,自己一时确实回答不了,就作了这样的处理:“你提的问题真够厉害,我还真回答不上来。你看这样行不行?课后我们分头找资料或者问人,比一比,看谁首先找到答案。”那学生受命而归,第二天一早便兴冲冲地拿来了他的答案。我问:“你是问人的还是自己找资料的?”他不无得意地说,自个儿找的资料!我又及时肯定道:“你远比我强,我可是问了别人才搞清楚的。”那学生前来报…  相似文献   

10.
心灵之狱     
程应峰 《教育现代化》2005,(10):127-128
曾经有三位前美军士兵站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前,其中一个问道:你已经宽恕那些抓你做俘虏的人了吗?第二个士兵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第三个士兵评论说:这样,你仍然是一个囚徒!显然,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的士兵心中有狱,所困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事实也是这样,不宽恕别人就是不放过自己。  相似文献   

11.
常常听年轻老师诉说:刚参加工作便“热情冷却”“理想碰壁”,问我如何才能“坚守教育信念”,如何才能“成为优秀教师”. 我总是这样回答:“坚守教育信念是对的,但目的不是为了什么优秀,而是自己的快乐。别在意优秀不优秀,要在乎你自己每天是否幸福。因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你说过谎吗?面对这样的提问.你会给出一个什么样的回答呢? 说“没有”,难道你真的从来没撒过谎?答“说过”,便是承认自己曾经不诚实。无论怎样回答,这是一个两难的命题。那么,面对撒谎。人们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观点呢?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人问你现在是否停止抄袭别人的作业了,你怎么回答?这时,无论你作出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都等于承认自己做过这种不光彩的事。类似的问话还有“你现在考试还作弊吗?”“你现在不再打你的父亲了吗?”“你现在还有小偷小摸行为吗?”“你又进网吧了吧?”“你还吸烟吗?”等等  相似文献   

14.
资料荟萃     
1.正确表达自己的含义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在高级管理方面的能力,必须审视自己是否善用语言,是否注重表述中的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住往因为一个字、一个词或某一语法规则的疏忽而使你犯语法错误,如果你多次犯语法错误,就应挑选一本好的语法书重新学习一下。 2.回答时恰当使用“我不知道”良好的语言形象决不会建立在“我不知道”这种态度之上。如果他人问你一个问题,你确实不知道,应首先予以承认,但不要就此放过。如果你进一步回答下去,将给人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如:“我不知道,但我会找到答案的。”“我将尽力弄清这个问题” 3.注重谈话的开始与结束一位善于引导谈话的人总是能根据适当的场合将谈话引导开来,  相似文献   

15.
破小孩语录     
1、我是谁破小孩两岁多,人们告诉他他是谁,费了好多功夫,他终于明白了。“你是谁呀?”“我是郑博文!”他得意地回答。爸爸问:“你是谁呀?”破小孩回答:“我是郑博文!”爸爸说:“你是爸爸的儿子吗?”破小孩说:“不,不是,我是郑博文!”妈妈说:“你是妈妈的儿子吗?”破小孩说:“不,不是,我是郑博文!”人的认知最先都是从自己开始的,但是最容易迷失的也是自己。2、我到哪里去爸爸妈妈要求破小孩学着写阿拉伯数字和自己的名字。破小孩觉得非常不耐烦。暑假里爸爸妈妈把监督工作托付给了爷爷。爷爷说:“你要好好写字,将来好好读书,长大了就好好工…  相似文献   

16.
批语要具体     
在一个学校里,看到了一些作文本,有好几处的眉批或总批里,都有“语句不通”这类的话。我问一个学生:“老师给你批上‘语句不通’,你知道为什么不通吗?”回答说:“不知道。”我又问:“你打算怎么样去改正呢?”他认乎其真地说:“我以后就不写这句呗!”听了学生这样回答,我不禁想到:老师的批语这样笼统,对学生会有多大的指导作用? 我有这样的想法。一则对学生有指导作用的批语,一般应该达到以下三个要求:(一)要具体指出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则这样的笑话: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回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小朋友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非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中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翟运胜 《山东教育》2004,(16):62-63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8的分合”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8个苹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8个苹果呢?”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8个苹果,给妈妈4个,我留4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生1:“我4个苹果,妈妈4个,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教师未做任何评价。生2:“母亲节到了,我给妈妈5个苹果,我留3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又问。生2:“妈妈这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他。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8个苹果…  相似文献   

19.
要报道无锡市一中化学特级教师胡玉泉的事迹,是很困难的,因为她有这样一个“怪”脾气:不愿意谈自己.如果你有教学业务方面的问题向她请教,她可以给你满意的回答;如果你有困难向她求助,她可以尽力帮助你;但是如果你请她谈自己,她却总是笑着说:“没啥好谈。”然而,凡是胡老师所教过的学生、和胡老师共过事的同事,却没有一个不称赞她的教学、学识、为人……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相信学生 ,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你就会发现学生中蕴涵着无穷的创造力 ;如果课堂上你能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主动提出问题 ,你就会觉得自己实在没有比学生太多的高明 .长期以来 ,我在“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虽然由此而多次在学生的问题面前“伤了自尊” ,但从中却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 .1.0 0 =?如果有学生问你 :“0的 0次幂等于几 ?”你会怎么答 ?可能你会套用课本答曰 :“没有定义”或“没有意义” .但如果学生追问 :“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答呢 ?这样的事我就遇上了 .记得我是这样回答的 :“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