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庞德被誉为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发明者",对中国古典诗歌极为推崇。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和译介,庞德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使自己的诗歌创作理论和实践日臻成熟。本文拟从比较文学的视角,介绍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以及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诗歌创作的影响,揭示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独到的见解.在他一生的诗歌创作中,庞德结合自己意象派诗歌理论.把他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探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庞德不仅独到的解读了中国古典诗歌,还创译了许多中国经典诗词,使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大放光芒.本文试从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内涵的解读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创造性翻译两个方面来探讨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阐释.  相似文献   

3.
“意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诗歌中。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独特魅力,使中国古典诗歌以其具体、形象性而著称于世。本文通过中外诗歌的对比,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具体直观性凝炼性、丰富性以及象征意义等特征。而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得以成为世界各国诗歌中一颗耀眼明珠的奥妙所在。  相似文献   

4.
庞德虽然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了重要的经验,但是,其诗歌更有着跟中国古典诗歌截然不同的现代性内涵。庞德诗歌跟中国古典诗歌有相近的技巧,但更有着其独特的现代性想象和深切的现代性焦虑。作为一个对诗歌现代性和无限可能性有着种种探索的诗人,庞德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渊源关系并不能被简化地理解,也不能被简单地贴上意象派的标签。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是美国“深层意象”派领袖罗伯特·勃莱的创作源泉之一。他非常喜爱中国古典诗歌,并在创作时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意象、意境、典故以及诗书画结合的多元整体艺术观等。勃莱的仿中国诗极富中国色彩,但是,由于中美文化的隔膜,这些诗歌并不真正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整齐对仗美、参差变化美、语言节奏美和语言色彩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对读者产生的美感视觉冲击是巨大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和内涵美相互交融,共同建构中国古典诗歌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7.
意境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不能不说到意境,营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说到意境就不能不谈到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意象和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决不能将  相似文献   

8.
正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与古代的贤人智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思想的交流与情感的共鸣。因此要进行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一、汉语的语言基础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依据首先是诗歌语言,要弄懂古典诗歌的语言,首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的意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世纪初,中国古典诗歌漂洋过海,对美国的意象派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然而,中国古典诗歌和美国的意象诗明显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意象理论、汉英语言文字的句法特点及汉英诗歌,揭示出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诗歌之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的意象派诗歌产生过影响已是 东西方评论界 毋需争论的问题,但更深一步的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影响原因的研究却很 少有人涉及。本文从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对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影响原因:第一,中国 古典诗歌在理论基础和艺术风格上和意象派所追求的艺术目标及其相似;第二,体现在中国 古典诗歌中的艺术特征有助于庞德实现意象派的艺术目标;第三,庞德是一位乐意接受外国 影响的诗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诗歌“纵的继承”和对欧美诗歌“横的移植”,由此成就了中国新诗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诗歌角色。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面对现实的向下姿态以及面对传统的坚守姿态是中国诗歌在全球化时代所扮演的文化角色。在诗歌存在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诗歌扮演了新的文化角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叙事诗在情节上有不同于西方史诗的独特性质。文章从叙事诗的概念入手,比照中西方叙事理论,通过对汉乐府叙事诗的分类研究,探索以汉乐府叙事诗为代表的中国叙事诗在情节上的独特性质,并从诗歌的社会功用、语言表现形式和流传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叙事诗具有如此独特性的原因。这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叙事诗的独特性,从而正确评价中国叙事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与海外其他地区的华文诗歌发展过程相似。澳华诗歌从纵向观察,基本上说是既继承了中国新诗部分合理的因素而在海外生长的传统。又继往开来地在海外派生并形成了横向的边缘拓殖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澳华诗歌的状况反映了当代华文诗歌的变迁,即由东方向西方、从本土向海外输出所构成的横向关联的一个缩影。对澳华诗歌的当代场景作一番现在进行时态的梳理和探究,并就澳华诗歌对传统的承纽和当代性特征进行描述,进而围绕着诗歌和诗歌版图的边缘化及其生存策略加以探讨,指出在人类走向地球村和网络化的新时代,为了华文诗歌迈进理想境界的新视野。从边缘地带穿越是一种诗意存在。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经常讨论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文体以及创作的影响,却往往忽略了处于二者之间的译诗的中介作用。本文从两个层面论述了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文体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创作的中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新诗及创作的发展对译诗的促进作用,由此也突出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诗歌的功能、形态都受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留学运动和传教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留学运动和传教活动是中国接受外国诗歌影响的最重要的两条途径,它们打破了中国诗人唯我独尊、汉诗不与世界诗歌同步发展的局面,使新诗革命成为世界现代诗歌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教活动不但为中国人创造了接触外国诗歌的条件,而且面向平民大众的传教方式还促进了白话及无韵诗的产生,极大地催生了白话诗。  相似文献   

16.
莫砺锋教授的《莫砺锋诗话》突破了传统诗词研究专著的局限性,将自己的人生体验熔铸其中,使古典诗词穿越时空,沁入到当代人的心灵中,使诗词焕发出活泼的生命力,读来亲切而有感染力,达到一种"人诗合一"的境界。这种对古典诗词的解读方法使古典诗词"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利于古典诗词的传播,使古典诗词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诗歌与中国新诗都注重意象的运用,中国新诗也常常借用古典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思。新诗中古典意象的运用遵循古诗的审美原则,然而在意象的内涵、作用以及用法上却又与古诗的意象有所不同。新诗中的古典意象与古诗中的意象相比,不重视固定意义而重视彼此间的联系,不追求“立象以尽意”而追求“具体化的感觉”,不从“兴象”中显现“隐”的含义而用词语对意象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8.
传统著作者对于诗词格律的介绍,都将近体诗的不同体式作为基本元素,就首句平仄起收不同分别作以介绍,并将其中格律的变化部分称之为"拗救"。这类著作让读者陷入格律的重峦叠嶂中,反而阻碍了格律的普及和推广。罗辉先生在其著作《诗词格律与创作》中将律诗的四种句型作为基本元素简约地介绍其变化。由于律诗实际上只是这四种句型的轮转,这就使得爱好者掌握了格律的法门。同时作者在诗词创作技法上提出了"有形、有则、有魂"的"三有"原则,从而在创作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为诗词爱好者指明了学习和努力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9.
抒情言志的审美传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主流 ,在新诗的现代转换过程中 ,尽管对中国古代诗歌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 ,但中国诗歌的审美传统仍然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根基 ,新诗与传统诗歌仍然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 ,新诗中仍然渗透着传统诗歌的养分和流贯着传统诗歌的血脉 ,古典诗艺传统仍然是保持中国新诗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