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任教师是教师由教学专业学生走向教学实践的起步阶段,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阶段。入职期是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初任教师能否获得顺利的入职教育,直接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如何对初任教师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入职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在分析我国初任教师所接受的入职教育的实际情形的基础上,结合初任教师的实际和入职教育的作用,对我国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入职教育蓬勃发展,被视为初任教师进入教学专业场域的必经部分,并一致认同入职教育的展开与教师留任、教师效能有关。美国教师入职教育在各州、各学区的施行虽不尽相同,但由各州教育主管部门、以美国新教师发展中心为代表的非营利性机构研究机构所倡导的评价体系大多涉及以下内容:评价初任教师、导师、行政管理人员等参与对象;勾勒评估框架,评价入职教育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结果与成效等整体全貌;评价入职教育政策,对全美各州现行入职教育政策进行回归分析,提炼关键要素,拟定参考标准等。  相似文献   

3.
高校初任教师入职培训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初任教师及入职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对初任教师入职培训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ACMTE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教师入职教育的勃兴是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教师入职教育本身已成为整个国际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整个世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自身发展的特殊性,教师入职教育在彰显各国教育特色的同时,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挑战,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其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走向,即强化发展性的教育目标、彰显个性化的培训内容、注重缄默性的知识构成、追求平衡性的角色关系和强调实效性的培训结果。  相似文献   

5.
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的核心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对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对新入职教师的意义以及新入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并根据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着重探究了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以及提高新入职教师的反思能力,积极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促进其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2019,(35)
本研究从教育教学适应、心理适应、人际适应三个维度对幼儿园初任教师的入职适应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幼儿园初任教师的入职适应在不同维度有着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入职适应状况不仅影响着幼儿园初任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职业信念,也影响幼儿园教师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与学前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师队伍,每年都有大量初任教师进入教师行业,帮助这些初任教师尽快适应并热爱教师工作,对于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意义重大。而初任教师入职引导是教师教育的第二阶段,是连接职前教育和职后继续教育的桥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研究,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文章着重对初任教师入职引导的教学辅导进行探讨,或许能对初任教师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张凡 《华章》2010,(25)
入职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指导教师制是对初任教师进行入职教育的一种有效形武,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本文以济南市的初中教师为研究对象,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对当地初级中学指导教师制的 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指导教师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师》2016,(35)
教师的入职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和过渡期,其间会遇到很多困难,为了加强新入职教师队伍的质量,对新入职教师的培养特征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而日本在初任教师培养方面的研究较早,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对于教师的职业生涯和学前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当前幼儿园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存在着对入职教育认识不充分、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入职教育保障制度不健全以及入职教育评价不完善几方面的现实困境。幼儿园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应积极开展入职教育培训需求调查,基于需求分析设计和丰富入职教育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入职教育形式,建立健全入职教育的政策保障体制以及完善入职教育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专业身份(认同)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实习(职前)教师对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实现是实习教师不断与实习环境的多种构成要素之间互动的结果.在实习环境的构成要素中,人际互动对实习生身份认同的影响最大,而人际话语沟通是人际互动中最显著的方式.文章通过个案展现了话语在一位硕士实习教师对小学教师职业认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同的过程是在外部权威话语和内部话语的张力作用中伴随着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13.
韩国基础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保障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以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厚的报酬制度吸引优秀人才不断进入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从而有效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本文从法规体系、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制度、薪酬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角度探讨韩国是通过怎样的制度使教师的职业充满吸引力的。  相似文献   

14.
师生心理契约的建构是以"期望+责任+爱"的理论模式作用于师生双方的,它比一般的个体期望能更好的改善师生关系.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在于教师回归"教育者"本位居所,以实现师生精神的共勉与相契;通过师生对话与交往,深度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回归学生的话语系统,实现师生关系的融通.心理契约建构的根本在于爱的畅通无阻,爱可以迟到但永远不能缺席,爱应行使对现代教育的救赎.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认同: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使得对教师专业认同的研究成为当今教师研究的重点之一。教师专业认同具有动态发展性、个体性和能动性,是提升教师生命意义的内在基础。我们应从关注教师的自我认同、注重职前专业学习和初任教师实习的经历、注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三方面反思和改善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从学生到导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驷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1981年颁布实施后我国首批硕士学位获得者之一,于1984年又成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培养的第一位博士,随后在美国、英国作博士后研究工作,1989年回到清华大学。1989年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晋升为教授,并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1993年开始任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出6名博士。2000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袁驷教授是伴随着我国《学位条例》的实施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值此纪念《学位条例》实施2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袁教授就自身的成长经历,谈谈为学治教的体会,从而从一个侧面看《学位条例》实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它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立足于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反思实施自我监控、自我调适,不断优化和改善教学行为,才能提高教学水平。由此,我们认为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如果没有反思,那么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将永远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因此,为满足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必须加强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Student Surveys for School Teacher Evalu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udents reports have the potential to add much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school teacher quality. However, much research has centered on post secondary settings and many questions remain about the use of pupil surveys for K–12 teachers. The Davis County School District (Utah) uses pupil surveys as one teacher-chosen data source for teacher evaluation. The surveys of 9,765 students were analyzed for patterns of response. Item analysis suggests that pupils responded wit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Some individual items are more defensible than others for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asons.  相似文献   

19.
从课堂到网络:多学科视角下师生互动透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师生互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特别是探讨师生互动本质、特征与结构, 无疑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在互动概念的解析基础上, 分别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计算机学科等视角出发对师生网络互动进行剖析, 同时在分析课堂环境下师生互动失衡的现象中, 引出对师生网络互动本质的探讨以及特征与结构的描述, 最后, 在正确理解师生网络互动的本质、特征与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希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Standardized testing is a reality with which all educators must contend. Although the laws enforcing such assessments do so under the premise that students will thereby be assured an equal opportunity for academic success, they overlook a critical point—students are human beings with needs that reach beyond what is measured on a tes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standardized testing on the educator's ability to adequately address these needs and questions whether the focus of education has turned to treating children as commodities rather than helping them to develop not only their intellect but also their emotional and social sel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