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业生指导工作中的中心问题是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对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和解释工作,使学生及其家长正确地对待升学与参加劳动生产的问题。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课堂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又该把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前途教育等等密切结合起来进行,不可有片面性。有位老师在教“女孩子们驾驶的拖拉机队”一课时,指出帕莎热爱土地、热爱劳动,立志做一个拖拉机手为祖国多多贡献金黄的谷粒,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感染学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点。又如一位老师在教“姚连君”一课时,充分发挥了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开始,对一年级新生要上准备裸,接着就要教注音字母。这里,我把怎样教这两部分教材的打算写出来,请大家指正。准备课部分准备课的教材,在课本上是六幅彩色图。六幅图的题目是:“我们是一年级小学生了”“我们这样上课”。可爱的家庭”“他们在家里做什么”“在果园里”和“在树林里”。估计一幅图要用两个课时教,共十二个课时教完(一星期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教导我们:“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让青年一代在工人阶级的直接培育下成长,我们坚持开门办学的方向,从一九七○年下半年起,在挂钩单位县机电厂试行了车间办教学班的制度.我们安排每学期有四个教学班到机电厂进行教学改革试验.这四个班在工厂革委会和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分别由机电厂的铸造、支农、电器、机械等四个车间的教育革命组具体领导,使教学班与工厂车间结为一体,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车间每个工人师傅带一至两个学生,实行帮思想、带劳动,教技术,传作风.学生经常向工人师傅汇报思想和学习情况,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学期结  相似文献   

4.
学校进行劳动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正确的劳动态度,就是对劳动具有自觉的社会主义的态度,就是认为“劳动是光荣的事业,是豪迈的事业,是英勇的事业”(斯大林语),不劳动是最耻辱不过的。  相似文献   

5.
学校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为着使学生掌握有关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生产工具,养成社会主义的劳动态度,从而克服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产劳动和学生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偏向。”(小学教师九月号社论) 我们的任务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新人。怎样来保证达到这个任务呢?凯洛夫教育学上指出:“没有综合技术教育,就不可能完全达成教育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因为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应当懂得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并会掌握技术,而这一点恰恰是应当由综合技术教育来保证的。”可见,我们学校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就能更加完整地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保证了这一方针得到正确的贯彻。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是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的条件之一,因为我们的基本生产技术教育不仅要求儿童用脑,而且还要求儿童用手,是教学跟实  相似文献   

6.
深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坚持教育要革命的正确方向毛主席教导我们“教育要革命”。作为教育工作的战士,怎样将教育革命进行到底,这是我经常考虑的问题。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我从一九五三年高中毕业教了二十二年书。文化大革命前,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毒害下我搞的是业务第一,拚命追求升学率,那时,“读书做官”、“智育第一”、“业务挂帅”、“个人奋斗”这些资产阶级统治学校的精神枷锁紧紧地束缚了我的头脑。  相似文献   

7.
你为什么要参加教育科研?面对这一提问,可能有人会立刻嬉笑着说:“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呗!这还用问?还用摆出那么郑重其事的样子?”我说:“这样回答,当然不错,人们都这样讲,讲了多少年。作为领导,从中央到地方到学校的各级领导,他们把兴校兴教作为教育科研的宏伟目标,把教育科研作为达到兴校兴教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那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具体到我们普通教师,这样回答,是否有点儿大而空了呢?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校只是偏重于知识教育,对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是忽视的。去年下半年,我们听了文教科周科长半年来工作总结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明确了必须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同时又学习了董副部长“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而努力”等文件,认识到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儿童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领导上就号召教师们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尤其是劳动教育,贯彻到班务计划、各科教学计划和各项活动中去。我们是通过下列几种方式进行的: 一、充分发挥课文的内在思想性,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如袁增同志教高小第一册语文“开荒日记”一课时,通过课文分析:“长的满是荆棘、灌  相似文献   

9.
盖厂房买机器大办小工厂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大力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通过文件学习,搞通教师思想。接着学校召开了誓师大会,团队也发动了挑应战书。我们对教师要求“做教员又做技师”,对学生要求“做学生又做工人农民”“人人都是  相似文献   

10.
“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这是毛主席对我们工人阶级的最大信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重任。今年,我们在积极支持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七四级二班开门办学的工作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只要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坚持发挥工人群众对教育革命的主人翁精神,教育革命就一定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开门办学就会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1.
自从“教育工作”1958年第24期开展”关于贯彻教育方针中几个问题的讨论”以来,截至本期发稿为止,已经收到来稿196件,发表了17篇。参加讨论的大都热情很高,有鲜明的态度,有一定的见解。但是整个讨论还需要向广度和深度方面大大发展。对吴文礼的文章所提到的某些问题,象说教育工作倒退了,体力劳动并不会产生教育效果,学生是“四不象”,参加劳动是得不偿失,不要向小学生进行阶级教育,“红”与“专”要分工,等等,分析论证批判得多,这是必要的,其它方面,特别是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实质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根本问题,却讨论得很少,结合近半年来的工作实践探讨“怎么样”坚持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文章更少,就是讨论到了的问题说理也还不够充分。另外,参加讨论的文章战斗气氛也需要加强,要深入揭露思想实质,开展思想交锋。对于已经发表的文章,不要认为全都是正确的,要考察其中哪些论点是对的,哪些还值得商榷,哪些甚至是根本性的错误要加以批判。这一期发表的宋平同志的“对讨论的几点意见”一文,就提出了他不同的见解,值得大家细致的研究。只有热烈展开辩论,才能分清是非,提高认识,贯彻好教育方针。为了使讨论进一步发展,希望读者今后着重就如下问题发表意见:(1)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没有矛盾?怎样正确认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劳动在学校中究竟应当放在怎样的位置?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教育、教学工作怎样与生产工劳动结合才是正确的?(说明学校全盘教育工作怎样与生产劳动结合,各科教学又怎样结合,为什么要这样结合。)根据不同年级怎样安排劳动与教学的时间才恰当?勤工俭学活动、为教学服务的劳动、公益劳动等要怎样组织?教师怎样参加劳动才能保证既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又领导好学生的劳动,并使自己得到锻炼?(3)小学教育怎样为政治服务?怎样贯彻阶级路线?(4)怎样正确估计和分析现时小学教师的政治情况?在教育大革命中教师的作用和任务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实现自觉的自我革命,达到又红又专?  相似文献   

12.
我们视导了不少学校,听了许多教师的语文课,一般都已能够注意到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劳动教育,因而获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教师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还不全面,因此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在我们将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劳动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来和大家研究。一、联系实际和硬加政治尾巴问题:有些教师,凡是讲解含有劳动教育内容的课文时,总要联系到毕业后的出路问题。例如教六年级“斯达汉诺夫”一课时,教师讲了在新社会里任何劳动都是有光明前途的,都是光荣的、重要的以后,就联系到农业生产也是有光明前途的,并且对学生说:“你们就要毕业了,毕业以后,如果考不上中学,就应该安心参加农业生产,只要努力,发挥创造性,徐建春就是大家的好榜样。”我们认为:教师后面讲的话,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同时也是不妥当的。从教育厅指示中可以看到:“教育儿童具有正确劳动观点,培养劳动习惯,这是一个长期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师范院校,十分推崇叶圣陶先生的那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显然,从“教”到“不教”是一个过程。“导”既是实现由“教”到“不教”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艺术。前几年,我校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组织力量对我校毕业生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实地听课、访问,召开校友、中学领导、教师、学生家长、教委同志的座谈会,反馈的信息是:我校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良好,其中不少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班主任、教坛新秀,有的还被推上了领导岗位。但从教能力有些参差不齐,教育技能、…  相似文献   

14.
第一印象我从《江苏教育》编辑部调到上海教育出版社工作是在1964年10月。当“上教社”的人事干部领着我去见总编时,他居然直呼其名:“陈怀白,新来的陈纫芷来报到了。”我真是吃了一惊,以后我接触其他同志时,发现他们叫社长也是直呼其名“郭云”。在江苏,我们对教育厅的各级领导,都以职务相称。在《江苏教育》编辑部内部, 对领导倒也不称职务,但总要加上“同志”两字,如钱闻同志、徐文同志。记得有一次开党小组会议,我提出直呼  相似文献   

15.
陈纫芷 《上海教育》2006,(6B):26-27
第一印象 我从《江苏教育》编辑部调到上海教育出版社工作是在1964年10月。当“上教社”的人事干部领着我去见总编时,他居然直呼其名:“陈怀白,新来的陈纫芷来报到了。”我真是吃了一惊,以后我接触其他同志时,发现他们叫社长也是直呼其名“郭云”。在江苏,我们对教育厅的各级领导,都以职务相称。在《江苏教育》编辑部内部,对领导倒也不称职务,但总要加上“同志”两字,如钱闻同志、徐同志。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涉及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可谓博大精深。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要真正实践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首先必须对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正确、全面的理解。就如众口传诵的“现在的教是为了达到将来的不需要教”这句话,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17.
一纪念节前的宣传活动1920年上海工人纪念五一劳动节,是上海工人第一次纪念自己的节日。这一年除了上海以外,全国许多地区也都举行了群众性的纪念活动。这次纪念活动是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与推动下进行的,当时正是五四运动后一年,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思想界中日益成为主流,工人阶级本身也开始了初步的觉醒。在上海工人纪念五一劳动节前,进步报刊如“新青年”、“星期评论”、“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等,都登载了许多启发工人觉悟的文章,例如刊登在4月18日“星期评论”上的一篇题为“工人应有的觉悟”的文章,针对当时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高唱“改良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大型的公开课、教学评优活动及下校听课时,我们很少听到略读课文的教学,有关的文章、论著及教案也很少见到。教学中,有的忽视对略读课文学习的指导,略读课成了自读课;有的甚至以课时紧张为由,把略读课文变成了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略读课文的教学之所以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在考试范围内)。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许多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不少教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仍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9.
杂交高粱是农作物杂种优势研究利用的一项新成就,根据全国各地大面积种植或试种经验,一般比普通高粱增产五成到一倍以上.我们认为,推广杂交高粱是解决本地区旱粮作物产量不高的新途径.因此,从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形势需要出发,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深入农村调查,向贫下中农学习,编写了杂交高粱(晋杂五号)一章补充教材,在高中两个年级进行教学.此章教材分为六个课时,其中讲授理论知识四课时,实验实习两课时.为了使教学、生产劳动、科研能紧密结合,我们在学校小农场划出了三块共2.1亩的旱地,作为杂交高粱繁殖田、制种田和大田生产的“三田”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20.
美国《时代》周刊1981年5月18日一期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一所行之有效的学校”的短文,介绍布拉克本学院开展劳动教育的情况。文章简短明了,值得一读。劳动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而且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事业精神。社会主义教育尤其要把劳动教有放到重要地位,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新人。资本主义国家学校能做到事情,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问题是在于学校的领导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认真的组织工作。希望这篇短文能引起我们学校的领导和有志气的大学生的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