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教学化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政府教化意志为主导,以广大民众为教育对象,在长期教化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重民”,“养民”,“教民”的教化观,在近代各种新文化思想的冲击下,传统教化思想逐渐向“国民”观,“新民”观,“民智”观等方面转变,社会教化也逐渐向近代社会教育转型。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儒家化的仁、义、礼、智、信五大范畴中,康有为把“智”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提出“智学复兴”的现代化变革思想;他着眼于人,进一步将“智”推衍为人的生存境界:“识见”,人只有改变自己的化识见,才能成为现代“新民”。由此康有为开启了以国民思想改造为根基的现代化变革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前期诗论代表作《饮冰室诗话》,以“三新一旧”为标准,以“新民”为旨趣。表现在入选诗作反映现实,即事名篇,宣传“欧洲三精神理想”;入选诗人为民主革命志士、维新烈士,强调“诗肖其人”;以诗歌为改造国民品质精神教育之要件。后期持“情感中心说”,提出情是“新民”的原动力。对梁氏提倡的“旧形式”需作辨析。梁氏以其理论和实践,推动了一场资产阶级变革封建旧文学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4.
蒋志刚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3):31-33,45
“新民”,即国民性改造,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20世纪初叶中国第一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中心话题,也是梁启超文学启蒙思想的中心话题.文学作为启蒙工具,其首要的价值目标就是改造国民劣根性.而文学启蒙的需要,又促进了近代文学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年兴起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新途径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国外思想影响和19世纪下半叶一些思想家关于国民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改造国民性思潮中,思想启蒙家们批判了存在于国人身上的种种劣根性,大力提倡新的国民意识,积极探讨了“新民”的途径与方法,并把理论探索付诸实践。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表明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学习西方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新民”即人的现代化,严复、梁启超、五四民族精英和晏阳初都先后提出了“新民”的思想。严复道出了“新民”之声;梁启超呼唤“新民”,提出了“新民”之道;而晏阳初更是走向了“新民”之路而闻名于世;今日,面对“三农”问题,“新民”成为了令人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中蕴含有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大致可归纳为:教育目的上实现“两改”——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教育途径上实现“两结合”——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法上注重“两因”——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育评价上注重“两性”——全面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政治和政治思想的主流是借鉴西方的经验和做法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 ,“民”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传统的重民思想或以民为本的政治原则成为思想家们构建其政治理想时着意挖掘的资源 ,呼吁“重民”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有趣的是 ,“民”在这个潮流演进中 ,逐渐由被倚重的对象转化为广受批判的目标。由重民向改造国民性思潮的演化 ,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民”进入政治系统的历史轨迹 ,反映了君权的逐步衰退和国民在社会转型中所扮演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属于精神—文化—心理层面的一次自我反省与自我批判,它在新文化运动中达到了高潮。通过批判国民劣根性,探讨国民与民族、国民与国家的关系,把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革新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向了一个高潮;通过反思与批判,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实现国家的强大,关键是弘扬新的国民精神、塑造新国民,即实现人的近代化与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国民性”思潮就是一场人的近代化运动,在思想理论方面为今天国民精神的重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发表孟万金的“儿童学习障碍的诱因与诊治”.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从关心下一代学习为突破口开始萌芽.1992年,《教育研究》发表孟万金的“教育心理学的新使命: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心理学探新》发表孟万金的“传统国民心理初探——兼与西方比较”.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向培养国民心理素质高度提升.1996年,《高等教育研究》发表孟万金的“继承与超越:中国德育传统的现代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发表孟万金的“论言语能力及其语言教学改革”.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向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1898年10月至1907年7月,梁启超提出了其创建民族新文化的最初设想。他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实现民族救亡,根本在于培养具有合群的公德意识、严于律己的私德观念、刚毅有为的冒险进取精神、具备国家思想、勇于争取权利、积极履行义务、追求自由、善于自制、具备独立、自治能力的新型国民。而养成“新民”的途径则在于创建会通中西文化优秀基质的民族新文化,通过这种民族新文化,用新的学术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文学形式、并创建新的史学来“新民”,借此创建新国家、新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严复“三民”思想是中国近代以来改造“国民性”思潮的理论源头。严复框定了改造“国民性”的整体性理论架构,之后的梁启超以“新民”为己任进行“三界革命”,胡适立足于“个人主义”发展“平民文学”,周作人强调人间本位的人道主义的文学,鲁迅立足于“立人”思想重塑民族魂的新文学创作,都是这一思潮在文学领域里的延伸。  相似文献   

13.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护网上“信息疆域”和提升国民道德素质的战略高度认识其意义。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根本目标是在网络传播的虚拟空间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让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舆论新阵地。为此,应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成新课堂、新纽带、新舞台、新空间。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靠科学的建设机制来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也就是塑造理想国民.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政治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孙中山的公民教育思想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孙中山的公民教育思想由培养国民意识、规复国民人格、养成国民能力、振作国民精神、提高国民素质五方面构成.培养国民意识就是培养国民的国家、民族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规复国民人格,首先是规复做人的尊严.此外,孙中山还谈到了道德人格,以及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养成国民能力,就是培养国民行使权力的能力.振作国民精神就是培养国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具体而言,孙中山特别强调了乐观进取、力行冒险、发扬传统优秀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孙中山主要强调了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素质.孙中山的公民教育思想既具时代特点,又有鲜明个人特色.其最大特色就是紧贴实际,注重操作.  相似文献   

15.
民族危机孕育了梁启超自觉的历史教育意识,推动他开拓了近代历史教育的道路。梁启超以“新民”和提供“国民资治通鉴”为目的,以近代报刊为推行历史教育的主要手段,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近代观念传达给国人,以期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这种历史教育思想孕育着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雏形,顺应了中国社会与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要求。虽然它还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显示了很高的社会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女学观是其维新改良教育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独树一帜。以作新民为第一急务,开民智为第一要义,兴学校为第一政事,办女学“为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女子是可以受教育的,女子需要受教育,要让女子接受新式教育。唯有通过新式女子教育,才能造就智开、平等、自立、宜家、善种的女“新民”,而“新民”的核心素质应该为“民德”、“民智”、“民力”。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就是重视乡村教师的培养。一、乡村教师的地位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兴衰,都在他手掌之中”。在当时的中国,农民约占85%,农村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乡村教师担负着改造国民的主要责任。因此,乡村教师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前途的兴衰。二、乡村教师应适应乡村需要陶行知考察当时中国的教育状况后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  相似文献   

18.
《革命军》中,邹容把国民劣根性归结为奴隶根性,对如何改造国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从揭露国民奴隶根性及其形成原因、构建理想国民、改造国民奴隶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邹容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相似文献   

19.
“开民智”、“作新民”是我国近代发展社会教育的主题。自民国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以来,社会教育的理论与事业就受到教育家群体的关注,陶行知、俞庆棠、傅葆琛、雷沛鸿、陈礼江等对社会教育都有过深刻的论述,形成了创造的社会教育、扩大的社会教育、丰富的社会教育、制度化的社会教育、消极与积极的社会教育等各具特色的社会教育理论。这些社会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社会对策性和教育对策性,总结他们的社会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民智”的开启、“新民”的养成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一生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他的教育追求.以教育求民主共和,实现其社会理想,就是他一生的价值追求.而养成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民、养成其为国家主人翁之资格;培养适应民主生活的公民,为在共和国实现现代化奠基,则是陶行知献身大众教育的终极目的.欲达此目的.就必须以生活教育取代旧教育和洋教育.其思路就是通过教育的改造实现国民的改造,通过国民的改造实现生活的改造和社会的改造.生活教育理论之价值就在于引领教育改革:让教育回归生活并引领生活,让教育回归社会并引领社会;让教育为培植、增强人的生活力而不是消灭人的生活力服务;让教育为国家、民族的现代化奠基而不是为个人成为人上人奠基;让教育返回其本真而不再成为政治、经济等的工具或者为个人谋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