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2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1999年农业产业沉淀了大约3.3亿劳动力,并且在“十五”期间,我国农村每年将增长劳动力850万人。现阶段,如何转移和吸纳这支庞大的劳动力大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增强乡镇企业对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企业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乡镇企业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对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所下降。目前,应推进引导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良好结合,以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增强对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外转移成为一种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受到非农部门吸纳能力和外部环境的限制,也受到农业吐出能力和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内在制约。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以就业和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汉中市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和特点入手,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制约因素,探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和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本文根据调查统计和典型案例,主要研究汉中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引导汉中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是当前我国社套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如何引导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不仅关系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而且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度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现代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对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来说,解决好近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对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存在着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人口、劳动力与资源的配比不合理,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空间过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农村居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农村还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之所以面临重重困难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不…  相似文献   

8.
胡昌富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3):10-12,2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人力资本障碍和体制障碍是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社会民间组织的作用,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稳步转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多渠道分流,这是由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庞大数量、素质的层次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分流只能采取以小城镇建设为主,其它途径为辅的“主渠道与多元化相结合”的分流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情况,第一部分先介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在多数民族地区是一个急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笔者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例,分析了这一地区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就、特,最与问题,分析了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转移趋势和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建设和创新等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牧区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是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小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但从目前我区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狭窄;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一技之长;劳动力转移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政府的组织和引导;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普遍低,且不能按时领取。针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提高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牧区第三产业,扩大对外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13.
当前,就业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为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了就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应遵照市场经济规律,选择与我国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就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Thestructureoflaborintheeconomicsoci etyisakeyindicationofthedevelopmentofthenation ;andbasedonthesituationofChina ,re latestothemigrationofitshugesurplusagricul turallabor,which ,basedona 1 998estimate ,accountedforatleast2 6%ofits4 50millionru ralla…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农村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部分农民理想有所淡化,道德水准有所滑坡,生态伦理意识淡薄,宗教迷信活动在不少地方重又泛起。致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严峻挑战。这既有农民自身道德素质偏低的原因,也有基层干部思想认识、道德教育宣传工作、农村法制建设工作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到位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6.
农村失业问题之界定和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术界对农村失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但普遍夸大了农村失业问题。按照失业的定义,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国农村失业人员主要是完全脱离农业的农民和农村的“墨人”,因此,在失业问题上,我国必须有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失业标准。治理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和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目前,关于农民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比如,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等。伴随“民工潮”的出现,农民工进城对社会既产生了积极作用,又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妥善处理其消极作用,这些便是本文所涉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长安县11个乡镇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随机调查分析,找出问题,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政府要加大投入、认真督管,农民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教育部门要重视基础教育、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各方齐抓共管,才能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好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清代乡试中的舞弊现象、防弊对策、防弊对策失效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研。由此引出一些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整肃考风的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