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标1:朗读文章,把握感情基调,感受夏之韵。 文章开篇就用了一个独句段,节奏明快,用语明丽、舒朗、简洁,三个词那么醒目地破“文”而出,确乎“紧张、热烈、急促”,翻开书页,不容人沉静,它们便跳跃出纸面,跳跃在夏天的旋律里。位置那么耀眼,似乎在宣告自己对以下内容的主导性地位,着实制造了一种先声夺人的快意。朗读全文时让人不由自主就会以欢快、明亮的语调,裹挟着赞美,热情地读出夏天的蓬勃之美。  相似文献   

2.
何干之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干之是以经济史研究见长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三十年代,他对中国社会经济性质问题进行全面探讨,总结出中国经济的三大特点:“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性”、“中国经济的半封建设性”、“死路一条的民族资本”。何干之的上述观点,在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回忆老一代理论家何干之教授1948年在老解放区华北大学培养研究生的经过,说明何干之教授在学术上的重大贡献,阐述学术上的师承关系和治学要领,反映我国两代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坎坷之路和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为起点,何干之逐渐走上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之路,取得多方面成就,成为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1979年,何干之平反后,在其夫人刘炼的推动下,关于何干之的纪念性文章、研究性论文、文集以及传记逐渐问世,但目前对何干之史学的研究仍存薄弱环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宏观性着眼,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路径,从而加深对何干之史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刘长明 《教育》2012,(30):59
何干之,原名谭毓均,学名谭秀峰,1936年用何干之笔名发表文章,此后,即改名何干之。从1928年在《台山日报》《南华日报》等发表文章开始,他就走上了一条无怨无悔的学术研究之路。不论是白色恐怖的流亡时期,还是抗日烽火的残酷岁月,他始终不停顿地研究中国革命问题,著书立说。这期间,既有可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儿童时代的保姆何干在张爱玲缺失父爱与母爱的情况下,尽自己的努力使张爱玲感到了一丝温暖。同时,张爱玲通过何干的口述在《雷峰塔》、《对照记》等作品中构造出了已逝祖母的形象,与家族的先人建立了精神上的联系,略微弥补了亲情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和中共党史专家何干之同志诞生八十周年。何干之在革命的讲坛和笔坛上,辛勤地耕耘一生,他培养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在学术研究上,硕果累累,令人钦羡。学习这位史学前辈的治学经验,研究他的学术实践活动的特色,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来说,仍有其现实的意义。我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使六十年前刚刚进入大学读书的、还是一个“教育改造论”者的热血青年何干之,逐步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革命道路。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造就了他一生的事业,也使他在学术实践上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纪念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和中共党史系奠基人和创立者之一何干之教授诞辰100周年及中共党史系成立50周年,5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了“纪念何干之教授诞辰100周年暨庆祝中共党史系成立50周年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苏星、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雒树刚、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北京市副市长张茅等中央和北京市的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并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何干之教授的亲友代表,…  相似文献   

9.
对于教研文章的写作,许多教师常产生这样的抱怨:教学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写文章,写论文是专家学者的事,评职称的教师要做的事,与我们教师何干?但是现实的逼迫又使得老师们不得不在此花大量时间,苦恼也就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0.
何干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理论家和中共党史专家,其生平活动和著述对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学术界对其思想和生平研究的概况进行历史的回顾,总结以往研究成果,以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 夏天到了,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孩子们都穿上了凉爽的夏装,身边的一切也都在发生着变化。孩子们似乎对此充满了好奇,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们就开展了主题系列活动:快乐的夏天。引导幼儿发现夏天、记录夏天、感受夏天、描述夏天。  相似文献   

12.
夏天     
郭雨凡 《辅导员》2010,(11):50-50
太阳擦着汗向大家报告:夏天来了!夏天来了! 荷花躲在大圆盘中间,看不见夏天,她伸出脑袋,四下张望:夏天在哪里?夏天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夏天来了     
夏天来了,夏天来了,我们小姑娘都换上了漂亮的裙子,去寻找夏天。 你看,夏天在茂密的绿叶中,知了在树枝上唱歌。  相似文献   

14.
三点导读     
《夏天》是一首书写乡愁的诗,但却以“夏天”为题。诗人的故乡应是四季分明的地方,诗人却客居长年都是夏天的他乡,所以,在炎热的夏天就向往有着“初绿江水中的橹声/以及乍暖还寒时节/兰草上结着的/清瘦的相思”的风和日丽的故乡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杨栋 《中文自修》2001,(7):39-39
一眨眼又到了这个季节,蚊蝇肆虐,酷热难当。虽说如此.却还有不少乐事——吃冰淇淋、看电视、睡懒觉,还有游泳,每年的夏天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不过去年的夏天与以往不同,那个夏天有美妙的蝉声、俏丽的荷花,还有她。  相似文献   

16.
1冬天散热多。还是夏天散热多? 在学习了体温调节后,我问学生:“是冬天散热多,还是夏天散热多?”为数不少的学生回答说夏天。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只看到我们在夏天经常是大汗淋漓,而在冬天瑟瑟发抖。恰恰相反,在夏天,由于温差较小,机体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向环境中散失热量有限。之所以大汗淋漓,同样由于温差(气温与体温)较小,有时气温甚至高于体温。此时,体内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仅靠辐射散热不易散出,甚至不能散出,机体必须依赖出汗散热,根据物理学原理辐射散热已不能奏效。冬天温差较大,机体极易辐射散热,一般不会出现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而进行排汗作用,为了维持体温机体不得不散失大量热量。  相似文献   

17.
葡萄     
阳子喜欢吃葡萄,晶莹透亮的葡萄一如水晶般纯净。阳子觉得葡萄吃下去人仿佛也清爽许多。于是,每年的夏天便是属于阳子晶莹透亮的日子。阳子的夏天很热烈,也很清凉。阳子喜欢热烈的天气和清透的感觉。“夏天真好。”阳子边吃葡萄边想。在一个热情似火的夏天里,因为一场考试,阳子的心跌入了谷底。那个原本依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夏天突然之间变得很狰狞。那个夏天阳子足不出户,一个人躲在家里,将那场可能改变一生的考试想了几千遍几万遍。想着想着,阳子的心越发冷若冰霜,泪却越发汹涌热烈。阳子没来由地喜欢黑夜,喜欢黑暗将自己…  相似文献   

18.
在最近发行的很多专辑中,夏天的情节都在MV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无论是海边派对,还是花园中的小清新,想必都是夏天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习惯     
严文井 《小学生》2007,(11):31-31
夏天是一个奇妙的季节,大街上色彩斑斓,人们挥汗如雨,大家活动多样……在严乐昕笔下的夏天,更是充满了趣味和清爽的感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村农业农民正处在伟大的变革之中。农业由几千年自给生产向市场化、工业化经营转化提升,农村向城镇化和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口由主要在传统农业领域向大、中城市异地转移,向中、小城镇二、三产业就近转移,向大农业内部的加工、服务、营销中介转移,并需要从整体上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水平。在这一系列的伟大变革中,核心是人的问题,是农村现有劳动力和再生劳动力干什么、到哪里去干、如何干的问题,难点是使其在观念上、素质上想干,知识、能力和技能上能干的问题。如何加大投入,发挥好现有高、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主动应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