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光美 《北京档案》2021,(11):51-53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自1949年1月31日和平解放以后,北京城经历了由"旧"到"新"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建设新世界"能力的重要窗口.1949年2月2日,《人民日报》(北平版)发表《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一文,宣布"我们已经推翻了一个旧北平,开始建设一个新北平."[1]随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发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2]的号召.由此,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踏上了"建设新北平"的征程.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我国新闻媒介上,“专访”作品已成为新闻报道常见的、为广大受众所欢迎的体裁之一。著名女记者——柏生则是“专访”的开拓者。 柏生姓陈。 1949年5月17日(北平刚和平解放不久,新中国还未诞生前),柏生的首篇新闻专访《北平房屋问题条文公布后叶剑英市长发表谈话》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直至1993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她采写的最后一篇专访《前沿上的陈氏‘莫比乌斯作坊’》,在45年间先后采写、发表的新闻“专访”达300余篇。  相似文献   

3.
蓝鸿文 《军事记者》2003,(11):54-55
1949年2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对开4版),一版头条地位刊出一条振奋人心的重大新闻:北平和平解放。新闻的标题是:以和平方法结束战争(引题)北平宣告完全解放(主题)国民党军已全部出城外听候改编(副题)一版除报头外,共6栏。当时的人民日报为竖排,北平和平解放的新闻题文各4栏长,大字标题,在版面上相当引人注目。一版围绕北平和平解放的新闻,还有《和平结束北平战争经过》、《北平介绍》。另外,还刊出两条新闻:《中国农工民主党领袖揭露南京伪政府假和平阴谋》、《中国致公党发表对时局通电》。北平和平解放的新闻,电头用的是“新华社陕北31…  相似文献   

4.
钱江 《新闻战线》2015,(5):96-98
1949年2月2日,范长江率领的人民日报先遣队组成编辑部,在北平王府井大街创办了《人民日报·北平版》,从此以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的人民日报开始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从农村编辑部到国家首都城市编辑部转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民日报》上有了新闻照片,人民日报摄影队伍建立起来。追溯历史,人民日报摄影事业的先河源自战争年代。"大党报"——《人民日报》是由《晋察  相似文献   

5.
文海拾贝     
毛泽东对待错字的严谨作风1949年4月25日,当时的中共北平市委机关报《北平解放报》,登载毛泽东1939年写的《五四运动》一文,有五处错排。毛泽东当天发现后,立即给《北平解放报》编辑写了信,并附去他代拟的200多字更正稿,要其更正(详见《毛泽东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者》1989年第6期所载《一件往事》追述了40年前翻译毛泽东同志《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重要文献的始末。显然,这是一篇颇有史料价值的回忆录。美中不足的是,这篇回忆录的背景介绍部分有欠准确。文章写道:“1949年7月1日下午,大雨滂沱,但是并未能阻止数万名党团员干部在北京先农坛集合,兴高采烈地参加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纪念会。”这一段中除“北京”应为“北平”这一笔误外(此处错误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读者,不知您是否读过茅盾先生那篇脍灸人口的短文《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那几位英勇的格鲁吉亚儿女为俄国革命的成功播撒希望的故事,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王贞 《北京档案》2019,(1):47-50
70年前,也是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北平的各个角落正涌动着一股无可逆转的迎接黎明的热潮。在北平的上空,穿梭着各方人士为古都的和平解放而紧急商谈的电波,无数人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奔走着、努力着。争取北平和平解放的谈判始于1948年12月中旬,先后进行了三次。1949年1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与傅作义将军的代表达成了《北平和平解决问题协议书》。  相似文献   

9.
《出版史料》2007,(3):51-51
《人民晚报》是北平解放后出版的第一个晚报,从1949年5月1日创刊,7月31日停刊。在此以前,从1949年3月15日起《人民日报》已由河北平山迁至北平正式出版。不久,人民日报社认为,除日报外,还应该出一个具有辅助作用的晚报,以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人民晚报》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受权发表了一条重要电讯,公布了发动中国内战的43名战争罪犯名单。这43名战犯中,除了杜聿明(1949年1月在解放战争中被俘)、傅作义(1949年1月在北平起义)、戴季陶(1949年2月11日在广州自杀)、程潜(1949年8月在长沙宣布起义)等4人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SO年来,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与新中国同龄,诞生于1949年2月2日,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专人接管了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2月2日上午11点45分,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呼号开始播音,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诞生了,从此党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到了京城的千家万户,古城北平开始了人…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机关“不声不响”进驻北平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央警卫团派出7个连共800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的番号进入北平。虽然部队进驻北平,但大家的心里却始终悬着,此时的北平并不太平。  相似文献   

13.
《陈云文选》(1926—194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从2月15日起已陆续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陈云文选》共分三卷出版。现在出版的这一卷,共21.8万字,收入了陈云同志从1926年7月至1949年1月的45篇重要著作。这是陈云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其中有30篇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这些著作的内容,涉及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白  相似文献   

14.
“出了一恶口气”北平解放的当天(1949年1月31日),军管会首先接管国民党两个新闻机关:一个是国民党在华北的头号党报《华北日报》,范长江同志负责接管,一个是国民党官方通讯社中央社北平分社,由我牵头,同去的有韦  相似文献   

15.
刘莹 《新闻三昧》2004,(4):18-20
55年前的1949年2月2日上午11时40分,随着高亢嘹亮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呼号的响起,人民广播的声音从此响彻古城北平的上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诞生了!  相似文献   

16.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央警卫团派出7个连共800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番号进入北平,一方面了解北平的各种情况,为党中央、毛主席驻北平的警卫工作作准备,另一方面担负以彭真为首的中共北平市委、以叶剑英为首的军管会,以及部分先期人城的中共中央机关、各主要民主人士、国民党和谈代表的警卫。以此为开端,拉开了创建新中国开国时期警卫工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解放》报创刊于1946年2月22日,为四开三日刊(即周二刊)。从是年5月9日第二十七期起,改为二日刊。《解放》报在北平出版了三个多月,共出版三十七期,于1946年5月29日被国民党北平当局封闭。  相似文献   

18.
这里的首次,是指新中国诞生以后的第一次。1949年10月3日,第一届“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出版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时,领导全国出版工作的行政机关———出版总署尚未成立,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开会通知,由中宣部出版委员会(简称出版委员会)承担会务工作,由新华书店总编辑胡愈之主持会议。此前9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新华社北平18日电:新华书店为加强编辑工作,聘请胡愈之任总编辑,叶绍钧任副总编辑。”(笔者注:绍钧是名,字圣陶)。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宣部为了统一领导平津及华北地区党的出版工作,在1949年2月23日成立了出版…  相似文献   

19.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呼号XNCR1947年3月21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陕北台迁址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1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毛泽东主席当天晚上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全国人民从收音机里听到毛泽东主席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城楼实况广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定名…  相似文献   

20.
自1921年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隐蔽战线的斗争为党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1月北平的和平解放,正是党领导全国军民奋战与隐蔽战线工作共同配合的历史功绩.这项历史功绩使北平免受战火摧残,为新中国定都北平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一些反映隐蔽战线斗争的影视作品如《潜伏》《北平无战事》《叛逆者》等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与观众好评,揭开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神秘面纱.在影视作品中,地下工作者伪装身份、潜入敌营的举动,设立接头地点、电台交通站的地下联络方式,以及发展可靠人员入党、策反敌营人员的隐蔽工作等内容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我们不禁要问,在历史长河中真实的地下工作到底是什么样?是否真如影视作品般跌宕起伏?探寻北平地下党的工作细节往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党地下工作的真实情况,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隐蔽战线斗争的复杂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