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关天京事变中杨秀清“逼封万岁”说法的直接根据并不充分。杨秀清向洪秀全“逼封万岁”的情节不合情理。相反是洪秀全炮制了扬秀清“逼封万岁”的政治谣言,策划了对杨秀清的政治谋杀。  相似文献   

2.
关于杨秀清"逼封万岁"的直接根据并不充分.杨秀清不可能向洪秀全"逼封万岁".相反是洪秀全炮制了杨秀清"逼封万岁"的政治谣言,策划了对杨秀清的政治谋杀.  相似文献   

3.
现存关于杨秀清"逼封万岁"的史料均不能作为直接根据.杨秀清不必要也不可能向洪秀全"逼封万岁".洪秀全炮制杨秀清"逼封万岁"政治谣言,并实施政治谋杀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史学界围绕着对杨秀清的评价的问题,展开了争论,发表的文章有三十多篇。至今,虽偶尔也见这方面的文章问世,但争论的高潮己经过去。现有必要就争论的有关问题,择其要点,综述如下:一、杨秀清有无“逼封万岁”之举关于杨秀清有无“逼封万岁”之举,这是评价杨秀清的关键问题之一,争论也最为激烈。一种意见认为,杨秀清“逼封万岁”确有其事。根据是:1.《李秀成自述《中载有“因东王天王实信,权托太重,过度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  相似文献   

5.
关于如何正确评价杨秀清的问题,目前有的同志提出了值得重视的新见解。例如,在杨秀清逼封万岁的问题上,有的同志提出,太平天国存在多位万岁制,杨秀清称万岁是洪秀全加封的,符合太平天国政治体制,并非“逼封”,也不算篡位。韦昌辉杀杨秀清并非出自洪秀全的密诏,而是韦昌辉擅杀的。这些见解,对于深入讨论杨秀清的评价问题,无疑是有帮  相似文献   

6.
答:“逼封万岁”之说已经流传了100多年,而且写进了历史课本,似乎已成定论;但是近年来经过不少太平天国史的学者们深入研究,认为这一说法根据不足,漏洞百出,许多情节自相矛盾,因此难以成立。也就是说,“逼封万岁”不过是道听途说的传说,不是历史事实。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逼封万岁”一事在太平天国官方文书,在清廷当时的军报,在外国人的记载中,都找不到一点根据。最早提出“逼封万岁”一事的,是两部清方的  相似文献   

7.
肯能报告有必要更新考订,杨秀清只是逼封万岁,不是要篡位弑君,韦昌辉袭杀了杨秀清并杀其“亲丁”数十口,并未“血洗东王府”,“天先府前大屠杀”则是无中生有的编造,诛杨后,在清东党中韦昌辉以小人之心对待天王“以宽纵为宜”的旨意,竟将在押的“老奸所属”不分清红皂白“乃悉杀之”,此后更变本加厉,凡对他独裁地位有妨碍的人都要杀,连石达开也不放过,内讧历时整两个月,先后死了近千人。  相似文献   

8.
1856年9月2日凌晨,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带兵杀死,造成了“天京事变”之大悲剧.“天京事变”的导火线是杨秀清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杨秀清被杀不是偶然的,其责任主要应由他自己来负.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第二号领导人物,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但他有代天父上帝“传言”的特权,实际上总揽了太平天国的军政教大权.建都天京(南京)后,杨秀清把主要精力用于内部斗争,对人惩治过于严厉,“毛细之过,笞且不足”,“辄律以斩首”.“凡东王驾出,如各官兵士迥避不及,当跪于道旁,如敢对面行走者,斩首不留.”绣花女馆一女子,用秽布为天王、东王做帽衬,杨秀清下令处以“点天灯示众”之刑.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太平天国曾爆发一次严重的内讧。它涉及面甚广,自天王以下几乎主要的政治、军事力量都被卷入进去,以杀杨秀清开始,至诛韦昌辉和秦日纲告终。翌年(1857年)又发生石达开率10万精兵出走天京之余波,此即著名的“天京内乱”。值得玩味的是,引起这场内乱的起因,却缘于事前究竟有无所谓杨秀清“逼封万岁”之事。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史学界众说纷纭,结论各异,成为史学研究上的一大悬案。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重要领导人杨秀清的评价问题,近几年来,一些单位曾先后组织了专门讨论,报刊上也发表了不少有关文章.对杨秀清的评价上存在着不同意见.现就其中争议较大的若干问题,略予综述如下.一关于对杨秀清一生的不同评价讨论中,对杨秀清一生的评价分岐很大,主要意见有:(一)杨秀清为太平天国革命做出过贡献,但又做了一系列违背人民革命利益的事情.特别是在革命发展的关键时刻,杨秀清搞"逼封万岁",制造分裂,企图篡夺洪秀全的权位,引起"天京事变",给革命造成了严重危害.他终于由一个革命者堕落成为野心家、阴谋家,实质上成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迎接全国太平天国史讨论会,福建师大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在1978年12月17日至22日,就太平天国革命领袖之一——杨秀清评价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除本系师生和福州市部分中学老师参加讨论外,还邀请了北京、山东、江苏、吉林等省市兄弟学校和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同志参加.首先由近代史教师林庆元同志介绍了《关于杨秀清逼封万岁的问题》一文的重点.文章不同意"八位万岁"包括杨秀清和皇上帝的说法.他认为太平天国实行世袭制,不可能把作为君主专称的万岁  相似文献   

12.
对天京变乱责任问题的辩证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856年9月的天京变乱,谁应负其主要责任,目前史学界说法不一。文学界普遍认为杨秀清逼封万岁,首先激化与洪秀全的矛盾,应承担天京变乱的主要责任,论文对此提出质疑。杨秀清的逼封虽然成为天京变乱的导火线,但在此之后的变乱过程中,他处于被动地位,成为受害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应对变乱承担主要责任。洪秀全自始至终控制着变乱事态的发展,使变乱按其计划进行,成为变乱的获胜者和最大受益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洪秀全应承担天京变乱的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3.
政治历史先进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鲁全信甘路有(1-1)抗战时期毛泽东群众观浅析凌志(1-4)族称的衍变与仡佬族文化的变迁刘丽(1-7)播州土司教育探析陈季君(2-1)王阳明与贵州魏登云(2-4)天京事变杨秀清“逼封万岁”说考谬王明前(2-9)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党性修养的表率李建奇(3-1)李白纵横家思想简论钟金贵(3-3)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刘剑(3-5)正德阁臣李东阳“贪恋相位”“节操大亏”质疑魏登云(4-1)理想教育:内涵、问题与实施策略颜永强(4-6)人——符号——文化——试论卡西尔符号哲学的三要素曹红(4-10)加强党…  相似文献   

14.
1856年“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表现为杨秀清的僭主政治。杨秀清僭主政治肇始于1848年杨秀清、萧朝贵借天父天兄下凡染指拜上帝会最高权力。杨秀清实现其僭主政治,依靠的是他代天父下凡传言的权力,以及他本人超凡的领袖素质。然而杨秀清僭主政治始终埋藏着深刻的危机隐患,最终被颠覆于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遗憾地用这种最不明智、代价最惨重的方式解决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实现了由二元化结构向一元化结构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雷颐 《学习之友》2006,(8):42-44
“万岁”是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据王春瑜先生在《“万岁”考》一文中考证,在汉武帝之前“万岁”字眼虽也常从帝王和臣民的口中出现,却不是帝王的专称。是汉武帝巡幸嵩山和芝罘(fú,伏)山时,制造了“山呼万岁”的神话,“万岁”始成封建帝王的专称。  相似文献   

16.
“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表现为二元化的杨秀清僭主政治。杨秀清实现其僭主政治,依靠的是他代天父下凡传言的权力,以及他本人超凡的领袖素质。然而杨秀清僭主政治始终埋藏着深刻的危机隐患,最终被颠覆于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遗憾地用这种最不明智、代价最惨重的方式解决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实现了由二元化结构向一元化结构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关于杨秀清的评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借评价杨秀清为名,大搞“古为邦用”的影射史学,恶毒攻击敬爱的周总理,罪不可恕,必须继续进行深入的揭露和批判。在我们史学队伍内部,对杨秀清的评价存在意见分歧,这是正常现象,应该遵照“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讨论,予以解决。本文拟就争论较多的所谓杨秀清“尊孔投降”问题,提出几点商榷意见,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革命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爆发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杰出领袖。杨秀清是洪秀全的得力助手,是一位农民革命英雄。 太平天国革命前期,它的领导集团是团结的。对于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等领导人之间的亲密友谊,以及这个领导集团团结的威力,就连太平天国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反动的《贼情汇纂》所收集的情报说:洪、杨等人“起自草莽结盟,寝食必俱,情同骨肉。且有事聚商于一室,得计便行。机警迅速,故能成燎原之势。”只是到了后来,才出现了裂痕,给革命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前几年,“四人帮”在评价杨秀清的问题上,散布了许多谬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搞乱了历史。他们出于反革命的政治需要,大搞影射史学,玩弄实用主义的手法,把杨秀清打成“尊孔、倒退、分裂的总代表”。对此,我们必须拨乱反正,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杨秀清这个历史人物进行阶级的、历史的分析,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清除“四人帮”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秀清专横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他获得宗教地位的最高权威以及权力的逐渐扩大相联系的。杨秀清专横主要表现在“自恃功高,一切专擅”、“威风张扬,不知自忌”。对太平军将士随意加以杖责或处死,甚至有些高级领导人都受过他的杖责。他还企图夺取太平天国最高领导职务。杨秀清的专横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给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经验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重要领袖人物。对杨秀清的评价问题,过去就有些歧异,近几年来争论更多。持否定观点者,横加贬斥;持肯定观点者,原宥辩解。我认为杨秀清的功绩卓著,过错严重,应该一分为二,充分肯定其功绩,认真分析其过错。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也才有助于我们从中引出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一关于功绩杨秀清自小“在家种山烧炭为业”,“五岁失怙,九岁失恃,零丁孤苦,困阨难堪”,“至贫……至苦”。1845年左右,他怀着当时贫苦农民的革命激情,参加了洪秀全领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