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有关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研究,结合中国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外语学习的年龄进行了研究。年龄是影响第二语言(兼指外语)习得效果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上来讲,儿童学习英语要比成年人学习英语更具有优势,它通过对儿童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对比,发现了影响成年人二语习得的因素,对症下药,从而对成人二语习得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有关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研究,结合中国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外语学习的年龄进行了研究.年龄是影响第二语言(兼指外语)习得效果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上来讲,儿童学习英语要比成年人学习英语更具有优势.它通过对儿童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对比,发现了影响成年人二语习得的因素,对症下药,从而对成人二语习得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年龄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在二语习得的速度和效率上要优于成年人,是更好的外语学习者。本文从"关键期假说"出发,探讨年龄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为中国儿童外语学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克拉申(StephenD.Krashen,1988)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习得—学习差异假设认为,成人发展外语能力有两条途径,其一是习得(ac-quisition),其二是学得(learning)。一般来说,母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而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学得,因为学习第二语言缺少必需的语言环境,必须采用系统学习的方法来掌握。正确认识母语习得与二语学得的特征,并积极研究有利于二语学习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1988)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习得一学习差异假设认为,成人发展外语能力有两条途径,其一是习得(acquisition),其二是学得(learning)。一般来说,母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而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学得,因为学习第二语言缺少必需的语言环境,妊须采用系统学习的方法来掌握。正确认识母语习得与二语学得的特征,并积极研究有利于二语学习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阐述了20世纪下半叶开始到现在外语学习(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方向。外语学习研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和情感理论三个重要阶段,以便让外语教师了解二语习得研究的现状和方向。这对外语教学有重要启示:重视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闫晓丽 《今日科苑》2010,(16):195-195
世界全球化的发展推动着语言学习。二外学习在人们生活中日益突出。本文比较了中国儿童与成人在二语习得中的相似处及差异处,从而提出了在对于成年人英语教育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通过对外语学习的不断研究,一系列理论模式相继产生。这些理论解释并指导着二语习得者的外语学习。本篇文章通过对Schumann的文化适应理论的介绍和评析,进一步分析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文化适应因素是语言习得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障碍,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外语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在兼顾基础教学的同时加强文化知识的补充,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通过对外语学习的不断研究,一系列理论模式相继产生。这些理论解释并指导着二语习得者的外语学习。本篇文章通过对Schumann的文化适应理论的介绍和评析,进一步分析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文化适应因素是语言习得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障碍,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外语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在兼顾基础教学的同时加强文化知识的补充,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二语习得”(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谈我国的现代外语教学,指出在我国外语不是第二语言,二者很相似,但各有特点。我国学生学外语靠“学得”,而不是“习得”。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学生在“情案”“交际”中“习得”外语,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借鉴“二语习得”理论和方法搞好教学。  相似文献   

11.
袁秀娟 《今日科苑》2010,(9):122-122,110
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众多焦点研究问题之一。从早期比较分析学说到后来的中介语理论,研究者们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许多相似或相悖的假说,并从语言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角度对各自的学说进行论证。80年代,随着乔姆斯基“原则与参数理论”的诞生,母语语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文章旨在浅析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以促进第二语言的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2.
梁玉  李靖 《中国科技信息》2012,(11):213+222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培养具有高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成为我国二语教育中的重点项目,高交际能力不但要求二语习得者拥有海量的词汇,更要求其掌握能够实施恰当的言语行为的能力。在众多的言语行为中,"请求"言语行为是使用频率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为此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切入点,对其请求言语行为的习得展开横向研究,旨在找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请求言语行为中的特点,策略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陈兰娟 《科教文汇》2014,(29):117-118
本文从二语习得的研究入手,讨论分析小孩外语学习的最合适的年龄。结合小孩学二语的优势以及关键期假说等相关理论研究以及二语学习与外语学习的特点,对我国目前的小学外语教学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个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成人学习外语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当前的热点话题"成人学习外语"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成人学习外语与儿童习得母语在心理上的优劣势以及母语对成人学习外语的影响.并就如何提高成人学习外语的实际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汪美侠 《内江科技》2010,31(12):86-86,99
文化语境适应性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社会语言学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化语境适应模式中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制约作用,提出了文化语境适应性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这对二语习得者和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得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层面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通过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对比,探讨汉语在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在语音,句法及词汇等方面的典型的负迁移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曾齐修 《科教文汇》2007,(10S):200-20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得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层面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通过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对比,探讨汉语在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在语音,句法及词汇等方面的典型的负迁移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蕾 《科教文汇》2008,(30):50-50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紧密相关。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成果显著,所以本文将其作为重点。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当前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状况,并就该现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启示性。  相似文献   

19.
对外语习得研究源于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外语有别于二语,外语习得有别于二语习得,外语习得的语码输入也应有别于二语习得的语码输入,并对外语习得中语码输入的特点进行客观综述,旨在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依据。无论在内容、次序、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外语习得中的语码输入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混淆外语和二语,外语习得和二语习得,都会造成其语码输入功效的事倍功半,导致外语教学的滞步不前。  相似文献   

20.
对外语习得研究源于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外语有别于二语,外语习得有别于二语习得,外语习得的语码输入也应有别于二语习得的语码输入,并对外语习得中语码输入的特点进行客观综述,旨在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依据.无论在内容、次序、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外语习得中的语码输入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混淆外语和二语,外语习得和二语习得,都会造成其语码输入功效的事倍功半,导致外语教学的滞步不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