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院与府州县学是我国古代两种主要教育形式,他们共同构成了地方教育体系.但书院与府州县学又有所不同,书院是对地方官学中的优秀生员作进一步培养的地方,书院的教师水平和学生质量都远高于府州县学.……  相似文献   

2.
乾隆中晚期科举考试史料(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学政吉梦熊为报永春等地生童岁试情形事奏折乾隆五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臣吉梦熊跪奏 ,为奏明考试情形 ,仰祈圣鉴事。窃臣荷蒙恩命督学闽中 ,于上年十二月到任 ,即檄行各府州县举行岁试 ,并月课各学生员 ,饬各学教官举报优劣 ,业经恭折奏闻在案。本年二月二十九日开考兴化府 ,接考永春州、泉州府 ,至五月二十八日试竣。臣按试各府州 ,俱先期檄令提调官严密查访 ,务令诸弊肃清。臣考兴化时 ,将各学新举优生当堂给赏奖励 ,所报劣生 ,原考三等者降附四等 ,并视其过失之轻重 ,分别训诫杖责 ,仍照例令教官详细确查 ,俟科试时能否改过自新 ,…  相似文献   

3.
书院与府州县学是我国古代两种主要教育形式,他们共同构成了地方教育体系。但书院与府州县学又有所不同,书院是对地方官学中的优秀生员作进一步培养的地方,书院的教师水平和学生质量都远高于府州县学。正如清政府在一篇上谕中所说:“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才,广学校所不及。……书院即古候国之学也。居中讲习者,固宜老成宿望,而从游之士亦必立品勤学,争自濯磨,俾相观而善,庶人材成就足备朝廷佐使,不负教育之意。”由此可以看出,清代各地设置书院的目的是为府州县学中的优秀生员提供进一步深造和入仕的机会。一、清代山东书院概述清代山东书院…  相似文献   

4.
严修(1860-1929),字范孙,天津人,1894年授贵州学政.他在视学贵州期问,创设官书局,引进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和科学技术;改革学制,培养人才;改革科举,选拔人才,对贵州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称为"将近代教育思想和近代学制引进贵州的第一人"[1]273.  相似文献   

5.
郭文安  李智珍 《图书馆杂志》2018,(3):114-117,11
天一阁藏明刻本《学政录》是嘉靖中期福建提学官朱衡颁布的学政条例。《学政录》不仅是海内孤本文献,也是目前所知明代最早单独成书的提学条例,对于研究明代学校和生员考试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了解风宪官巡历、放告制度在地方的运作情形亦有所裨益。该文献对岁考和提学官巡历、放告等有翔实记载,于他处鲜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洪兵 《兰台世界》2012,(15):33-34
在明代,省、道、府、州县等构成地方治理的常规行政力量,除这些基本的行政设置外,明代统治者根据地方治理需要,在南京、北京分别设置应天府与顺天府两个特别行政区,实施有别于普通府的特别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书院与府州县学是我国古代两种主要教育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地方教育体系。但书院与府州县学有所不同,“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才,广学校所不及。……书院即古侯国之擘也。居中讲习者,固宜老成宿望,而从游之士亦必立品勤学,争自濯磨,俾相观而善,庶人材成就足备朝廷佐使,不负教育之意”。由此可以看出,清代各地设置书院的目的是为府州县学中的优秀生员提供进一步深造和入仕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韦侹是唐代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家族成员之一,其墓葬于2011年发现于西安市南郊唐代曲江池遗址东侧。韦侹墓葬虽被盗严重,但墓志保存完好。据墓志可知,韦侹高祖为北周逍遥公韦夐,曾祖为韦夐少子、隋太子洗马韦世约,祖父为唐陇州长史韦克已,父为唐万年县令韦遥光。韦侹本人以门荫入仕,释褐婺州金华主簿,历皇孙府参军、郑州阳武县丞、雍州始平县丞、太子左春坊典膳局典膳郎、海州长史,终于衢州司马。在宦海沉浮间,曾两度进入京兆长安,于皇孙府和太子府任职,四次在地方州县任佐贰官。开元十五年,韦侹卒于长安永崇里,春秋七十一。韦侹一生的仕途迁转,为唐代职官制度及用人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韦侹本人出身世家大族京兆韦氏,婚娶唐高祖太穆窦皇后妹妹之曾孙女、河东闻喜裴氏右卫将军裴行方之孙女,可谓门当户对,强强联合,这也为我们考察唐代门阀士族间的联姻提供了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9.
清末废科举后,学政存续问题引发危机。对此,清廷采取调整学政职能这一低成本办法加以应对,但这引发无法调适的"双轨制"冲突。面对危机,利益相关者出谋划策,试图在古今制度、域外经验中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学部成立后,主导舆论走向,力主裁撤学政。在新制建构问题上,学部态度由激进强硬转向成熟谨慎,逐渐意识到改制必须直面古今制度,还须协调各方利益。光绪三十二年(1906),学部废止"双轨制",制定并颁布提学使司制度。然而在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各方在地方教育管理体制、提学使人选与资历、地方教育权限、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冲突,致使提学使司制度走样。  相似文献   

10.
清末,直隶省在兴办地方警政的过程中,在广大州县乡镇采取了"官督绅办"的办警方式,并为全国所效仿。地方士绅参与建警是历史的选择,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对清末警政的推广更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州县官的一种微观视角对嘉道年间的县官刘衡的为官生涯进行了较为认真的研究。在吏治方面,清朝中期以后的地方吏治情况非常糟糕,刘衡这个时候本着"官须自作"的行为准则,将爱民方面和驭下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相似文献   

12.
在清代,州县官吏之薄俸,公费之奇廉,直等儿戏[1]399。州县官为了保证政务的执行,挖空心思筹措经费,于是,在中央集权财政的框架之外,出现一种由州县官主宰的独立财政形态,并一直存在于清代。因此,有  相似文献   

13.
清代地方中下级官员中,除道员、知府、知州、知县等正印官外,还有数量庞大的附属官员,分别称为佐贰官、首领官和杂职官.其中,佐贰官具体是指府同知、通判,直隶州、散州所属州同、州判,县属县丞、典簿等.首领官主要包括布政司、按察司、府、厅等衙门经历、照磨、都事、知事、理问、检校,州吏目、县典史等.杂职则包括库官、仓官、税官、司狱、驿丞、巡检等.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佐杂,它们所占的官缺也就是佐杂缺.佐杂虽然不像正印官那样是地方上的掌印之官,但却负责具体政务的办理,且处于官僚的最基层,与百姓最为接近,因此他们的选任及其行政状况,对地方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按语:育婴堂是收养弃婴的育婴组织,明末开始出现。清初,民间溺婴问题渐趋严重,朝廷和地方士绅更加重视建立育婴场所。康熙元年(1662年),于京师广渠门内建立育婴堂,收养遗弃病废之婴儿。雍正二年(1724年)颁布上谕,行文各省督抚仿照京师推行育婴堂。此后,各府州县皆设置育婴堂,许多州县官员和地方士绅或拨给公田、公费,或捐钱、捐田,供育婴堂所需。清政府对育婴堂的设立和管理政策也进行过调整。清代育  相似文献   

15.
官刻本     
《津图学刊》2004,(3):39-39
指清及清以前历代出公帑或由国家某种机构、单位主持雕印的书本。中国雕板印书始自唐朝。自五代起,始由国子监校刻经书,开官刻本之先河。两宋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司、局、殿,地方各府、州、军官署,各府、州、县学,各地仓台、计台、公使库;元代兴文署、广成局、中书省、行中书省、各路儒学、各地书院;明代两京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内府各监、各藩府、各布政使司、各府、州、县衙署,各级各地学校;清代武英殿、内府各监、中央各部、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各省官书局等,凡由这些单位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均可称为官刻本。官刻本…  相似文献   

16.
谢荫昌,江苏武进人,民国时期东北地区文化教育方面的代表人物,第一任奉天省教育厅厅长,主张改革旧学制,发展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社会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堪称教育救国的先驱。一、首创中文版《大同报》东北素有边塞之称,清代以前文化教育非常落后。1898年光绪皇帝接受维新主张,施行变法,下令将各省府、厅、州、县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之学堂,奉天开始出现近代学堂,到1904年全省办新式学堂五所。1905年清廷下诣:停止科举,专办学堂,振兴学务,广育人才,并设立学部,专管学务。原奉天学政改为东三省学政,同时设立奉天学务处,作为全省教…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吉林地方官兵额制沿革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史料选自馆藏吉林将军衙门全宗档案,是光绪二十八年吉林将军向清廷兵部进行例报的行文底册.比较完整系统地反映了吉林将军所属各地驻防八旗及府厅州县文武员弁,披甲台丁的设置、额定、添裁、调拨以及沿革情况.对于研究东北地方史、八旗史乃至少数民族史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18.
肖忠纯 《兰台世界》2013,(19):140-141
<正>辽太祖、太宗时期东征西讨,掳掠了大量的汉人、渤海人,主要安置在今东北地区的西南部,设立了许多州县城市和投下州城。辽代东北地区一半以上的州县城市都是在太祖、太宗时期设立的。这些城市中既有在原有基础上重修改建的,也有许多城市新建城郭。到辽圣宗时期,营建中京大定府及其下属州县,又在今辽西地区新建了一些州县城市。虽然其后兴宗时期还有几个州县城市陆续建立,但可以说,圣宗时期东北地区的城市体系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9.
陆军大学,简称陆大,是旧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它从1906年在直隶保定府创办,1948年底离开南京共43年,迁校6次. 一、初创时期(清末1906年-1912年) 陆大是清末为编练新军的需要创办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开始淘汰绿营,改革军制,训练新军.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武备学堂,以德国人为教习;张之洞先后在南京、湖北设立陆军学堂、水师学堂、武备学堂,1902年,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先后创建了北洋行营特务学堂、武备速成学堂,北洋陆军讲武堂、陆军师范学堂和宪兵、军医、马医、军械、经理各军事专业学堂,以加速培养新军干部及各项专业人才.清政府命兵部会同练兵处参照外国学制拟定新的军事学制,在全国实施.各省大部设立陆军小学学制三年.在北京、西安、武昌、南京各设一所陆军中学学制二年.由练兵处(陆军部)设直辖陆军兵官学堂,学制二年,毕业后分配任初级军官.  相似文献   

20.
李素华 《兰台世界》2016,(14):152-154
清末同治光绪时期,全国各地掀起了创办官书局的浪潮。贵州官书局虽然创办较晚,但得益于时任贵州学政的晚清著名维新思想家与教育家严修创办和积极经营,对贵州的文化发展和近代化思想启蒙都作出了较大贡献。本文试图简要分析贵州官书局的历史沿革、特点特色和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