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大学行为市场化的时代性及其本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大学市场化进行得以发生的根源,文章在大学市场化行为进行界说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市场化行为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大学市场化行为中的失范现象的根由,最后指出大学市场化行为是知识价值转向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概念释义高等教育市场化(Marketisation)是 20世纪末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重要变革趋向。随着欧美社会福利主义、新公共管理和经济理性主义等思潮的出现与传播,高等教育商品化、市场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问题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市场化正逐渐成为国际性的趋势,市场的力量如何改变着高等教育形态,其背景是什么,将发展到怎样的程度,结果又是什么,这些都是高等教育研究必须回答的。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国家和市场的关系,然后分类讨论了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多种力量,以及随着市场化而产生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克拉克关于美国高等教育冷却过程的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回顾了伯顿·克拉克提出的有关美国高等教育冷却功能的理论.对该理论提出的背景、操作过程及该理论引发的纷争进行了述评,有助于深刻理解美国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同时,伯顿·克拉克有关高等教育冷却功能的理论,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要求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更要建成一个完整而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一体系涉及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五个基本变量,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公平内在协调统一的发展.当前需要我们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稳步低速发展规模,进一步优化结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密切关注效益,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大学市场化的实质及其矛盾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大学市场化主要通过引进市场机制使大学的办学和管理具有某种程度的市场特征,在高等教育这个“准市场”,作为一种“混合机构”的大学,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市场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有效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7.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试验,其目的是使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带来的社会收益最大化。这些试验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的制度框架,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学术性研究也正在全世界展开。然而,实践中发现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运行依然离不开调控,尤其是离不开政府的调控,它需要政府规范高等学校的各种市场行为,为高等教育建立稳定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9.
职业生涯教育: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高等学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最优化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应将就业指导提升为系统性、全程性、全员性的职业生涯教育,从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完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轨,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做到:确立正确的质量观,提出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确立多元的专业发展方向,突出专业办学特色;优化教师队伍,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1.
覃川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4):22-2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日趋成熟与完善,这无疑与经济逐步增长和社会不断发展密不可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一方面体现为教育的共同属性,不能只隶属于学历教育,还需囊括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培训,即对学生职业规划设计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不可或缺;另一方面构建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拓展定位层面。新技术革命带来了职业岗位内涵的变化,职业任务范畴的变化,职业任务复杂程度同样在悄然裂变。高等职业教育所谓"生产性"并非要求全部实训的结果都物化成"生产产品",凸显其作为文化意识引领职业院校并面向学生开展的技能培训,因而职业培训必将成为整个职业教育活动内隐的一种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期待可能性的成立要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7):21-25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的构架,期待可能性也不例外,目前在刑法学界几乎还没有引起学者时期待可能性成立要件应有的重视.在正确厘清期待可能性内涵及其本质的基础上,期待可能性的构成应当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技术性要件与价值性要件,前者指异常性客观情状以及控制状况的受抑制性,后者指刑法上的可谅解性.通过对期待可能性内部结构的探究,以期从根本上寻求一条解决期待可能性惨遭滥用之危险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Tan Jas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Revue internationale l'éducation》1998,44(1):47-63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arketisation of education in Singapore since the mid-1980s. It describes and analyses two major manifestations of this phenomenon: the encouragement of greater school autonomy and the fostering of competition among school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Singapore case does not involve a free market, but rather a regulated market. The promotion of such a quasi-market threatens to exacerbate not only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school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outcomes but also social inequal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ot entirely clear whether the desired policy goals will be successfully attained. The discussion adds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marketisation of education and its accompanying policy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董丽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73-75
在近一个世纪的教育实践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并最终确定以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根本特征。从近三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的演变中揭示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5.
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化高等教育区别于精英式高等教育的一个最本质的特征,是教育需求的多元化;与多元化教育需求相适应的是高等教育结构的多层次和教育模式、方法的多样性;我国高等教育要从指导思想、结构布局以及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过程等诸方面突破精英教育模式的局限,从根本上建立起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办学格局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思想是人们对高等教育活动的一种认识与理解,这种认识与理解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企图对高等教育产生正面影响。分析高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诸如实践性与多样性、历史性与社会性、继承性与可借鉴性、预见性与前瞻性,探明高等教育思想如何才能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质是指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根本区别.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做出不同的界定,既有实践性、社会性、职业性、多样性之说,也有高技能性、技术性之论,揭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局部的真.从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来看,应用性应是其本质属性,以此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 相似文献
18.
Mark Ginsburg Oscar Espinoza Simona Popa Mayumi Terano 《Globalisation, Societies & Education》2003,1(3):413-445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processes of privat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le (after 1981) and Romania (after 1989), focusing on the emergence of private institutions, the expansion in enrolments in these institutions, and the relative increase in private sources of funding for the post‐secondary sub‐sector. Attention is also given to related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se two countries: domestic marketisation (a strengthening of an orientation toward selling programmes/commodities to students/consumers within the country) and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isation (an expansion of initiatives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institutions to provide distance education, study abroad/exchange, and foreign site‐based degree programmes). Of importance to an understanding of globalisation, these two societies, which at the time exhibited similar economic systems but had different political systems and were situated in different regional contexts, experienced remarkably similar processes of and outcomes from privatisation, marketisation, and commercialisation. In both cases these processes were promoted by ‘internal’ political actors but also shaped by ‘external’ forces, notably the World Bank's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the conditionalities included in the stabilisation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mes ‘negotiat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World Bank in order to obtain loans. As a result of these processes—occurring prior to and dur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 as a component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both Chile and Romania are much more vulnerable to foreign influence/domination, although they also have somewhat greater opportunities to broaden their role in the global ‘busi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教育市场化的比较研究:中国和世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英语国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教育市场化改革和我国的教育市场化倾向,指出:我国的教育市场化倾向与西方国家的教育市场化改革在政治社会背景、教育背景和实际表现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我国学者在介绍西方教育市场化的改革时存在缺陷:片面、缺乏实地调查和盲目追从理论。由于教育承栽着重要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功能,因此,市场的操作方式并不适用于教育,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尚没有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背景下,市场化的操作将会加重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平等。 相似文献
20.
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理念的天空,也不能埋头于那些量化细节和教学管理条规的修补。解决目前在教学计划、质量标准、教师评价制度等关乎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仅有院校治标是远远不够的,尤其需要政府治本,调整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政策。最重要的治本之策是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遴选校长,给学校充分的、法治化的、可以落到实处的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