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单元主要教学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和除法,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乘法和除法。《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是本单元中最后一个数的口诀,教材在这里只安排了一道例题教学口诀,  相似文献   

2.
自1831年第一个《千字文》英文译本问世以来,已经出现了27种《千字文》英文译本,纵观《千字文》英译二百年来的历史,译者身份、译者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一直处于变迁之中。译者身份上,《千字文》的英译者先是以传教士等身份的外国人为主,近来的译者则以中国人为主。翻译目的上,早期译者注重通过翻译《千字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近来的译者则通过翻译《千字文》对外传播译介中国文化。翻译策略上,早期译者不重视《千字文》的诗学特征,近来的译者则力图再现《千字文》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千字文》是一本简单的蒙学读物,但古代很多书法家都竞相书写《千字文》。历史上有的书法家甚至用毕生的精力来创作一部能流传千古的《千字文》书法作品,这种文化现象可以称之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千字文"现象。历代大家竞书《千字文》基本上是在继承前人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守正出新",促进了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播,同时也促进了《千字文》的传播,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使得文与书法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4.
《千字文》作者为南朝周兴嗣。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相传梁武帝令人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1000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但由于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所以他就召员外散骑侍郎来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这便是传至今日的《千字文》(内地实行简化字和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只剩990余个相异汉字)。《千字文》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构思精巧,内容丰富,音韵谐美,对仗工整,文采斐然,易诵易记,故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被称作"训蒙长诗"。宋明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民最基础的"三、百、千"启蒙读物。同时,《千字文》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独特地位,是历代各流派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的重要载体,隋唐以后凡著名书法家均有不同书体的《千字文》作品传世。《千字文》不仅各地蒙馆塾师用作儿童课本,亦为社会上诸多行业所采用,如考场试卷编号、商人账册编号、大部头书籍编号之类皆以《千字文》字序为序。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论坛》2013,(15):61-62
《千字文》作者为南朝周兴嗣。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相传梁武帝令人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1000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但由于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所以他就召员外散骑侍郎来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这便是传至今日的《千字文》(内地实行简化字和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只剩990余个相异汉字)。《千字文》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构思精巧,内容丰富,音韵谐美,对仗工整,文采斐然,易诵易记,故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被称作"训蒙长诗"。宋明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民最基础的"三、百、千"启蒙读物。同时,《千字文》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独特地位,是历代各流派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的重要载体,隋唐以后凡著名书法家均有不同书体的《千字文》作品传世。《千字文》不仅各地蒙馆塾师用作儿童课本,亦为社会上诸多行业所采用,如考场试卷编号、商人账册编号、大部头书籍编号之类皆以《千字文》字序为序。  相似文献   

6.
上野本《注千字文》是现存最早的《千字文》注本之一,与敦煌本《注千字文》的关系值得探讨。本文论述了这一珍贵抄本的文献学意义,并着重对黑田彰等人著《上野本注千字文注解》的注释加以补正,为进一步展开与敦煌本《注千字文》的比较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钱征 《教育文汇》2009,(7):58-59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配套成龙,俗称“三百千”,经历宋元明清以至中华民国,始终是城乡蒙馆缺一不可的通用课本,千年不废。影响深远。《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549)编成的,其作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三字经》的作者,虽然有几种说法,但世传是南宋王应麟(1123—1296)。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惟独《百家姓》的作者不明。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谜。”  相似文献   

8.
尹玉青 《教育与考试》2021,(4):33-37,44
《千字文》编次在维持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有序高效运行,以及保障其公平与公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明代科考前日,贡院出示以《千字文》编次的"席舍图",科考时,考生按前日"席舍图"上的字号,找到对应号舍.清代则是考生以试卷上的《千字文》编号为基,以座号便览为导,找到相应的号舍.明清时期的号舍又皆以《千字文》编次.清代科考前后的试卷,也以《千字文》的字号编次.考前以试卷上《千字文》字号为导向,寻找所属号舍.考后戳印弥封《千字文》字号,以防"预先关会之弊".  相似文献   

9.
尹玉青 《教育与考试》2021,(4):33-37,44
《千字文》编次在维持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有序高效运行,以及保障其公平与公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明代科考前日,贡院出示以《千字文》编次的"席舍图",科考时,考生按前日"席舍图"上的字号,找到对应号舍.清代则是考生以试卷上的《千字文》编号为基,以座号便览为导,找到相应的号舍.明清时期的号舍又皆以《千字文》编次.清代科考前后的试卷,也以《千字文》的字号编次.考前以试卷上《千字文》字号为导向,寻找所属号舍.考后戳印弥封《千字文》字号,以防"预先关会之弊".  相似文献   

10.
张娜丽 《家教指南》2001,(3):100-105
敦煌写本《新合六字千文》为世传《千字文》本基础之上新增二字而成.本稿据敦煌千字文注本及在日本流布的千字文注本,对新增二字的来源等问题作以小考;另对邰惠莉氏所录的《六字千文》(S.5961本)、及《千字文》(S.3835)本的误录、未录部分作一补校.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经典蒙书——《千字文》(周兴嗣敕韵)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在建业(今南京)刻印问世,其仅用一千个汉字便勾勒出中国文化史的纲领要点,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观照,通过深入分析《千字文》的教育思想,解读"修身"与"正心"的含义与目的、方法与步骤,剖析"修身"与"正心"的关系,结合当前大学生的修身状况,得出《千字文》于当代大学生修身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千字文》成为世界上现在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识字课本,不能不说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随着近两年的"国学热"的升温,《千字文》又重回大众视野中。但是,当今对《千字文》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对蒙学读物的好奇和学者的理念探讨层面,在实践中少有举动。因此,本文从《千字文》的教育特点出发,探究其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三线并行”抓背诵 第一线是经典背诵。从《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接下来是《论语》《孟子》等。一年时间,我和孩子们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背了一部分《千字文》。  相似文献   

14.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的捷径。它不是简单的单字堆积,而是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便于识读。在编写《千字文》的过  相似文献   

15.
《千字文》是我国重要的蒙学典籍,翻译则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必然途径之一。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从宏观和微观梳理《千字文》的德语译介传播,分析译本特点,并从译介模式的视角出发,探索中国典籍走出去的影响效果,为中国蒙学典籍外译提供启示,以期更多的国学典籍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正>《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千字文》四个字一句,用一千个不同的字,写出了中国文化基本的大要,是一本了不起的好书。《千字文》的作者,是梁武帝时代官拜散骑员外郎的周兴嗣。历来在正史上的记载,就这样一笔带过,但据私家笔记的野史记载,内容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周兴嗣同梁武帝本来便是文字之交的朋友,在萧齐时代,还在朝廷上有过同僚之谊。到梁  相似文献   

17.
对于大谷文书中的《千字文》写卷,国内外学者多有关注,但未能网罗无遗。笔者在翻阅《大谷文书集成》过程中,新认定了前人未曾定名或未能准确定名的《千字文》残片13片,并与其他《千字文》写卷之间的关系略作梳理。同时,就部分前人已认定,但有进一步研讨必要的写卷,也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8.
蒙学教育的发展历史悠久,春秋时代早已产生。作为经典的《千字文》不仅帮助儿童练习汉字和四音,同时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在对外汉语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尝试将《千字文》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以郑州47中国际部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千字文》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港口诀(二)》一个星期有几天(7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2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交流探索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在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利用形式多样的记忆方法找到乘法口诀的规律,熟练背诵5的乘法口诀,并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找规律归纳乘法口诀,培养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感受函数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