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往往是两种竞争性的公共利益,新闻报道可以监督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但当媒介过度介入尚处于审理程序中的案件时,审判者、证人和涉案人员受到新闻舆论的影响难以避免,最终影响正义独立、公正地施行。最近中国媒体在王斌余案审理过程中各执一端的评论一度使二审结果更加扑朔迷离。借鉴澳大利亚大众传媒法对类似报道的司法实践,尽管两国法律体制存在重大差异,在我国法制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审判尤为复杂,但批判地吸收相关立法和司法理念,对于我国新闻业的规范发展,可收他山之石之效。  相似文献   

2.
英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法律对媒体惩罚及限制最为严格的国家。其《藐视法庭法》规定了严格责任的“藐视法庭罪”和普通法下的“藐视法庭罪”,无论是否存在干扰司法的故意,也无论诉讼程序是否开始,记者的报道行为都可能构成藐视法庭罪。而且,《藐视法庭法》还规定法院可以对新闻报道进行必要的限制。另外,对于刑事案件,英国的《刑事法庭法》规定只能简略地报道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地址、涉嫌犯罪、开庭时间等9项内容;除非法院许可,否则必须等审判结束方可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朋友和我讨论,什么是婚姻中最重要的。我说,人生观一致。朋友不屑一顾,说我老土。可事实证明,除了爱,相近的人生观的确是幸福婚姻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鸟儿多了,什么矛盾都有。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看鹦鹉生就一副奴颜媚骨,鹦鹉讥讽苍鹰好高骛远,苍鹰嘲笑麻雀鼠目寸光,一如世态众生相。于是我们烦躁,我们不安;我们抱怨,我们指责;我们无奈,我们屈服。我们守着自己巴掌大的一方天空,心满意足。天天如此,年年如是,我们学会了妥协,学会了到哪个山头唱哪山的歌;学会了人云亦云,与神共处,与魔也能相安无事;学会了安于这片林子,做只小小的“鸟”儿。直到有那样的“鸟儿”突然奋起:NO!他们拒绝麻木,拒绝平庸,拒绝得过且过。他们思索,他们觉悟;他们拼搏,他们成就。他…  相似文献   

5.
人就一辈子     
流沙 《新闻世界》2007,(9):43-43
有时候,语言很难安慰一个陷入绝望之中的人。譬如她,在体检中查出了恶疾,已是中晚期。她的整个人就瘫了,不吃不喝。任何安慰的语言都是多余的。她能坚强起来,唯有靠自己。她的家人、朋友,都希望她能振作  相似文献   

6.
人与环境     
有一位做生意的朋友说: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心胸和气质。比如做纽扣生意的人心胸往往不大,气质也常常小气拘谨。一粒纽扣的利润只有几分几厘,即便是纽扣大王,他的百万资产也是几分几厘慢慢积累起来的。接人待物处事,不由自主地要算一下:花这一笔钱得卖多少纽扣,出手自然较紧,言行也不太舒展爽快。而做房地产生意的人,几十万元在他眼里只是一亩地的价钱,几万元简直不算钱。习惯成自然,举手投足说话办事容易洒脱大方,底气十足。听起来像是笑话,其中有一定的道理。人是深受环境影响的动物。古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随便说的。国外有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周涛 《出版参考》2007,(3):38-38
“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这句虽非至理也不出名的话是谁说的?  相似文献   

8.
很早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天黑了,想宿店却不知旅店在哪里。正在此时,他看见一个老汉迎面走来,便在马上高喊:“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汉答道:“五里。”  相似文献   

9.
《军事记者》2013,(10):67-67
聪明者——利用时间 愚蠢者——等待时间 勤劳者——珍惜时间 懒惰者——丧失时间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08,(11):61-61
聪明者——利用时间, 愚蠢者——等待时间; 勤劳者——珍惜时间, 懒惰者——丧失时间; 有志者——赢得时间, 无为者——荒废时间;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整体,人类从隆古走来,朝未知奔去;作为个体,我们一方面向死而生,另一方面学无止境.正因如此,我们的求知欲往往是所有欲望中最强烈的一种.梁实秋说,即或活到一百岁,也无非三万六千五百天;倘使把这三万多天做成日历,每天撕一张,又当如何? 这很可怕.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行万里路易,读万卷书难.何也?人生苦短.去掉稚童和老弱时期,加之各种各样的难违难却,"好日子"所剩无几.因此,无论对谁,读什么书其实是最可究诘,也最为重要的.钱锺书说过,所谓学问,大抵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之人商量培养之事.深长思之,学问乃教人如何读书、读什么书.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说穿了还是人生短暂,没有时间可供浪费.这是一层涵义.关乎读书的另一层涵义是塞万提斯一言道破的:"读什么书,成什么人".我辈从小大量阅读中外红色经典,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的作品,以及《北宋杨家将》《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之类,也就形成了某些气度和家国情怀.反之,设若从小浏览的尽是些哼哼唧唧和风花雪月,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2.
我们吃得最多的是什么?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粮食,可是,是空气和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吃”空气,只是一般不用嘴,晚上睡着了,还在不停地“吃”,从生下来“吃”到完全停止呼吸为止。我们每天吃的第二多的是水,喝水,喝茶,吃的蔬菜、瓜果里主要成分是水,猪、牛、羊肉和鲜鱼肉里也主  相似文献   

13.
天地之间是个人。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我国自古以来常常说做人要做顶天立地的人。尽管什么是顶天立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总的来说,一般不外指做大事.立大功,建大业,对人类对世界有重大贡献,说这样的人站着是一座山,倒下是一片海,豪气冲天、壮志凌云、名震中外。这样的人.无论古今中外所在都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每天所做的都是默默无闻、细琐艰苦、  相似文献   

14.
夸人得会夸     
前段时间,读一家党报"学雷锋做山东好人"专栏文章——《80后好媳妇孙洪磊》,文中在讲述了孙洪磊任劳任怨孝敬和侍奉老年多病的公公婆婆的动人事迹后,还介绍说:"身材高桃的孙洪磊平日很少换衣服。只有结婚照上的孙洪磊像时装模特一样漂亮苗条。"("身材高桃"应为"身材高挑",这样明显的错别字很不应该出现)笔者对这段话中"平日很少换衣服"的说法持有疑议。怎么理解"平日很少换衣服"?是说通讯报道中的主人公衣服少,很不讲卫生、不爱干净,很不讲究,很"邋遢"?可  相似文献   

15.
吴元栋 《新闻记者》2001,(12):63-63
有 人在《望》杂志撰文说 ,最近去山西晋中地区考察民居 ,途经刘胡兰乡及刘胡兰纪念馆时 ,被处处可见的一幅幅“刘胡兰牌牛肉”、“刘胡兰牌火腿”的广告惊呆了 ,认为用烈士的名字作商品广告不应该。 (见2001.9.24《报刊文摘》)如今看到这样的广告而“惊呆” ,实在有点少见多怪了。我检阅旧稿 ,发现八年之前就已有这样的事 ,而且似乎还要“刺激”。据那时报纸的报道 ,某市的解放碑成了广告牌 ,“碑座赫然竖立卫生巾广告”。一面是神圣的纪念该市解放的丰碑 ,一面是众所周知的物事“卫生巾”。但媒体颇为宽容 ,说碑体挂上广告 ,“…  相似文献   

16.
梅渝安 《新闻窗》2010,(6):50-50
事物本身是多侧面的,当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只有找到最佳角度才能发现最佳側面,才能收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闻知识》第四期刊登了马蛟龙同志批评《英廉洁,你在哪里?》被评为好稿的文章。那批评是有理由的。一个共产党员因工作之便拿了人家的好处费,心  相似文献   

18.
所谓现场采访,是指新闻记者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去观察、访问、体验、感觉现实生活。现场采访要求新闻记者最大限度地加强现场观感,撷取富有人物、事物、景物之具体形状和姿态的形象素材,即便是事后采访,也要着力引导采访对象尽可能地回忆他们所目击的事物当时的情状,惟其如此  相似文献   

19.
拼搏、奋斗、竞争,就像大浪淘沙,弱小的先去,中流的后走,强大的留下。事情发展的基本情况总是这样的,而蕴含于其中的玄机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好人>也是一本谈历史的书.现在的读史,多是借古说今.臧否古人,得今人之是非.中国历史纵横数千年,博大精深,太繁杂了,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事都有,都能在今天找到对接点.无论当下语境方便谈的不方便谈的,均可拿古人说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你怎么说.这几年,此类图书着实出了不少,但别指望从这些大作里找到系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乃至理论体系、哲学体系.能写得好玩,留下一些让人难忘的警句,就算不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