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次电话咨询当中,一名母亲谈到自己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从半年前开始变得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多次提出不想上学了。孩子的母亲多次询问孩子的老师、同学,都没有找到答案。孩子在家里也没有遇到什么特殊情况。经过咨询员的反复询问,这个母亲回忆起:孩子曾经说他在学校总是丢笔。这位母亲没有认为有什么问题,当孩子告诉她又丢笔时,她总是说;“丢了咱再买。”就这样,这个孩子已经丢了十几支笔了。在咨询中,这个妈妈还谈到:孩子曾经说过美术老师借过他的笔忘了还,他找老师要了两次,老师最初说已经还他了,后来就嫌他烦了,不耐烦地说了他两句。孩子告诉妈妈时,妈妈说:“老师忘了,不还就不还吧,一支笔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而孩子的目题可能停俩就出在这多苦上。为此我们特请中国健康教着研究所的研究员清脆额文主缢另解答。  相似文献   

2.
橡皮泥活动“我帮妈妈做事情”中,斌斌做了个小孩代表自己,又做了一把扫帚,表示自己在帮妈妈扫地。我看到他做的小孩没有头发,就跟他说:“这个孩子可不太像你。”斌斌认真地说:“这就是我,哪里不像呀?”我启发他:“你看,你有头发,这个孩子怎么没有头发?”斌斌说:“可是,我不会做短头发,我只会做妈妈的长头发。”我说:“没关系,我来教你,好不好?”  相似文献   

3.
金韵蓉 《父母必读》2010,(5):144-146
小婴儿不是婚姻的第三者,他是能使婚姻更加顺利的润滑剂,他还能让曾经也是大孩子的爸爸、妈妈不断地调适自己,迅速地成熟起来。孩子一出生,原本两个人的世界会有怎样的改变?很多妈妈都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我会不会因此忽视了老公?老公不管孩子是不是不爱他、  相似文献   

4.
孩子太黏人     
面对孩子的黏人现象,要理解他的心理需求,让他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然后再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发展独立性。小末1岁多了,突然变得很黏人:只要妈妈在家,就会一直跟着妈妈,就连妈妈上洗手间,也要跟着进去,如果妈妈关上门,他就会在外面使劲敲。这让妈妈有些不解,又有点生气,怎么孩子长大了,反而变得"没出息"了呢?!  相似文献   

5.
本格特从来都没有见过不怕他的人。现在这个古怪的小姑娘不怕他,还敢敲他的背,真让他生气。他要好好惩罚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你的头真像一堆火。”他抓住皮皮的辫子,又马上松开手:“哎呀,好烧手呀。”他又对皮皮说:“把你的鞋子借我用一下,我想当船划。”他本以为皮皮会哭,可没想到皮皮站在那里,面带微笑,他更生气了。他们开始推她。“小男孩,你爸爸没有教你讲礼貌吗?”皮皮说,一抬手,就把本格特高高举了起来。她找到一根大树枝,把他放在上面。接着,她把另一个男孩挂在另一根树枝上。她拎起第三个男孩,把他放…  相似文献   

6.
培养兴趣是儿童教育的中心,没有兴趣即使家长或老师教得再多,孩子也没有学到;有了兴趣即使只学到一点儿,孩子也会牢牢记住。作为父母,都想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当你对着正在玩玩具或者看卡通片的孩子说“玲玲,咱们该弹琴了”,很少有孩子痛痛快快地答应说:“哎,好吧。”相反,多数孩子会说“就来”,或是“待会儿的”。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当家长要求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不使孩子觉得又要“戴紧箍咒”了。具体方法如下:方法一:给孩子自由空间在房间里布置一块空间(有条件的家庭单独给孩子一个房间),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吴非 《辽宁教育》2006,(7):28-28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乌克兰巴甫雷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皮皮感冒了。头疼,四肢无力,软软地卧在床上。妈妈怕他会发烧,就替他向学校请了病假,嘱咐他好好在家休息,然后上班去了。家里寂静无声,皮皮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忽然,隐隐地从楼道里传来一阵阵“唧唧”的鸣叫声,时断时续,到后来这“唧唧”声已接连不断,显得那么焦急、凄凉。皮皮把被子拉了下来,侧身倾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皮皮再也忍不住了,好奇心促使他起身下了床。他趔趔趄趄地开门一看,竟是一只燕子在楼道里乱飞,在这绝境里不屈地想冲撞出一条生路来。楼道里有一扇高高的楼窗,通往楼外的天井。…  相似文献   

9.
张秀荣 《师道》2006,(2):36-37
孩子如果有一个勤劳能干的妈妈,事无巨细,当妈妈的都给包了,根本就不用孩子操心,那么这个孩子将来很有可能会成长为一个懒惰的人。所以,真正爱孩子的聪明妈妈总是狠下心来,让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些表面上看似残酷无情的妈妈好像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实际上是她们爱得更含蓄、更明智、更深沉、更伟大。因为她们没有一味地溺爱孩子,没有一味地迁就孩子,而是从长远着想,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磨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增强孩子的综合素质,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长。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教师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生…  相似文献   

10.
儿子一天天长大,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一天,放学回家,他一脸不高兴,好像有什么委屈似的说:“妈妈,我们班里有好多同学都换了新铅笔盒了,还是双层的,我这个用了好多年,都旧了。你也给我换个新的吧!”我看了看孩子的铅笔盒说:“还没破,能用就先用着吧。”“妈妈,你怎么连个铅笔盒都舍不得买?”看着孩子幼稚的小脸蛋我不忍心了:“好吧,妈妈去给你买。”第二天,儿子拿着他最喜欢的铅笔盒甭提有多高兴了,两只小手搂着我的脖子亲昵地说:“妈妈您真好!”可是没过两天,他又跟我说:“妈妈,同学今天刚买了一支新钢笔,你也给我…  相似文献   

11.
老奇这个名字老奇出生在90年代第一个春天。出生前爸爸妈妈怎么也没给他想出个名字来。老奇一生下来马上就送进了婴儿房,婴儿房里,刚生下来的小宝宝都裹在一个个白布包包里,整整齐齐地摆着,像一棵棵卷心大白菜。每个人的小脚腕上都吊着一个小纸牌,上面写着宝宝的姓名。护士小姐问老奇的妈妈:这个小宝宝有名字吗?妈妈犹豫了一下说:就叫宝宝吧。护士说:姓什么呢?这里已经有一个张宝宝了。爸爸搭腔说:姓老。护士说:那就叫老宝宝。妈妈笑了笑说:才生出来就叫老宝宝,还是换一个吧。那年是马年,就叫老马,爸爸刚说出口又说,不,…  相似文献   

12.
黄晓燕 《家庭教育》2006,(9X):22-23
妈妈的烦恼:“4岁的儿子常和邻居孩子一起玩,但那孩子会讲脏话,也比较霸道。我怕他不好的言行举止影响儿子,希望儿子找楼里其他孩子玩,但儿子就喜欢和他在一起。怎么办?这样的玩伴会对儿子的影响有多大?” 主持:孩子应该和谁玩?在宁波新蕾幼儿园里,一场关于这个问题,激烈的辩析,正在展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孩子太黏人     
正面对孩子的黏人现象,要理解他的心理需求,让他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然后再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发展独立性。小末1岁多了,突然变得很黏人:只要妈妈在家,就会一直跟着妈妈,就连妈妈上洗手间,也要跟着进去,如果妈妈关上门,他就会在外面使劲敲。这让妈妈有些不解,又有点生气,怎么孩子长大了,反而变得"没出息"了呢?!  相似文献   

14.
张丽芝 《学前教育》2023,(24):14-15
<正>作为理工科妈妈,我认为培养孩子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十分有必要。孩子天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对生活中随处见到的现象都喜欢问个为什么。“妈妈,为什么蚯蚓会干死?”“妈妈,为什么秋天叶子有的变黄,有的变红?”“妈妈,为什么冬天玻璃上有雾气?”“妈妈,为什么鱼儿只能生活在水里?”“妈妈,电视里的人是怎么出现的?”……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如果我们只是应付地回一句“不知道”,那么孩子从大人的语气和表情中,就会感受到不理解和不支持,这会极大地打击孩子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森林里有一只猴子叫皮皮,他对自己的长相很不满意,所以,他决定去整容……皮皮来到了森林整容店。他对医生说:“我要整容。”医生问皮皮:“你要整成什么模样呢?”皮皮说:“狐狸哥哥长得挺帅的,我就整成他的模样吧。”医生说:“好嘞。”接着,医生按照皮皮的要求给他动了手术,几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甲:期末考试快要到了,我很担心会把不该做错的题目又做错了,更糟糕的是,做错了还不知道错在哪儿,你有什么好办法教教我吧.乙:这个问题好解决,我教你一个秘方,概括起来说两个字———检验.甲:如何检验呢?乙:我先教你第一种:常识法检验.数学源自生活、生产实践,其结论必然要反映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际.因此,根据日常生活的常识就能马上检查出一些问题的错误.乙:我先问你几个问题.小明的妈妈身高160cm,爸爸比妈妈高0.1m,小明的爸爸身高是多少?甲:这个问题太简单了,160.1m.乙:啊,他是妖怪呀!甲:你怎么…  相似文献   

17.
康丹 《青年教师》2007,(1):43-43
镜头1:多多喝牛奶的时候把牛奶倒入了小鱼缸里,被妈妈看到,妈妈斥责他说:“你这个孩子怎么那么顽皮!”多多委屈地说:“妈妈,我只是想让金鱼喝牛奶,你不是说牛奶很有营养吗?”  相似文献   

18.
可以说,在每一个小孩子身上,人们都会发现许多美好的天性。在这些方面,他们甚至可以做成年人的老师。学习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出生之后,就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关注着大人的一举一动,除了模仿着大人说话,更多的是模仿着大人的动作:妈妈洗碗,他也要洗;爸爸拿锤子钉钉子,他也要试一试,而且常跟在爸爸妈妈的身边无休无止地问这问那,直到问得大人不知所措;有时还逼着爸爸妈妈给他们讲过来讲过去,直到大人烦不胜烦。做父母的想一想吧,天下哪有一个成年人是像孩子这样渴求学习的?有父母说:“这孩子从小就不愿意学习。”我想,…  相似文献   

19.
佟亚东 《下一代》2011,(2):24-24
一日,到朋友家,他的儿子正窝在沙发里津津有味地看书,见我来,打了一声招呼,又埋进了书里。我好奇地问:“看什么好书呢?”孩子的父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闲书、闲书。”我们落座后,孩子的妈妈皱着眉头说:“你也看到了吧,这孩子就爱读这些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书,一点教育性都没有,我给他买了多少名著经典,他翻两眼就撂那了,你是老师,你说这些书读多了,是不是对孩子没什么好处呀?”  相似文献   

20.
儿子皮皮今年10岁,凡是见过他的人都认为这小家伙的特征明显:一是头大;二是能说会道;三是会玩。什么样的东西到了他的手里,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他得心应手的玩具,因为爱玩,他也就成了我们家惟一的一个以玩为“工作”的人。既然皮皮是把玩当做工作来看待的,因此他的工作就非常出色,出乎意料的举止也自然而然地多起来。比如把爷爷的放大镜拿到太阳底下照蚂蚁啊,倒骑小三轮车充当杂技演员啊,把电动玩具放在水潭中看它是不是还能动……凡此种种,都得到了他妈妈的默许、怂恿。每每有人问起:你们家谁和你最好?儿子总是大头一摆,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