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事事连生活。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农村语文课程内容很单一.特别是与学生多彩的生活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2.
唐佩琳 《中学教学参考》2014,(10):129-F000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资源方面和教师教学实施方面都提出了自然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理念。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堂并非是孤立的,教师应该将课堂融入生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吕叔湘)“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生活中处处可以学语文,用语文,现实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过去,人们对语文课程资源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学生的语文习题册、作文集等与课内语文学习密切相关的显性课程资源,这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狭隘理解。事实上,语文课程资源还包括课外显性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网上资源以及人际关系、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资状况等隐性资源。概而言之,凡…  相似文献   

4.
语文浸润着生活的芬芳,散发出生活的气息.语文因生活而变得多姿多彩,生活也因有了语文而精彩无限.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的确,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语文课如何与生活有效对接呢? 一、盘活生活资源,让学习随时随地进行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物、文化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根,只有让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根深蒂固,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根,只有让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根深蒂固,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美国教育家华特也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根,只有让语文教学在生活中根深蒂固,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与学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与生活脱节。根据新课程标准,应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植根于现实生活,善于开发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给语文教学注入活力,带来高效。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语文教材史上一个突破性飞跃。“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就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已成为共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处处皆语文,只有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才会在生活中关照自己的语文学习,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生活、感悟生活,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语文教材史上一个突破性飞跃."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就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生活世界,语文学习更是和生活息息相通。实现语文课程生活化的关键,要求教师要用生活化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将这种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把握语文与生活的交融教材源于生活,生活是教学的源头,语文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发掘生活的源头,开沟挖  相似文献   

13.
<正>在校本课程资源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包括的范围是最广泛的。正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有语文,处处有语文。学校特色、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那么,高中学校该怎样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一、立足本地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本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家乡自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诈酚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倡导“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和广阔性,无论山川草木和风俗人情,还是乡土文化,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的课本教学,而应树立“语文即是浓缩的生活,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5.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开展专题性实践活动,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力求让语文学习走进乡土、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产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向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应该“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美国教育家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语文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不仅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之所需,更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之所需。因此,我就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从生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通过联系学生熟知的事物、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联系社会热点话题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展语文教学外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刘春梅 《小学生》2013,(7):21-21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来回答:教育要通过人们的生活才能发生效应,才是活的教育。如果脱离人的生活需要去读书,那就会成为什么事也不会做的书呆子。而美国教育学家华特很早就提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那么,如何把语文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自在,则无所不在"这是鹿牌威士忌的经典广告语.生活中的广告也是无所不在的.不管你喜欢与否,它都会闪入你的眼帘,闯进你的生活.广告是其创作者语文修养、文化底蕴、艺术灵感等的综合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可资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提出这样的建议:电视、广播、网络、各种标牌广告等媒体的资源都是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精神.恰当挖掘广告中所蕴含的语文资源,可以为语文课程提供更多鲜活的材料,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对广告语的分析、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转变观念,实行大语文教学思想,让学生跳出课堂,跳出书本来挖掘语文资源,在鲜活的生活中挖掘语文资源,培养学生从小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