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月球的“火药味”——月尘 美国宇航局披露,虽然看起来就像地球土壤一样平常,但月球尘埃散发出一股神秘的气息,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未能揭开月球尘埃散发气味的谜底。  相似文献   

2.
不久以前,人们最大的兴奋莫过于谈论人类探测器实现了火星登陆,借用机器的躯体体验了一个真正遥远而神秘的世界。人们似乎看到,在火星上建造地球之外的人类第二个家园的计划,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但是更周密的宇宙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行星际殖民的太空梦想根本不能越级直达,要在火星上安家,得先在月球上扎营,完成月球殖民。为什么这样说呢?美国肯尼迪太空中心的物理学家解释道:在展示外太空环境方面,月球具有许多可以示范的地方,因此成为踏向行星的第一步天然阶梯。月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在登陆火星之前,我们把它当成大型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的月球探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月球探测是我国航天活动发展的必然选择,将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第 三个里程碑,自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后,迎来了“重返月球”的又一次 月球探 测热潮,以开发利用月球上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矿产和空间环境资源等为最终目标。 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月球探测的技术能力,首期工程的科学目标包括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r 、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  相似文献   

4.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09,(17):26-27
能在月球上开矿吗?月球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商业机会呢?月球会成为我们最新的旅游目的地吗?科学家认为,以下有关月球的七大奇思妙想是有可能变成现实的。  相似文献   

5.
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即绕月探测工程,其主要科学探测任务是对月球开展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探测.包括以下4项科学目标: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在这4个科学目标中以全月球数字地图和三维立体影像图的获取为重点目标,结合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和空间环境探测的成果,既与国际月球探测的发展趋势接轨,又有自己的创新特色。本文将主要介绍中科院在绕月探测工程中主要获得的科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太空总署发表演讲,郑重宣布美国将制造新一代宇宙飞船,使美国宇航员于2015年至2020年之间重返月球建立基地。自从人类1972年12月最后一次登月以后,人类阔别我们的近邻已经快32年了。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更何况月球还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追寻探索。月球与地球,谁更年轻自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在月球着陆以来,宇航员已先后带回了800余磅岩石泥土之类的月球物质,给科学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令人惊异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经分析发现其中99%的年龄要比地球…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科技》2006,(6):21-21
到目前为止,最详尽的月球渡假旅馆企划案是由荷兰建筑师Hans-Jurgen Rombaut所提出的。因为月球的环境非常严酷,所以想要设计一座月球旅馆,就得面对非比寻常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1969年7月20日,人类终于完成了伟大的登月创举,千百年来人们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生动的现实。如今,人类又跃跃欲试,希望再次重返月球。2004年,布什政府宣布了一项宏伟的航天计划,其中就包括美国在2020年重新登月。为了使月球成为我们人类的第二个家园,我们需要机器人侦察员先到月球上寻找安全的登陆点,另外,它们还得勘查我们将来可以开采的矿藏,进行考察探险等大量的工作。美国工程师目前正在积极研发的“登月企鹅”就将担此重任,它将充当美国二次登月的先锋,率先飞到月球上打探情况,为日后宇航员登月进行前期考察准备。事实上,这是一种机器人…  相似文献   

9.
人类必须通过呼吸氧气才能生存,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要在月球上开辟新的家园,氧气一定要从地球上运输过来吗?不!从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里就能"炼"出氧气来。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们正在雄心勃勃地设想在月球上建立通往宇宙深处的中转基地,甚至建造人类长期居住的月球城市。然而我们都知道,月球上并没有像地球那样的大气层,没有氧气可供人类呼吸。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宇航员不得不穿着笨拙的宇航服,背着硕大的生命维系系统在月球表面跳来跳去。如果能在月球上找到氧气,那么建立月球基地和月球城市的计划就显得可行的多。现在,哈勃天文望远镜让科学家们看到了希望,通过哈勃天文望远镜,科学家们发现在月球的好几个地方都有钛铁矿存在的迹象。钛铁矿在地球上也比较常见,它由钛和氧化铁组成,其中的氧比较容易被分离出…  相似文献   

11.
月球探测 推动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袤深邃的宇宙,明月悬挂。从远古的蛮荒岁月到现代的科技文明社会,她见证着人类发展的每一步。百年寻梦,千年憧憬,从朦胧,到清晰;从顶礼膜拜,到冷静审视。不断地与大自然奋争搏斗,不断地接近真理的终极,月亮,终于走下了虚幻的神坛,成为人类遥远而亲密的朋友。翘首仰望,秉烛话月;飞出地球,遨游太空……当前,探索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我国在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和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与时俱进,适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月球探测将成为我国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在2006年第12期杂志的本期焦点栏目中,我们跟随着专家的视线感知着月球,揭开混沌,还以澄明。这里,请继续与我们学海漫步,体会并思考,回顾与展望——人类探月那一个个历史性时刻,中国“嫦娥工程”的划时代意义与各个阶段任务……月球探测,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创新与发展,为人类创造着无穷的福祉。  相似文献   

12.
金鸟西坠,玉兔东升,冰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夜生活也开始了。人们望着美丽的月光,编出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月老穿线”等等。随着望远镜的发明,特别是载人卫星升天,人类逐渐看到真实的月球面貌。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质量的1/81,月球地球的平均相距384401千米。月球表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1/14。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严格来讲,地球和月亮绕共同的质点在相互旋转。只是质点离地球很近,我们感觉不到相互绕动。月球作用地球最显著的特例便是以反射太阳光——月光照射地球,影响着人类的起居和生活。月球…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球上,我们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有美妙的乐音和自然的天籁之音.也有烦人的噪音。但据我们所知,月球是个非常寂静的地方,因为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无法把声音传递给耳朵。幸好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如果生活在月球上,那该会多么郁闷无聊啊!  相似文献   

14.
怪异的月球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月亮升起时,总是能产生许多浪漫的遐想.但月球并不是一个浪漫的地方,而是一个非常奇异的天体,这里有魔鬼引力地带,有能够割得你满身是血的月球尘埃,还有传说中的外星文明之谜以及数不清的神秘事件.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2007,(2):13-13
流星对月球的撞击次数要比人们想像的多。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流星环境办公室主任比尔·库克在他的科学家团队对狮子座流星撞击月球的情况进行观测后得出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6.
科苑 《今日科苑》2006,(6):14-16
月球成为了众多国家心目中的“宝地”,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印度都已参与到新一轮的登月竞赛之中。专家预计,人类将在未来的10-15年之内再次踏上月球。各国争相登月的理由不尽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到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基地,也就是说,要在月球上跑马圈地,占有宝贵的月球资源。  相似文献   

17.
绿野 《未来与发展》1990,6(6):44-47
月球在向人类招手。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面对明月遐思,常常把月球想象成是一个瑰丽无比的天上世界,并且流传下来许多关于月球的传说和神话。如今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纪念馆里,还陈列着一幅巨大的嫦娥奔月图,表达了多少个世纪来人们对月球的神驰向往。 17世纪初,伽利略第一次用他自制的望远镜远远地粗略地观察了一下月球。3个半世纪以后,1959年1月2日,苏联向月球发射了第一个空间探测器,得以首次近距离地给月球照相并发回地球。又过了10年半,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才第一次把3名宇航员送上月球,使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月球总以一面对着我们? 想当然的回答是月球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月球以每小时16.56公里的速度自转,另一方面也在绕着地球公转,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等于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所以导致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相似文献   

19.
<正>太阳系最冷的地方并不是太阳系的边缘,而是就在我们地球的附近!美国宇航局利用月球轨道探测器对月球上永远处于黑暗中的陨石坑内部进行了探测,发现在夜  相似文献   

20.
就目前所知,太阳系里除人造卫星以外,还拥有70多颗大小不一的天然卫星.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么多携带卫星的行星中惟独只有我们的地球可以较常观察到日全蚀壮丽的天文景观.事实上,尽管月球直径仅为太阳的1/400分之一,但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刚好大400倍,所以月球却有机会周期性地利用地球来遮挡太阳的光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