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统语法认为外加状语是句子中可有可无的成份,这是对外加状语句法功能的一种误解,与附加状语和联加状语一样,外加状语是句子中不可或缺的成份,它的参与是连接两个句子以及更大的语篇单位的必要条件。但是需要提出的是外加状语所起的连接作用不同与联加状语。联加状语架起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桥梁,但是外加状语架起的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动态衔接枢纽。  相似文献   

2.
有些当代语法学家如R·Quirk等人根据状语是否结合到句子结构中的情况把它分为三大类:那些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到句中的状语叫做附加语(adjunct);那些只在句子结构外围的状语叫做外加语(disjunct)和联加语(conjunct)。附加语是一种修饰性的状语,它结合在句子的结构里面,为句子的内容提供附加材料,主要是对谓语进行修饰或说明,所以又叫修饰性状语或结合性状语。外加语不修饰谓语或谓语动词,而是结合全句作些说明或解释,表示说话者对于他所说的内容所持的态度和个人看法。由于它不与所评说的句子或分句在结构上紧密结合,独立于句子的主体之外;所以也叫评注性状语或分离性状语,传统语法称句子状语。而联加语除状语意义外还起连接句子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为连接性状语。  相似文献   

3.
当代有些语法学家如R·Quirk等人根据状语是否结合到句子结构中的情况把它分为三大类:那些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到句中的状语叫做附加语(adjunct);那些只在句子结构外围的状语叫做外加语(disjunct)和联加语(conjunct).附加语是一种修饰性的状语,它结合在句子结构里面,为句子内容提供附加材料,主要是对谓语进行修饰或说明,所以又叫修饰性状语或结合性状语.外加语不修饰谓语或谓语动词,而是结合全句作些说明或解释,表示说话者对于他所说的内容所持的态度和个人看法.由于它不与它所评说的句子或分句在结构上紧密结合,独立于句子的主体之外;所以也叫评注性状语或分离性状语,传统语法称之为句子状语(Sentence adverbial).联加语除状语意义外还起连接句子的作用,也叫连接性状语.  相似文献   

4.
过去,语法著作对英语外加状语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句法层面,认为外加状语只是起到评注性作用,是句子中可有可无的成份。一个篇章的生成实际上是作者和读者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即从无限的语言资源中做出有限的选择。所以外加状语也具备明显的语用功能,那就是,要唤起读者参与建构一个衔接与连贯自然语篇的意识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一、连接性状语的语法特征1.连接性状语主要是在句子或句子之间起连接作用,但是,它所连接的语言单位又不限于句子和分句.实际上,它所连接的语言单位范围很广,大至句子、段落、文章的部分与部分,小至作为句子成分的词组,甚至还可以连接一个单词的组成部分.例如:①He thought I had nothing to do.On thecontrary,I had piles of work to do.(连接句子)②The news may be unexpected;nevertheless,it is true.(连接句子)③He has written a successful,lengthy.popular and in additon highly original novel.(连接词组)  相似文献   

6.
插入句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外加状语,对所在句子的内容评价的作用,会话中的插入句可以调控话语信息,拉近说者、听者之间的距离,增强话语的明示程度,在实际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SWECCL和LOCNESS语料库,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研究中英学习者议论文中联加状语位置的分布。通过分析联加状语在主位结构中的总体分布以及不同语义类别联加状语的主位位置分布特点后发现:一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在主位尤其是双重主位内使用联加状语,且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因/果类,这与本族语者的使用习惯不同;二是在多重主位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存在三种多用型式,即叠用联加状语、"联加状语+连词+主语"和"联加状语+评述性状语+主语"。本次研究成果丰富了先前对联加状语分布的研究,也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中文一样 ,表达所需要的状语也是一种修饰语。充当状语的常是副词。英语状语可分为修饰性状语 ,评注性状语和连接性状语。修饰性状语在句中主要起修饰作用 ,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评注性状语对整个句子加以说明、解释或评论 ;连接性状语起到连接句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引导各类状语从句的连接词有许多,但某些状语从句却可以用一种特殊的短语连接词来引导,这就是介词短语 that 结构,从形式来看,that 引导的很像是定语从句,但介词短语 that 结构是一个整体连接成份,理解时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否则,句子前后的意义也就不连贯了。一般辞书对此的介绍也不尽全面,下面详细介绍介词短语 that 结构引导的状语  相似文献   

10.
一、语文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1.句子成份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一些学生学习了物理概念和规律,往往理解不透,如果对某些概念或规律进行必要的句子成份分析,就会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概念的主干是“力是作用”,“物体对物体”是定语。句子意思主要是由定语、状语、补语加以说明的,这句话也就是说力的作用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物体~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象手推门,手是施力物体,门则是受力物体。可见,句子呢份不但适用于语文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它同样也占有举足轻…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中,让步是实现借言的语言手段之一,文献对让步连接词语篇功能的研究很多, 但对其人际功能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本文以评价理论的介入意义为依托,考察英语学术书评这种特定体裁和语境中评价部分让步介入资源的使用特点和对言语内容的介入意义。研究对语料中的让步语义资源进行了分类,同时认为在让步结构表达书评评价部分的五类内容中,介入所达到的效果侧重 点各有不同。本研究希望能对学术书评语篇的写作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英汉介词与介词短语有相似之处:介词在句法中都起定位、粘着作用;介词短语的主要句法功能都是用作状语。不同之处是:在句法结构方面,英语介词与介词短语的句法特征说明英语语法以形统意;汉语介词与介词短语的句法特征说明汉语语法以意治形。在句法功能方面,英语介词短语的语序不影响句子的语意;汉语介词短语的语序决定句子的语意。英汉表示时间与地点的介词短语的语序反映了两个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春秋>经文均以标题式单句行文,作者充分利用句子层面的潜在能力在组句表意的同时,蕴含了丰富复杂的言外之意.本文集中描写了其中的"句义成分与称谓变化关联"和"限定成分增添"两种手段,以数据统计和比对的方式系统地展现了"<春秋>笔法"典型的规则性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句模的性质及确定句模的原则和方法。句模是根据句子语义平面特征分出来的句子类别 ,句模界定部分讨论了句模和动核结构的关系 ,句模和语模的关系 ,句模、句型和句类的关系 ,简单句模和复杂句模的关系 ,简单句、复杂句、复句的关系。定模的原则和方法部分确定了动核和动元为句模的基本成分、动核结构为基本骨架以及语序影响句模这两条原则。本文还讨论了汉语动词的分类及动词支配的语义成分 ,对动元的语义角色逐一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小句宾语句是依靠语法整合形成的一种句式。进入宾语的小句从语义的角度分为现实句、虚拟句两大类,其中现实句包括动态句和静态句,虚拟句包括虚拟动态句、虚拟静态句和虚拟语气句。统计数据显示,宾语小句的整合特征主要是现实句多于虚拟句,静态句多于动态句,非事件句多于事件句,宾语小句整体有非事件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句与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子组合的结果,可以是复句,也可以是句群。复句中的分句间和句群中的句子间,在结构关系上总的讲是一致的。分析句与句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弄清楚句和句是怎样组合‘的,既要考虑事理关系,又要考虑心理关系。关联词语是复句和句群的形式标志,能对形式相似而关系不同的复句或句群进行鉴别,又能使分句或句子间的隐性关系显性化。多重复句或多重句群,采用由大到小、逐层二分或多分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组合的特点,理清结构层次。分清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主动句与被动句的选择是修辞学感兴趣的一个课题。根据语句内容“旧信息——新信息”的顺序理论,分析主动句和被动句主位信息的性质。在话语中主动句与被动句的使用应视上文提供的施事与受事的情形而定,如上句提供的已知信息是施事,下句宜采用主动句;上句提供的已知信息是受事,下句宜选用被动句。  相似文献   

18.
多重复句中的分句或分句组间存在着两种结构关系交叉、重叠的现象,且常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把句法、语义、修辞结合起来分析复句是必要的,三维方法对教学与科研都是适用的;分号在书面语中,在构造多重复句和体现其各部分间的结构关系、显示其不同的结构层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指对比句子更长,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片段所作的语言及交际功能的分析,它包括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语篇分析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辨别篇章组织模式、识别衔接手段、了解文中修辞手法、找段落主题句等是建构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